稳定币是什么?稳定币有哪些类型?收益差异是什么?
稳定币是什么?
稳定币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 非收益型稳定币(Non-Yield-Bearing Stablecoins)
- 平台依赖型收益稳定币(Platform-Dependent Yield-Bearing Stablecoins)
- 自主收益型稳定币(Self-Sustaining Yield-Bearing Stablecoins)
透过这三种不同的稳定币,探讨它们在资本效率、风险承担以及市场采用上的差异。
稳定币诞生的背景
稳定币最早诞生的背景是为了提供一种「价格稳定的数位货币」,所以通常会跟美元(USD)或其他法币挂钩。
在早期的DeFi 生态中,稳定币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交易媒介和避险工具,像是USDT(Tether)与USDC(Circle)。
不过随着市场后续的成熟和收益环境的改变,稳定币逐渐从过去「静态持有」转向「动态收益的资产」。
举例来说:
- 早期的稳定币像是USDT、USDC,将所有资金储存在银行和短期美债中,但收益则是会归属于发行方。
- 新的稳定币像是sDAI、USDe、USDY,开始将收益分配回馈给用户,变成「收益型稳定币」的新时代。
稳定币面临的三大挑战:
- 收益集中化(Yield centralization):大多的中心化稳定币收益依然被发行机构所掌控,用户无法直接受益。
- 信任假设过重(Excessive trust assumptions):尽管称作为「去中心化」,但依然有许多稳定币依赖中心化的资产托管或机构背书,像是银行或基金。
- 结构性风险(Structural fragility):包含脱钩(depegging)、流动性危机(liquidity crisis)、和杠杆性清算(cascade liquidation)等问题,特别是在高波动的市场中。
那么,哪一种类型的稳定币最能同时兼顾收益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呢?
非收益型稳定币(Non-Yield-Bearing Stablecoins)
非收益型稳定币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且最具流动性的稳定币类型,它们的用途是维持与法币(美元)1:1 的挂钩,而非为持有者创造收益。
这类型的稳定币在结构上可以再细分成两大类:
- 中心化抵押型(Centralized-Collateralized)
- 去中心化抵押型(Decentralized-Collateralized)
中心化抵押稳定币(Centralized-Collateralized Stablecoins)
中心化抵押稳定币是由一个中心化实体(像是公司、信托或金融机构)发行,承诺以等值的法币或现金资产(像是国债、银行存款)作为支持。
常见的稳定币包括:
- USDT(Tether)
- USDC(Circle)
- PYUSD(PayPal USD)
- FDUSD(First Digital USD)
运作流程:
- 使用者向发行方存入美元
- 发行方铸造等值的稳定币
- 若用户赎回,则销毁稳定币并退还美元
这种的模型类似于「代币化的银行存款(tokenized deposit)」,其稳定性依赖于发行方的偿付能力(solvency)和监管合规(regulatory compliance)。
优点
- 价格稳定性极高:由于完全以法币或短期美债作为支撑,这些稳定币几乎不会脱钩。
- 高流动性与市场渗透:USDT 与USDC 目前在全球加密货币交易中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 易于监管机构接受:中心化发行方可遵循KYC、AML、及财务审计要求,有助于在法币与加密资产之间架设桥梁。
缺点
- 信任集中(Centralized Trust):用户必须信任发行公司真实持有足够的抵押资产,任何审计透明度不足、或监管压力升高,都可能造成信任危机。
- 收益不回馈持有人(No Yield Sharing):虽然发行方持有大量短期债券,并能够从中获得年化4–5% 的收益,但这些收益通常会被发行方保留,不会分配给稳定币持有者。
- 潜在冻结与审查风险(Freeze and Censorship Risks):发行方可以在监管要求下冻结特定地址的资金,像是USDC 曾封锁Tornado Cash 相关钱包,这在去中心化应用中会造成信任问题。
去中心化抵押稳定币(Decentralized-Collateralized Stablecoins)
这类稳定币并非由中心化公司发行,而是透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抵押与铸币。最早也是目前最成功的案例就是DAI(MakerDAO)。
核心概念:使用者将超额抵押(over-collateralized)加密资产(如ETH、stETH、WBTC)锁定在合约中,并根据抵押比率(collateral ratio)铸造出DAI。
举例来说:
- 如果抵押150 美元的ETH,可以铸造最多100 美元的DAI
- 但是一但抵押品价值跌至清算值以下,系统就会自动清算抵押品以确保DAI 的价值稳定。
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关键机制
- 清算机制(Liquidation Mechanism):当抵押比低于设定阈值(如150%),协议就会启动清算拍卖,确保系统资产充足。
- 稳定费与储备金(Stability Fee & Surplus Buffer):借款者需支付年化稳定费(类似利息),这笔收入归入MakerDAO 国库(Treasury),用于回购MKR 或补偿清算损失。
- 治理投票(Governance Voting):MKR 持有者可以投票决定抵押品清单、利率、风险参数等,维持系统动态稳定。
优点
- 无需信任第三方:所有抵押、铸币与清算皆以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
- 高透明度:用户可以即时查询协议总抵押资产、未偿DAI 数量、清算纪录等。
- 开放性:可与其他DeFi 应用(如Aave、Compound、Curve)无缝整合。
缺点与限制
- 超额抵押需求:降低资本效率。例如铸造1 DAI 需抵押1.5 美元资产。
- 市场脱钩风险:如果抵押资产价格剧烈下跌,可能引发清算连锁,造成DAI 脱离1 美元挂钩。
- 治理集中化:虽名为去中心化,但实际上少数大型持币者可以主导投票结果。
- 法币风险再引入:为追求稳定,MakerDAO 在2022 年后引入USDC 作为抵押品(PAXOS、GUSD 等),让系统部分回归中心化。
平台依赖型收益稳定币(Platform-Dependent Yield-Bearing Stablecoins)
平台依赖型收益稳定币是稳定币演化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它们不再只是「无息代币化法币」,而是透过外部收益来源── 像是短期美国国债、货币市场基金或是RWA 资产投资,为持有者创造收益。
平台依赖型收益稳定币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 收益来源于外部金融工具:资产通常投资于短期美债、回购协议或受监管的货币市场基金。
- 收益分配给持有者:用户可透过再基准化、价格上升,或在协议中质押的形式获取收益。
- 资产管理由受信机构执行:基金管理人负责投资配置、监管报告与审计。
- 透明度与合规性提升:为取得监管认可,这些稳定币通常需遵循MiCA 或SEC 规范,并由第三方会计师审计。
机制分类
根据收益分配和资产托管模式,可以分成三种主要架构:
Rebasing Model(再基准化模型)
此模型中,代币价格固定1 美元,但持币数量会随时间自动增加,反映年化收益。
代表项目:sDAI 与sUSDe
运作方式:
- 用户将DAI 或USDe 存入协议
- 协议自动转换为sDAI 或sUSDe
- 每日再基准化(rebase)调整余额,让实际持有量随收益增长
Price Appreciation Model(价格升值模型)
这是一种代币价格逐渐上升的模式,会直接反映在收益上。
代表项目:USDY、USDM
在这个模式下:
- 1 USDY 的初始价格为1.00 美元
- 随着收益累积,价格可能上升至1.02、1.05 美元等
- 当用户赎回时,根据当前净值(NAV)兑换等值美元
Staking Model (质押模型)
要求用户将稳定币质押于协议中以赚取收益。
例如:
- Aave GHO + stkGHO 机制
- MakerDAO DSR 合约
收益由协议内部的借贷利息或RWA 投资产生,只有质押用户可获得这部分收益。
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Market Risk)
收益主要来自短期国债与货币市场,若Fed 利率下调,收益将显著下降。
信用风险(Credit Risk)
虽T-Bills 几乎为无风险资产,但RWA 扩张带来企业债与结构性票据暴露。
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在极端市场中,赎回需求激增可能导致短期流动性短缺。
监管风险(Regulatory Risk)
不同司法区对收益分配的定义差异巨大,部分监管机构可能将此类代币视为证券。
自主收益型稳定币(Self-Sustaining Yield-Bearing Stablecoins)
自主收益型稳定币代表在机制上具备收益生成的能力,不需要依赖外部平台或中心化平台来分配利息或收益,代币持有者可以直接从协议中获得收益。
运作方式:
- 利用协议内部活动(像是贷款利息、交易手续费、重置费率、协议激励等)产生收入。
- 这些收入按照特定规则内部分配给代币持有者。
- 协议本身需设计一套自我激励和补贴机制,以确保长期稳健性。
自主收益的几种设计方式
利息/费用分配机制(Interest / Fee Pass-Through)
当协议所收取的利息或手续费,在扣除必要维护成本后,会按比例分配给稳定币持有者。
举例来说:如果协议运行贷款市场,借款人支付利息,这些利息扣除平台佣金和风险储备后,其余部分会返还给稳定币持有者。
自动重基准化/增发(Auto Rebase / Inflation Adjustment)
稳定币持有者的余额会随收益累积自动调整(rebase 或通胀调整),不需要持有者手动操作。
质押/可参与治理(Staking / Governance Participation)
稳定币持有者可将其代币质押于协议中,以参与治理或协议操作,参与治理或做其它协议角色的用户能够获得额外的奖励。
动态套利与再平衡(Dynamic Arbitrage & Rebalancing)
有些稳定币协议会在背后自动执行套利或再平衡策略。
举例来说:如果协议内部资产偏离其价值,协议就会触发内部交易、交换或调整仓位,以获取利差收入,再将这些收入分配给持币者。
代表协议
Ethena / sUSDe
Ethena 的sUSDe 是一种将USDe 转化为可产生收益的wrapper。透过其内部机制,sUSDe 持有者可以获得Perp funding spread(永续合约资金费率差价)、抵押资产的质押收益,以及其他协议奖励。
优势与挑战
优势
- 真正去中心化收益:用户能够以无需信任外部平台的方式获得收益,协议本身就是收益来源。
- 可组合性更高:自主收益稳定币能与其他DeFi 协议互操作,不需依赖外部收入来源。
- 资本效率提升:不需要为收益分配预留资金,所有资产皆可以进行部署与运作。
挑战与风险
- 协议设计复杂度高:要同时平衡收益生成、风险控制、激励设计与参与者间的利益关系。
- 收益不确定性:收益依赖协议内部活动,如果市场需求或交易量下滑,收益可能大幅浮动。
- 套利与操纵风险:如果内部套利机制设计不当,可能会被套利者过度抽取利差,伤害普通持有者。
- 清算与流动性风险:在极端市场下,如果协议资产遭遇大幅波动,可能会引发清算压力,影响收益稳定性。
- 监管风险:如果协议被认定为提供收益或分红的金融工具,可能会面临证券法、银行法或屋检法规挑战。
稳定币项目比较分析
MakerDAO — DAI / sDAI
MakerDAO 是DeFi 生态中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协议。
核心产品DAI 以超额抵押加密资产(ETH、stETH、USDC 等)生成;而sDAI(Savings DAI)则将DAI 存入DSR 合约中,从协议的RWA 收益(主要来自美国国债)中获取回报。
收益机制
- DAI 本身无收益;
- sDAI 则透过Dai Savings Rate (DSR) 参与收益分配;
- DSR 收益来源主要为MakerDAO 的RWA Vault;
- 年化收益在2024–2025 年间介于5–8%。
风险
- 市场风险:RWA 投资回报与美债利率相关;
- 治理风险:MKR 投票集中化;
- 法币依赖风险:RWA 金库仍依赖美国金融机构(如Monetalis、Centrifuge)。
MakerDAO 是平台依赖型收益稳定币的代表之一,去中心化度高于传统金融机构,但收益仍需仰赖中心化RWA 投资。
定位:中度去中心化、中度收益、合规过渡型设计。
Ondo Finance — USDY
Ondo Finance 是最早尝试将美国国债收益代币化(tokenize T-Bill yield)的协议之一。核心产品USDY 为受监管的收益型稳定币,投资标的为美国短期国债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反映在代币净值(NAV)上升。
收益机制
- USDY 价格每日根据基金净值变动(例如从1.00 → 1.05 美元);
- 持币者可随时赎回;
- 所有资产由State Street 等美国托管银行管理;
- 收益年化约4.5–5%。
风险
- 合规风险低:符合Reg D / Reg S;
- 流动性受限:部分司法区仅限合格投资人(Accredited Investors);
- 去中心化程度低:操作由Ondo Management 完全掌控。
USDY 是传统金融收益上链的最佳案例,虽然不具有高度的去中心化,但提供极高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定位:低去中心化、高透明度、低风险稳定收益型。
Ethena Labs — USDe / sUSDe
Ethena 的USDe 为一种「合成稳定币(synthetic stablecoin)」;设计理念为透过对冲机制在链上创造与美元等值的稳定价值,而不需任何法币或RWA 资产来支撑。
收益机制
sUSDe(staked USDe)持币者可获得协议中:
- 永续合约资金费率差(funding rate spread);
- stETH 抵押收益;
- 以及Ethena Treasury 所发放的协议奖励。
在高需求市场中,年化收益可达15–20%,但波动极大。
风险
- 市场风险:若funding rate 转负,收益可能迅速下降;
- 清算风险:极端行情下ETH 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导致脱钩;
- 协议风险:需信任Oracle、交易所及衍生品市场的稳定性。
Ethena 是自主收益型稳定币的代表,但同时也是风险最高、波动性最强的设计之一。
定位:高收益、高风险、自主化合成模型。
PayPal USD — PYUSD
PYUSD 由PayPal 与Paxos 共同发行,以1:1 美元储备(银行存款+ 国债)支撑。主要用于PayPal 与Venmo 内部结算。
收益机制
目前PYUSD 并未直接向持币者分配收益,但PayPal 已于2025 年初公告:未来将测试将Money Market 收益部分返还予部分用户。
风险
- 中心化高度集中(完全由PayPal 控制);
- 监管合规极高(受NYDFS 监督);
- 收益尚未落地,仅作概念验证。
PYUSD 象征传统支付巨头进军链上稳定币市场的转折点。潜在影响力来自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法币整合优势。
定位:超高合规性、低去中心化、潜在收益型。
协议 | 模型类型 | 收益来源 | 去中心化 | 主要风险 | 收益范围 | 特点 |
MakerDAO DAI | 平台依赖型 | RWA(T-Bills) | 中 | 法币依赖/ 治理集中 | 5–8% | DeFi 与RWA 混合架构 |
Ondo USDY | 平台依赖型 | MMF / T-Bills | 低 | 合规/ 流动性限制 | 4–5% | 桥接传统金融 |
Ethena USDe | 平台依赖型 | Funding rate / Staking | 中-高 | 市场波动/ 清算风险 | 10–20% | 去中心化收益模型 |
PayPal PYUSD | 中心化 | MMF(潜在) | 低 | 信任集中 | 0% | 大众支付入口 |
如何投资稳定币?
USDT稳定币购买教程
一、注册欧易账号
欧易官方注册地址:https://www.okx.com/
OKX APP下载地址:https://static.jbzj.com/qkl/ok/az.html
二、欧易APP购买USDT操作步骤
1、注册好并且认证通过之后,我们打开欧易APP。在欧易交易所的首页点击【C2C买币】。
2、上方选择【C2C】交易。点击【购买】,要购买的币种是USDT,USDT就是稳定币的一种,它跟美元是1:1挂钩的,我们购买其他数字货币要通过USDT。
然后再筛选一下要购买的金额,比如说500人民币,点击【确认】。再选择一下支付方式,它支持银行卡、支付宝还有微信支付。你习惯使用哪种方式支付就是用那种方式支付。
3、然后欧易平台会为我们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商家,我们要找成交量和成交率高的商家来进行购买。因为成交量和成交率高的那些商家,他们是比较有实力的一些商家。
我们来看一下,比如说“土拔鼠商行”这一家,他有一个35000的成交量,同时他的好评率是99.79%,我们就可以跟这家店进行购买,点击后面的【购买】。
4、再次输入一下要购买的金额,它会为我们算出来,我们支付500人民币将收到68.02颗USDT,点击【0手续费购买USDT】。
5、再点击【获取付款详情】。
6、之后我们根据商家提供的支付方式给对方转钱,转完钱之后点击【我已支付】,等待卖家核实收到钱之后就会把币打给我们了。
7、我们买好的USDT都会在我们的资金账户里面,你可以点击右下角的【资产】,选择【资金账户】,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们购买好的稳定币USDT了。
结论
「稳定币的未来,除了能够稳定其价值之外,最重要的是谁能够更有效率去让这些稳定的资金运作起来。」
稳定币的市场将从「静态持有」转向「动态收益的资产」;从「单一法币挂钩」转向「多层抵押与混合对冲」;从「中心化信任」转向「协议信任与透明审计」。
当资金开始自己在链上流动,当稳定币不再只是稳定避险而是能够产生收益的工具,你想追求的「稳定」是价格的不变,还是能够稳定持续创造价值呢?
以上就是稳定币是什么?稳定币有哪些类型?差异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各种稳定币之间的比较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