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的二代雷柏VT7系列电竞鼠标! 雷柏VT7与VT7 MAX电竞鼠标拆解测评
脚本之家
对于雷柏这个品牌的鼠标,我最早购买的是办公类鼠标,之后开始买电竞鼠标。对雷柏电竞鼠标,我的印象就是在硬件规格不错、适合中大手型用户、价格便宜,比如我使用过的199元带灯的无线双模版雷柏V20PRO (原相PMW3325)、149元内置智能靠近感应的雷柏V25S(原相PMW3320)、149元还带灯的雷柏V29S(原相PMW3320)、199元外加VT定制游戏芯片的雷柏VT300S(PMW3389),当年不到二百元就能买到PMW3389引擎的右手大鼠多少还是值得体验一把的。
今天我来分享的鼠标是来自雷柏二代VT7和VT7 Max电竞鼠标,相比于一代VT7系列鼠标,二代雷柏VT7和VT7 Max从Nordic 52系列芯片升级到了Nordic 54系列芯片,而且雷柏VT7和VT7 Max是全行业首批搭载NORDIC 54系列芯片的鼠标,并采用了自研的V+wireless二代技术,实现了无线原生8K回报率以及主频和无线传输带宽的2倍提升。雷柏VT7和VT7 Max所用模具跟毒蝰V3相似,作为前毒蝰V3和现雷蛇毒蝰8KHz有线鼠标用户,我感觉雷柏VT7和VT7 Max值得一试,这也算是选购的一个理由。
对比以往的电竞鼠标包装,雷柏VT7和VT7 Max的包装可以说是颇为简约,体积也相对变小。
配色方面,雷柏VT7有星空黑、皎月白和星渊蓝可选,雷柏VT7 Max有星空黑和皎月白可选,我这里选择的都是皎月白。因为鼠标采用纯白机身设计,后续自己可以DIY鼠标图案或是防滑贴。雷柏VT7和VT7 Max外观设计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均为无RGB灯光设计,均无侧裙防滑橡胶设计,均采用了右手人体工学型对称设计,体积都是127.4*64.3*39.8毫米,更合适大手人群,同样可以可以实现抓握、趴握和指握三种握姿,满足不同用户使用操作习惯。
雷柏VT7和VT7 Max按键设计也相同,比如顶部的滚轮、DPI±键,侧面的前进键、后退键以及底部紫色的DIY键。另外开关键和2.4G接收器收纳仓也都设计在了底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你会发现,底部并不是常见的平整式设计,而是中央位置的方块区域采用了凸起设计,两侧则是采用了内凹设计,两边的侧裙则是雷柏提到的特调偏人体工学双腰弧度设计,另外底部没有加入任何图案logo、型号相关的贴纸或是文字。
雷柏VT7和VT7 MAX自身裸重为56.5克,属于轻量级电竞鼠标的范围。雷柏VT7和VT7 MAX标配原生双8K回报率模式,也就是在有线模式和2.4G无线模式下均可以支持8K回报率,默认支持125Hz~8KHz共7档回报率调节。单从2.4G无线模式支持8K回报率这点来看,雷柏在鼠标无线模式下的性能方面提升不小,同时雷柏推出了 “V+Wireless 2.0”无线技术来实现强抗干扰、低延迟、低功耗和远距离传输。
在内部构造方面,上盖和底座均采用了单排线连接设计,内部设计较为工整,拆装也很方便。雷柏VT7和VT7 Max采用了C+click 2.0保护型按键预压设计,新增防掰保护、新增抗摔保护,解决了鼠标意外掉落、磕碰后所导致的按键掰动无法使用问题,另外保留分离式微动PCB来保证相同手感和触发一致性,同时支持光学微动、机械微动这两类微动,也会方便玩家体验不同类型的微动。
雷柏VT7和VT7 Max采用的是更小、更轻的极客之芯2.0芯片,相比于极客之芯1.0版, 极客之芯2.0版减少了33%的重量,缩小了39%的PCB面积,软硬板结合以此来提高零部件的响应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将电池设计在了尾部并采用了直立式设计。电池的特色设计应该也就是为了保持重心平衡,从而提升鼠标的跟手感以及操作体验。对于NORDIC 54系列芯片,除了主频和无线数据传输带宽提升外,无线传输抗干扰理论提高30%,原生双8K具备更低响应延迟(0.125ms延迟),升级后的智慧算法也进一步降低了功耗并提升了续航时间。
雷柏VT7和VT7 Max的滚轮编码器均采用200万次寿命的凯华定制编码器GE5.0设计。
雷柏VT7和VT7 MAX的电池容量均为800mAh(3.08Wh),在续航时间方面,这两款鼠标火力模式1K可连续使用约500小时、火力模式2K可连续使用约340小时、超核模式8K可连续使用约 100小时,有所区别是超核模式4K可连续使用时间,雷柏VT7约120小时,VT7 MAX约 100小时。
雷柏VT7和VT7 MAX在配件方面也相同,标配了带RGB电量指示灯的nano 8K接收器,一条黑色的8K带屏蔽USB A-C高速数据线(1.8m),一套按键防滑贴和备用脚垫。如果你不喜欢磨砂质感话,那么可以直接换上按键防滑贴,防滑贴表面加入了纹理设计,防滑系数更高,手感要更为舒适些。数据线两头采用了镀金工艺处理,提升了耐磨性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线材较为柔软,表面采用了编织工艺处理来提升耐磨耐滑性,做工不错,如果能和无线接收器一起均采用白色设计,会跟白色鼠标更为搭配。
既然机身设计都相同、底部也没有文字或是图案标注,那要如何快速区分雷柏VT7和VT7 MAX?很简单,雷柏VT7 MAX在左侧右下角加入了MAX字样,没有MAX字样的就是雷柏VT7。
下面我来聊聊雷柏VT7和VT7 MAX。
雷柏VT7使用的是PAW原相3398传感器,也就是高定版3395,支持1-2mm范围内11档静默高度调节,DPI支持的调节范围是50-26000。
雷柏VT7 MAX则使用原相3950 Ultimate传感器,支持10-45000DPI范围内调节,支持0.7-1.7mm范围内11档静默高度调节,支持玻璃追踪技术,对于搭配钢化玻璃桌面、大理石桌面、铝制鼠标掉等光滑表面使用的用户来说会更为实用。
雷柏VT7左右按键采用的是1亿次(100M)欧姆龙微动,型号是D2FC-F-7N(100M)。
雷柏VT7 MAX左右按键采用雷柏瑞讯定制特调光微动,寿命达到1.2亿次,可拆卸可更换,比雷柏VT7和我手头这款雷蛇毒蝰Viper 8KHz的按键要更为清脆、回弹力更足。
这两款鼠标的DPI调节按键和左侧的前进/后退键都是采用了凯华绿点,手感清脆,区别在于DPI调节按键回弹力略有些偏肉,前进/后退键则回弹力很足。
雷柏VT7和VT7 MAX均支持无线充,但拆解完后,你会发现雷柏VT7和VT7 MAX并没有对应无线充的硬件部分,原因嘛应该是跟定位轻量化电竞鼠标有关,我们需要搭配官方P3无线充电功能模块或是P5触点充底座来搭配使用,前者需要搭配独立的Qi无线充电底座使用,后者则可以直接搭配鼠标两个触点充电使用,这样来看的话,雷柏VT7和VT7 MAX支持的是有线充、无线充和触点充三种充电模式。
官方驱动软件叫做A Hub,这是一款整合驱动,面向的是雷柏旗下产品,不用换个其他型号的硬件产品就下一次驱动,不仅仅是省去了繁琐下载过程,也让硬件管理更为轻松。驱动界面是极其的简洁,默认主页显示的是连接的设备图案和性能,功能选项有“我的配置”“主题切换”“设置”“设备概况”,比较方便操作。
点选当前鼠标图案可以快速进入鼠标详细设置页面,包含5个主要功能,分别是DPI设置、改键、性能、参数和鼠标设置,几乎涵盖了日常使用的全部功能,包括OTA固件升级、修正模式、防抖延迟、性能切换等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功能亮点有以下几个,
一是兼容Windows和macOS双系统,并提供配置文件跟随应用切换功能,可以更好的适配不同使用环境下玩家对于性能的需求,使用上更便捷更省心。
二是预设有多个电竞模式可供选择,包括狂暴竞技模式、竞技超核模式、超核模式、火力模式,为不同玩家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特别是MAX版本有的狂暴竞技模式,也是目前行业顶级的竞技固件,≥20000FPS的静态疾速扫描帧率,极致释放3950的性能以及无线传输最优化。
三是无线射频策略有“智能调节”“满格射频”两种选项,日常使用的话,“智能调节”已经够用,“满格射频”面向的可以说就是追求极致性能的游戏玩家。
在实际体验方面,雷柏VT7和VT7 MAX对自己这种大手人群来讲,尺寸上很合适,背部高度适中,整体持握感较为舒适,轻量化设计搭配大脚贴设计使得雷柏VT7和VT7 MAX在移动和操控方面要更加顺滑一些,来回拖动的手感体验上也要更轻松。雷柏VT7和VT7 MAX的磨砂表面工艺处理可以实现一定的防滑效果,但对于跟我一样掌心容易大量出汗的玩家,还是有必要贴上配件中的防滑贴也提升操控体验。
如果你玩竞技类的FPS游戏,有必要直接开启雷柏VT7的竞技超核模式和VT7 MAX的狂暴竞技超核模式,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发挥传感器的性能,让鼠标能更加跟手,可以辅助提升击杀成功率。从搭配FPS游戏实际体验来看,雷柏VT7和VT7 MAX移动定位精准,反应灵敏,响应速度快,在连续多角度转向和瞄准上没有明显的延迟,没有明显漂移的情况,C+Click 2.0 保护型按键预压设计有效避免了连续按键而出现卡键或是双击的情况。
从以上的体验来看,作为雷柏二代VT7系列电竞鼠标,雷柏VT7和VT7 MAX在硬件配置方面的提升带来性能以及续航的提升,能够满足游戏玩家对更高、更稳定的性能需求,轻量化的机身设计搭配模具的优化升级提升了操作体验以及使用寿命,对于大手玩家来说体验也更为友好。A Hub驱动软件的加入让鼠标惯例也更加便捷。结合硬件配置和性能表现,雷柏VT7和VT7 MAX在同价位或是同规格传感器鼠标中比较值得关注,适合预算有限但对性能有要求的用户。
对于可以改善提升的部分,一是可以在鼠标右侧也加入前进、后退键,真正实现左右手通用;二是支持用户自行更换第三方微动,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微动热插拔,毕竟我有多款微动;三是可以在logo位置加入灯光设计。
以上就是此次体验的全部内容,希望更给各位带来一些有用的参考,感谢各位观看,请继续关注脚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