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IT专业知识 > 专业认证 >

华为HCIP认证考试 - OSPF域间路由原理与配置详解

咸鱼13

本文讲述了华为HCIP认证考试 - OSPF域间路由。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OSPF域间路由


◉ 区域间路由计算过程

区域划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采用划分区域的方式,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多个相互连接的小网络。每个区域内的设备只需同步所在区域内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一定程度上降低内存及CPU的消耗。

划分区域后,根据路由器所连接区域的情况,可划分两种路由器角色:

区域内部路由器维护本区域内的链路状态信息并计算区域内的最优路径。

区域间路由传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区域边界路由器作为区域间通信的桥梁,同时维护所连接多个区域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ABR将一个区域内的链路状态信息转化成路由信息,然后发布到邻居区域。

链路状态信息转换成路由信息其实就是将一类和二类LSA转化成三类LSA的过程。注意,区域间的路由信息在ABR上是双向传递的。

如图所示,以Area 1中RTD上的192.168.1.0/24的网络为例,其对应的一类LSA在Area 1中同步;作为Area 1和Area 0之间ABR的RTB负责将192.168.1.0/24的一类LSA转换成三类LSA并将此三类LSA发送到Area 0。作为Area 0和Area 2之间ABR的RTC,又重新生成一份三类LSA发送到Area 2中,至此全OSPF区域内都收到192.168.1.0/24的路由信息。RTE上192.168.2.0/24的路由信息同步过程也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twork-Summary-LSA(三类LSA)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区域间路由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BR产生的三类LSA将用于计算区域间路由。

如图所示,Area 0中RTA计算区域间路由过程中:


◉ 区域间路由防环机制

区域间路由环路的产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TB将AREA1中1的一类、二类LSA转换成三类LSA,发布到区域0中。

RTC重新生成有关192.168.1.0/24网络的三类LSA并发布到Area 2中。

同理,RTE也将有关192.168.1.0/24网络的三类LSA发布到Area 3中。

RTD又将192.168.1.0/24网络的三类LSA发布到Area 1中,从而形成了路由环路。

避免域间路由环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防止区域间的环路OSPF定义了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和三类LSA的传递规则。

对于前文提到的ABR,OSPF要求ABR设备至少有一个接口属于骨干区域。

新建网络按照区域间的防环规则进行部署,可以避免区域间环路问题。但是部分网络可能因早期规划问题,区域间的连接关系违背了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的规则。


◉ 虚连接的作用及配置

虚连接vlin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骨干区域必须是连续的,但是并不要求物理上连续,可以使用虚连接使骨干区域逻辑上连续。

虚连接可以在任意两个区域边界路由器上建立,但是要求这两个区域边界路由器都有端口连接到一个相同的非骨干区域。

如图所示,在RTB和RTC之间建立了一条虚连接,以使Area 2穿越Area1连接到骨干区域。


◉ 思考题

一条Network-Summary-LSA可以描述多条路由信息吗?

一条Network Summary LSA只能描述一条路由信息。

OSPF如何避免区域间的路由环路?

OSPF划分了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所有非骨干区域均直接和骨干区域相连,且骨干区域只有一个;非骨干区域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骨干区域中转;并规定从骨干区域传来的三类LSA不再传回骨干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