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硬件教程 > 显卡 >

超频性能狂飙! 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显卡拆解评测

川川川川桑

相比RTX5080/RTX5090这些旗舰显卡,RTX5070的用户关注度更高一些,毕竟四千元价位型号才是主流选择,更适合还在用RTX20系/RTX30系的老玩家升级。

本文和大家分享下兼顾颜值+性能的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的拆解评测,包含超频测试。

省流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下总结:

参数解析

帮懒得看官方说明的朋友做一下数据汇总和对比。

1、升级概览

对比上一代GeForce RTX 4070,GeForce RTX 5070由于架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这段都是FE版本的数据,实际各家厂商OC版本RTX5070的核心频率、显存频率和功耗可能会增加一些,具体往下看。

2、AI性能

RTX50系显卡比较重要的是新增FP4支持和神经网络渲染升级

目前最火的DeepSeek,NVIDIA也是第一时间做了针对性优化支持,作为目前最强AI生态,NVIDIA依旧是拉高推理效率的生产力首选硬件。

3、显卡定位

万丽本次发布的RTX 5070一共有三款,定位从低到高如下:

回归本次评测的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简单说一下和公版GeForce RTX 5070的区别:

简单点说,颜值远超同类产品,同时散热效能会比公版强不少。

开箱拆解

老样子,分为外观和内部拆解两部分,需要注意显卡是有易碎贴的,破坏=过保,保修期内遇到任何问题都请联系厂商,让官方售后处理。

1、显卡外观

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的材质采用合金(背部)+塑料(正面)拼接,实际重量约为1.28KG,建议装机时搭配原包赠送的支架安装摆放。

外观设计具备很强的辨识度,显卡正面采用浮雕+电镀工艺,有喷底油、电镀、喷中色、再过UV等多次上色工艺,在不同光源下会变色,和星际主题非常契合,充满了未来感。

背部虽然是纯平设计,但做了类似星系的镂空处理,搭配上蓝紫色彩绘,视觉观感真的是拉满,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散热效果。

作为一款主打颜值的显卡,立式的效果也非常亮眼,适合立式机箱装机,个人建议是多装一些RGB风扇,映射到电镀部分会有非常炫酷的反射效果。

灯区不多但是很漂亮,全卡只有顶部一块带Stellar(星际)Logo的灯板,但是是无限灯设计,进一步增强了立体观感。

未通电状态也挺好看的,和电镀部分一样,也是会根据不同光源折射出不同的颜色。

比较有趣的是主板灯控接口,万丽并没有选择常规的4Pin/8Pin方案,而是在侧边给了一个Type-C接口,搭配原装线再接主板RGB灯控口,方便走线且美观。

散热设计非常给力,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共有三把9cm第三代环形扇叶风扇,提升风压+风量,高利用率也能保持低噪音。

背部设计上是散热优先,核心和显存的对应处做了非常多的镂空设计,不仅看起来美观,同时也确实能大幅提升散热效能。

接口比较常规,包含三个DP和一个HDMI接口,挡板占用则是标准的两条,搭配绝大部分紧凑型M-ATX机箱没啥问题。

配件给的很足,包含显卡支架、2*8pin转12v-2x6供电线和一根灯控线,再次提醒,显卡比较重,建议用上支架,下面进入拆解环节。

2、内部拆解

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有易碎贴,拆解必然要破坏,易碎标有破损默认过保,保修期内不要乱动,也可以收藏下本文,过保后清灰换硅脂可以翻出来看下。

拆解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比较简单,一共十颗螺丝(背板两颗+挡板四颗+芯片处四颗),可见的螺丝全部卸下即可,最好是能先卸下底部的4Pin风扇接口防止损坏。

分离后如下图所示,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的做工用料确实对得起价格,散热件和防护都给的比较多。

PCB中心就是整张显卡的核心,型号为GB205-300-A1,周边有做隔离的密封圈,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防尘+防静电功能。

显存则是四颗3G的三星GDDR7颗粒,散热器对应的位置均贴有导热垫辅助散热,后期如果显卡温度较高,可咨询官方更换(个人送保),不建议个人私拆。

除了常规的散热件以外,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还给关键件加装了防磁设计,进一步提升运行稳定性。

散热鳍片采用了主流的防拆设计,有一颗特别深的定位螺丝,必须要有很长的细批头才能拆解,孔洞比较小,常规延长杆进不去。

鳍片本身结构为3*8mm+2*6mm复合导热管+镀镍铜底,顶部采用高低错位排序,有效地改变了反弹风流的方向,减少了湍流干扰,实现低噪音运行。

风扇则是三把9cm风扇,轴承处贴有防尘垫,可以大幅延长风扇寿命,后期也不用太担心。

下面将显卡装回,进入调试环节。

装机建议

分享下本次测试使用的硬件,以及围绕RTX5070全新装机时的注意点。

1、显卡丨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

简介:本次评测的核心,不再赘述,感兴趣可以直接购买这款超高颜值的新品。

2、CPU丨AMD R9 9800X3D

简介:GeForce RTX 5070属于中端型号,本文为了展示最佳性能,用的是9800X3D,如果不是追求500FPS的专业玩家,没必要上到这个级别。

3、电源丨安耐美PlatimaxII 1000DF

简介:GeForce RTX 50系基本都是12V-2X6的供电接口(下图),虽然万丽送了双8Pin转接线,还是建议大家买有原生供电的ATX3.1标准电源。

另外ATX3.1电源也有细分,主要是12V-2x6的最大供电,分150W、300W、450W和600W四种,后期不升级90级的旗舰卡,有450W供电就行。

超频调试

手动超频有两种方式,NVIDIA App的一键超频以及微星小飞机软件。

本次测试超频选用微星小飞机,这张显卡的最终超频作业如下图所示:

这组数据比较保守,追求极限可以尝试拉高核心频率到300MHz以上,具体看显卡体质,以稳定过压力测试为标准。

测试时的室温为15℃,压力测试的满载功耗约250W,峰值温度在57℃左右,完全可以做到稳定使用。

放一下鲁大师的跑分对比图:

整体提升约5.7%,这种无风险的保守型超频建议大家到手做一下,白给的性能不要白不要。

跑分测试

接下来做一下跑分测试和应用测试,使用上面的超频设置。

1、综合跑分

首先是鲁大师做了个整机跑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游戏加加,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于RTX5070太新,游戏加加的游戏帧数预估不太准,比如显示2077在1080P分辨率下只有一百多FPS,实际2K开光追都能两百以上,这里就不放预估帧数了哈。

2、显卡测试

首先是针对DX11的FireStrik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针对DX12的TimeSp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三是3DMark针对DX12高画质的SpeedWa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四是针对补帧的DLSS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是针对光追的PortRoyal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应用测试

上述跑分工具仅代表理论,下面进行实际工具软件与游戏的量化实测,对比显卡为同一代的其旗舰型号GeForce RTX 5080。

1、生产力测试

首先是代表建模场景的Blender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性能约为GeForce RTX 5080的60%。

其次是代表渲染场景的Vray,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性能约为GeForce RTX 5080的62%。

第三是调用Adobe PhotonShop+Lightroom的UL Proycon Photo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性能和GeForce RTX 5080几乎一致。

最后是调用Adobe Premier Pro的UL Proycon Video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性能约为GeForce RTX 5080的92%。

2、AI测试

首先是代表视觉AI性能的UL Proycon AI Video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性能和GeForce RTX 5080几乎一致。

其次是代表文字AI性能的UL Proycon AI Text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性能约为GeForce RTX 5080的86%。

游戏测试

首先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动作网游,案例选择永劫无间(DX12),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画质+开启帧生成,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作为帧数要求比较高的网游,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在2K高画质下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其次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CS2(DX1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基本可以跑满1080P+360Hz的高刷显示器,2K+180Hz也没问题。

第三是单吃显卡性能的动作类3A游戏,案例选择怪物猎人官方测试工具(DX12),画质选择2K分辨率+默认高特效+开启DLSS帧生成,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虽然目前怪猎的优化还是堪忧,GeForce RTX 5070玩还是没问题的。

第四是单吃显卡性能的动作类3A游戏,案例选择黑神话悟空官方测试工具(DX1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作为神优化的游戏,开启光追的帧数更高属于正常现象,不用惊讶。

最五是同时吃CPU+显卡性能的动作类3A游戏,案例选择赛博朋克2077(DX1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还是之前测试GeForce RTX 5080的问题,Transformer模型没有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表现好。

最后是吃所有机能的竞技类3A游戏,案例选择F1 24(DX1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个人建议是特效拉满,视觉观感完全不一样,180+的FPS也足够流畅了。

评测总结

简单总结下手动超频后的万丽星际GeForce RTX 5070 OC表现:

和最开始的定论一致,很适合老显卡用户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