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硬件教程 > 主板 >

1699元轻松搞定8400内存频率! 微星Z790MPOWER主板内存超频教程

脚本之家

经常玩内存超频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双插槽内存设计的主板要比四插槽内存设计的主板更容易一些。这背后简单来说,就是四插槽主板绝大多数都是使用菊花链模式(每个通道先连接一个插槽,然后从这个插槽出发“扩展”到第二个插槽);而双插槽内存设计的主板为直连模式,为此后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存的信号损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内存频率和性能。

看过我之前内存超频教程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目前DDR5内存上高频其实不是那么容易,优先看CPU体质,其次看主板支持,最后看内存本身,其中主板公认Apex这些双槽型号最为好超,高频运行也最稳定。

DDR5时代微星一直落后一步,现在看来是憋了个大的,针对高频内存兼容性的问题,直接给出了目前最优方案MPOWER硬件联盟,不仅解决了内存超频难度高的问题,同时还把硬件价格给打了下来。

本文以刚出的新款双槽主板微星Z790MPOWER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张主板细节体验以及微星系内存超频作业。

参数解析

先简单介绍一下微星MPOWER系列,MPOWER其实很早就有了,最早可以追述到2012年发布主打超频的微星Z77MPOWER,近几代一直没出,今年算是重新启动产品线。

本文使用的微星Z790MPOWER比较有趣,有点不给自家同代产品活路的意思,简单说一下重点参数:

综合来说,微星Z790MPOWER是一款适合超频玩机的主板,确实是Apex的低价位平替,硬要说缺点就是风扇接口少了些,可以上串联线解决。

本文使用的内存为金百达白刃,MPOWER版本和市售版本的参数其实没区别:

说实话,如果是搭配宽容度这么高的微星Z790MPOWER主板,这组内存的XMP预设参数其实不算合适,电压比较高,时序也高了,具体可以看下文的作业。

开箱+拆解介绍:

外包装方面,微星Z790MPOWER与当下的MPG、MEG都不太一样,直接用上了产品实物渲染图,视觉观感更加直观。

包装的背面则注明了该主板的一系列亮点,包括扩展性散热片、强劲的供电设计、超频引擎等等,当然最值得一提还是专为DDR5内存超频打造。

开箱配件不算少,包括WiFi天线、M.2固定螺丝、SATA数据线、上手指南、贴纸以及一张额外的简易控制板。

这张简易的控制板可以通过排线,直接在调试的时候实现快速的开机、重启以及重置BIOS,同时还搭载了DEBUG诊断灯用于用户查看当前板卡信息。

尤其在内存超频尝试中,该控制板的加入可以以轻松提升效率。

作为一张Z790主板,微星Z790MPOWER的供电单元还不错,为12+1+1相供电设计,CPU辅助供电接口为双8Pin的设计,可以让处理器的性能释放更加平稳。

内存方面,微星Z790MPOWER采用的是CPU直连的双插槽,通过出色的做工和超高的BIOS调教,内存优化等技术加持,为此微星官方也注明该主板支持DDR5 8000MHz(OC)以上频率。

主板标配了3根PCIe插槽。第一根插槽为CPU直连,协议为PCIe 5.0*16,满足最新显卡的带宽需求;并且该PCIe插槽还搭载了金属铠甲,进一步减缓主板形变。

至于M.2插槽搭载了2个,都是PCIe 4.0协议,且都覆盖散热装甲。只不过第一个M.2插槽为CPU直连;第二个M.2插槽为芯片组提供带宽。

I/O接口方面,微星Z790MPOWER的表现还不错,从上到下分别是4个USB 2.0接口、1个DP和一个HDMI接口、1个USB 3.2 Gen 2*2 Type接口(20Gbps)、3个USB 3.2 Gen 2接口(10Gbps)、1个2.5G LAN网卡接口、WiFi天线以及音频接口。

当然,为了看看主板的用料和一些元器件,我也对微星Z790MPOWER搭载的散热模块进行了拆除。

首先是CPU供电模块,CPU核心供电为12相,采用的是DrMos为RAA 220075R0,该DrMos单颗最大供电电流达到了75A。

主板的PWM芯片则是RAA229132。

USB的集线控制器为创惟GL3590。

2.5Gbps有线网卡为小螃蟹RTL8125BG。

WiFi 6E无线网卡为intel AX211,无论是Win11、还是Win10都可以正常使用。

集成声卡为小螃蟹ALC897,PCB设计有屏蔽以及滤波电容。

不过最让我惊喜的是,微星Z790MPOWER还带有一个额外的时钟发生器——RC26008。

我之前在微星B660M迫击炮MAX主板主板上见过,在这个时钟发生器的加持下,一些非K处理器都可以通过调整外频进行超频。为此微星也将这个时钟发生器命名为超频引擎。

环境介绍

开始超频教程前列一下本文使用的硬件,感兴趣可以直接抄作业,内存读写能力上去对渲染、解压缩以及影音处理等生产力环境帮助很大,注意事项如下。

一、CPU丨Intel i5-14600KF

简介:本次测试尝试了三个不同体质的CPU,还是那句话,目前DDR5超频主要看CPU的imc体质(和传统CPU体质分关系不大),imc体质不行的14700K依旧没上8000MHz。

二、主板丨微星Z790MPOWER

简介:内存各项宽容度都很高的主板,双槽确实比四槽好超频太多,内存性能刚需的低预算用户推荐级别很高,打算玩手动超频的用户也非常推荐。

微星Z790MPOWER的CPU供电为8+8,理论上最高能支持到i9-14900K这个级别的旗舰级CPU,个人建议上i7-14700K就够了,这代i9的满血功耗非常高,常规成品水冷压不住。

这张主板给料还是比较良心的,PCIe5.0协议的PCI接口加了金属加强,比较重的旗舰和次旗舰显卡可以放心上,俩固态硬盘位原装也送了散热马甲,不用额外花钱采购。

三、内存丨金百达白刃7600MHz

简介:金百达白刃的超频测试我之前也做过,确实是比较好超的型号,这次加入微星QVL,操作起来更简单了,加上售价比MPOWER联盟中其他大部分型号便宜,个人推荐级别很高。

理论上单颗粒3G的24G单条内存应该比单颗粒2G的16G好超点,问了下同样在测试微星Z790MPOWER的玩家朋友,这张板子可能区别没那么大,优化还是集中在16G+8000MHz。

最后说一下瘸腿问题,也就是单根超频的频率不一样,我个人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人这么去测试,两根和单根的电压完全不一样,单条双通道的效能也比较差,只能说尊重这类玩家吧。

四、内存散热器丨乔思伯NF-1

注意:上8000MHz及以上频率内存,一定要上额外的内存散热器!

超频教程

下面开始正式教程,参数都比较保守,基本没有损坏风险,包含三挡频率的数据比对,一定要仔细看说明,部分参数是不能照抄的,得跟着你的CPU体质实际测试。

一、XMP超频

作为内存厂商官方超频,XMP的操作比较简单,电脑关机状态下,开机后按Del键进入BIOS,点击下图的XMP配置1选中开启即可。

如果想要更好的效能,点击进入OC配置页面,下拉找到MemoryExtensionMode,这里有三个选项:

这个黑科技的本质是自动调整小参,普通用户不用太纠结,XMP超频使用正常选第一个或者第二个选项即可,首次尝试手动超频可以选第三个选项,过测几率更大一些。

使用7600MHz+C36的XMP预设,内存模式为Performance Mode,AIDA64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这组数据还是不错的,下面会有手动超频后的数据对比,效能可能会吓老玩家一跳,确实非常夸张。

二、8000MHz手动超频

操作前如果开了XMP或者手动超频过,记得先把BIOS配置恢复为出厂默认,点击Setting页面的保存并退出。

进入下一级页面后,点击回复默认值即可将BIOS配置全部恢复到出厂,切记要这么操作一次。

下面正式分享下超频教程以及我的参数配置,请大家注意区分可以直接抄和不能抄的地方,都会有说明的,先进入OC配置页面,切换成专业模式。

第一步修改内存频率,下拉找到下图对应的选项进行修改:

以上直接照抄,如果CPU体质实在是差到8000MHz开不了机,建议使用7600MHz频率的XMP预设+开启Performance Mode。

第二步修改内存时序,同一页面,点击“高级内存设定”配置页面,

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两类项目:

以上直接照抄。

继续下拉,修改下面的第二时序,项目太多就不水字数了,直接照抄。

第三步修改内存电压,按esc键返回上一级菜单,修改下图圈出来的四项,这里不能直接抄了:

上述参数值和下图必然对不上,因为这张主板宽容度高,电压当然是给的越低越好,实际多少电压能稳定还是得看CPU的imc体质。

PS:根据我个人以及超频玩家朋友的经验,SA电压和VDDQ电压一般比较固定,这两项直接抄下图的也没问题,后面主要还是微调VDD2。

最后一步,上一步页面进入“内存电压控制”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这里直接抄,后续我测试了一下,其实内存电压给1.40v-1.42v都能稳得住,所以前文说金百达给的XMP预设太保守,低电压才是王道。

另外单独说个比较好笑的事情,我看到有些博主用这张主板超频,说是VDD和VDDQ内存电压要给到1.46v,大哥麻烦看下右边的说明,主板最高支持电压也就1.435v,别被误导了。

上述配置完成后,将鼠标右移,点击OC Profile保存一下预设,超频失败可以直接读取预设节省时间,得出稳定参数后记得再重新保存一次。

开机后记得运行一下TestMem5对内存进行压力测试,报错代码如下图所示,根据代码修改第三步的电压参数即可,有两个注意点:

一般用1usmus脚本测试就足够,也就是3-4轮(10-20分钟),不放心可以上anta777测试,只不过得花费十几个小时。

使用8000MHz+C36的手动超频配置,内存模式为Benchmark Mode,AIDA64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手动超频+微星内存黑科技这双buff带来的提升非常大,建议手动超一下,不难的。

三、8200MHz手动超频

微星Z790MPOWER的宽容度仅限8000MHz频率,再高就得看脸了,电压调教需要比较细致,这里放一下8200MHz预设作为参考,照抄大概率没用,第一步修改内存频率:

XMP不要开,切记。

DRAM Reference Clock修改为100MHz。

频率修改为8200 G2。

相信会有新手朋友问8200 G2和8200 G4这两个频率的区别,说白了就是Gear模式不同,Gear2的效能比Gear4强太多,不要选G4。

第二步修改内存时序,注意看说明:

以上直接照抄,8200MHz+C38能过测不代表8200MHz+C36也能过测,调整时序大概率是需要微调CPU电压的,第二时序继续用上文8000MHz的那套,不用改。

第三步修改内存电压,按esc键返回上一级菜单,修改下图圈出来的四项,这里不能直接抄了:

这套数据仅供参考,主要加的是VDD2电压,SA电压和VDDQ电压可能也需要稍微加一丢丢,具体看你的CPU imc体质。

最后一步,上一步页面进入“内存电压控制”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金百达白刃可以直接抄我这套参数,其他品牌内存建议实际测试下,只需要修改VDD和VDDQ,这两项电压越低越好。

使用8200MHz+C38的手动超频配置,内存模式为Benchmark Mode,AIDA64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PS:倒不是我不想压到8200+C36,手上的CPU体质在这儿,实在压不进去,只能说祝大家都能摸到大雕CPU,跑出比我这套更好的性能。

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个总结,要素比较多:

✔️ 微星MPOWER联盟的本质是QVL,也就是与关联硬件的厂商协同做测试,制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产品标准,对懒得动手和没时间深度学习的用户而言是极大的利好。

✔️ 关注性价比的玩家不用慌,微星Z790MPOWER首发价格是1699元,相比同内存效能但动辄两千起步的次旗舰主板性价比爆棚,和Apex比更是便宜太多。

✔️ 由于是双槽且有QVL厂商支持,微星Z790MPOWER的电压宽容度极高,8000MHz频率真的是有手就行,本文搭配MPOWER认证的白刃一把直接过,并且效能优化也很恐怖。

❌ 说完优点说一下缺点,高频内存还是得看CPU的imc体质,我手上的雷14700K依旧上不了8000MHz,严格来说这应该是Intel全责,和微星关系不大。

❌ BIOS目前缺点是没有体质分工具,作为主打超频的型号,居然没内置CPU Force这个量化评估工具,这点我是理解不了的,期待后续更新加入吧。

❌ 另外还有个小问题,我手上的Dell定制版本RTX2070Super显卡这主板过不了自检,目前已提交给微星,看看后续能不能多支持点奇葩设备吧。

🔴 微星Z790MPOWER目前主打内存效能和性价比,MPOWER联盟中的金百达内存作为搭配会是不错的选择,CPU体质OK的前提下目前有人超到8400MHz,针不戳。

🔴 内存超频并不是单纯的频率越高越高,效能很重要,也就是电压、读写速度和读写延迟这三项,另外微星也单独做了三种内存运行模式,属于非常实用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