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脚本专栏 > Golang > Golang知识点

Golang易错知识点汇总

作者:王中阳Go

这篇文章汇总了在开发和刷面试题过程中遇到的Golang容易搞错的知识点,关键部分也都为大家写了代码示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类型转换和类型断言

类型转换语法:Type(expression)

类型断言语法为:expression.(Type)

1.类型转换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典型的类型转换示例
func main() {
   // 类型转换示例
   var a int = 5
   var b int = 2
   var c float32
   c = float32(a) / float32(b) //这里就是典型的类型转换
   fmt.Printf("a的类型:%T\n", a)
   fmt.Printf("b的类型:%T\n", b)
   fmt.Printf("c的类型:%T\n", c)
   fmt.Printf("c的值:%v\n", c)
   //如果我们不进行类型转换,看下输出结果
   fmt.Printf("不进行类型转换的输出结果:%v\n", a/b) //从结果可以看出值为2,丢失了精度
}

打印结果

2.类型断言代码示例

注意:对于类型断言,expression 必须是接口类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经典的类型断言示例 搭配switch使用
func main() {
   var x interface{}
   x = 1
   switch x.(type) { //这就是上面说的expression.(Type)
   case float32:
      fmt.Println("类型是:float32")
   case string:
      fmt.Println("类型是:string")
   case int:
      fmt.Println("类型是:int")
   default:
      fmt.Println("未知类型")
   }
}

运行结果

全局变量

定义全局变量必须用var,全局变量要定义在函数之外,而在函数之外定义的变量只能用var定义。

全局变量使用var,编译通过

全局变量不使用var,编译不通过

init函数

这是官方对于init()函数的介绍:

变量除了可以在全局声明中初始化,也可以在 init ()函数中初始化。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函数,它不能够被人为调用,而是在每个包完成初始化后自动执行,并且执行优先级比 main 函数高。 初始化总是以单线程执行,并且按照包的依赖关系顺序执行。 一个可能的用途是在开始执行程序之前对数据进行检验或修复,以保证程序状态的正确性。

如何觉得上面这一大段话不好理解的话,可以看我的总结:

Go语言中变量、init函数、main函数的执行顺序

Go接口总结

这是我在刷题的时候碰到的,总结出来给大家:

Go字符串

Go语言中的字符串不支持下标操作

在go语言中,字符串是一种基本类型,和其它开发语言不同,Go的字符串是由单个字节连接起来的。

Go语言统一使用utf-8编码标识Unicode文本。当字符为ASCII编码时,占用1个字节,其它字符占用2到4个字节,中文占用3个字节

如何修改字符串的内容

有三种方法:

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trings"
)

func main() {
   //第一种方法 将字符串转成byte切片
   s := "hello"
   s2 := []byte(s)
   s2[0] = 'x'
   fmt.Printf("转成byte切片:%v\n", string(s2)) //打印结果:转成byte切片:xello

   // 第二种方法 将字符串转为rune切片
   s3 := "王中阳"
   s4 := []rune(s3) //注意:中文字符串要进行修改,只能转成rune切片,不能转成byte切片
   s4[0] = '杨'
   fmt.Printf("转成rune切片:%v\n", string(s4)) //打印结果:转成rune切片:杨中阳

   // 第三种方法,使用原生包strings 中的 Replace() 方法
   s5 := "abcdef"
   old := "abc"
   newString := "ABC"
   s6 := strings.Replace(s5, old, newString, -1) //最后一个参数n的作用是:返回将s5中前n个不重叠old子串都替换为new的新字符串,如果n<0会替换所有old子串。
   fmt.Printf("strings替换之后的:%v\n", s6)           //打印结果:strings替换之后的:ABCdef
}

运行结果

slice

slice可以通过append方式实现元素的删除。

**切片使用冒号分隔时遵循"前闭后开"原则,即包括前面的值,不包括后面的值。 **

1.删除单个元素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使用append 删除单个元素
func main() {
   var data = []int{0, 1, 2, 3, 4, 5}
   //删除元素2
   index := 2
   //切片使用冒号分隔时遵循"前闭后开"原则,即包括前面的值,不包括后面的值。
   data1 := append(data[:index], data[index+1:]...)
   fmt.Println(data1)
}

运行结果

2.删除多个元素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使用append 删除多个元素
func main() {
   var data = []int{0, 1, 2, 3, 4, 5}
   //删除元素0,1,2
   index := 2
   //切片使用冒号分隔时遵循"前闭后开"原则,即包括前面的值,不包括后面的值。
   data1 := append(data[:0], data[index+1:]...)
   fmt.Println(data1)
}

运行结果

总结

这篇文章汇总了我再开发和刷面试题过程中遇到的容易搞错的知识点,包括:

到此这篇关于Golang易错知识点汇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Golang知识点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