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工具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软件教程 > 其他工具 >

放弃OneNote转语雀值得吗? 语雀优缺点和详细使用教程

脚本之家

语雀,是蚂蚁集团旗下的在线文档编辑与协同工具。语雀使用了“结构化知识库管理”,形式上类似书籍的目录。与其他产品可以随意建立文档不同,语雀上的每一篇文档必须属于某一个知识库,语雀希望通过这样的产品设计,来从源头上帮助用户建立起知识管理的意识,培养良好的知识管理习惯。

一. 爱恨交加的OneNote

一直以来我都是OneNote的忠实用户,OneNote也确实强大,至少在我大学时代是不二的选择,碾压同时期的印象笔记等同类产品好几个档次。然而兜兜转转六七年过去了,我从大学一步步走到了博士,在互联网瞬息万变的今天,OneNote绝对称得上软件中的异类——零更新,是的,这么多年OneNote几乎没有新功能上线,那些祖传bug也没去修复,甚至一度要将桌面端砍掉只保留UWP版,实在想不出Microsoft为何如此的不重视OneNote??

随着需求的增加,OneNote的弊端逐渐放大:

不支持markdown不支持双链(做文献阅读笔记时极其痛苦)糟糕的公式支持糟糕的代码插入糟糕的搜索体验祖传云同步bug祖传字体bug,不能忍!!!明明是富文本笔记,还偏偏各种字体bug褒贬不一的无限界面,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欢,每次想打印出来或者在移动端阅读时都要调整好久的排版,我只想专注于记录内容无限画布带来的另一个痛苦,图片无法自适应缩小,直接1比1大小贴到笔记里,每插入一张图片都要手动调整大小,非常让人崩溃(听说2010版没这个问题,微软不光没更新怎么还添加新bug了?)桌面版和UWP版本不统一,体验十分割裂……

形容2022年的OneNote很合适

二. 复杂的使用需求

读研期间也去尝试了其他笔记软件,例如notion、obsidian、wolai、Zettlr、typora、印象笔记、思源笔记、为知笔记等,但总会有不适应的地方。例如:

不需要纯文本的markdown笔记软件,因为它很难应对多场景的使用,上课做笔记、听汇报拍照记录、做实验记录、文献阅读笔记、记录刚写的代码、剪藏微信知乎上刚看到的文献导读和技能分享,等等。我需要能够支持公式、代码插入和双链,这对一个科研狗非常重要。而且希望有强大的云同步支持多平台支持,曾经尝试过notion,很强大,但是被同步速度劝退了,实验室的电脑+寝室电脑+iPad+手机,希望简单的打开软件就能看到刚刚在另一个场景做的记录,对野外试验记录非常nice。还希望支持便捷的可设置时效性的分享,总会有师弟师妹来请教问题,分享之前做的经验笔记,对双方来说都省心省事。

仅此4条需求已经能pass很多软件了,难受啊……

直到最近再次遇到语雀,真的满足了我所有需求!!

语雀官网

语雀在刚推出时也曾尝试过一两次,但当时也只是初代产品,还不算是个完整的软件(最初仅有网页端)。今年三月份看到语雀推出移动端,突发奇想下载下来试试,大型真香现场啊!!!

语雀多平台的支持

三. 眼前一亮的语雀

1. 强大的富文本支持+markdown语法

在编辑界面按“/”键,直接是另一个世界啊,类似于notion的块结构,但又有自己的创新和本土化的改善,支持众多块格式,苦OneNote久矣~~~不多哔哔,上图

语雀文档编辑界面

语雀目前支持基本的 Markdown 语法

此外还有一点比较欣慰,语雀并不是纯粹的模仿notion,它在新兴的“block”结构与传统的文本笔记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Notion将“block块”引入笔记系统是个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壮举,为知识记录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但是,笔记记录的最终目的是知识存储,内容永远是第一要义,notion能做出类似“手账”一样精美的排版和页面,但是这也意味着更加消耗时间,学习曲线更加陡峭,对普通人很不友好,我第一次上手notion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要干什么,太过繁杂的界面让人感到很鸡肋,也许我只是想记录一下上课的笔记供考试复习,不需要如此花里胡哨,过于复杂的选项反而会干扰我的记录。

不是每个人都是程序员或者自媒体工作者,能够耐下心来花费一天的时间去学习如何使用notion,产品很优秀但不代表着普罗大众会喜欢它,更多的人还是希望可以即用即走。再加上notion开发组对待中文用户的傲慢和较为拉跨的云同步,这让它始终只是小众产品(至少在中国会是这样)。

相比之下,语雀界面反而更加直观,每一项功能在工具栏都有对应按钮,对不熟悉markdown和block的小白很舒服。这一点很值得称赞,语雀在“block”结构与传统的富文本笔记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我认为这是个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设计,把选择交给用户,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学习难度来凸显逼格。

语雀丰富的工具栏选项

Notion编辑页面

2. 支持公式和代码等众多模块的插入

支持几十种编程语言高亮和代码格式化,代码块色彩主题也可以随心切换

插入代码

支持Latex公式输入

插入Latex公式

支持笔记内插入思维导图、流程图、UML图、第三方服务(地图、视频)等众多模块

插入思维导图

插入UML图

插入流程图

支持众多模块格式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调整顺序排版特别方便

3. 支持网页剪藏和微信小记功能

(1)网页剪藏

网页剪藏比较智能,网页中的代码块也能自动识别并转换为语雀内部的代码块

网页剪藏

(2)小记功能

这个功能我十分喜欢,语雀的产品经理一定是个很有逻辑思维的人。大多人对笔记软件的使用场景一般有桌面端和移动端两种,桌面端一般是针对成体系、有逻辑、重内容的笔记,而移动端则侧重于记录琐碎、零散、待办等内容。语雀将笔记和小记分开,两套体系独立存在,既保证了笔记的完整性,也保障了小记的灵活性,这使得多平台的体验非常流畅,形成一个闭环。

目前小记还支持微信快速记录离线记录功能,这在地铁和电梯等信号不好的地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语雀将个人知识库与小记功能独立(桌面端)

语雀将个人知识库与小记功能独立(移动端)

总之小记功能使用起来非常贴心,下面是语雀官方出的一个使用教程,介绍的很详细:

4. 强大的云同步支持,多平台支持

阿里巴巴开发,后续的功能性支持上比较可观,在国内基本可以秒同步,同时安全性也毋容置疑,不至于小作坊那般删库跑路,相对比较靠谱。

阿里巴巴背书的语雀数据安全

5. 支持便捷的可设置时效性的分享

分享功能是当初语雀推出时主打的功能,而且目前国内很多软件的帮助文档都开始使用语雀来写了,个人用户也可以设置分享时间长短、访问密码,对个人隐私保护比较好。

语雀笔记分享功能

总结

语雀软件设立的理念很先进,而且支持开放付费阅读,用来制作知识库再合适不过了,目前好像已经和钉钉协作打通,在办公领域和个人领域未来很有发展潜力。单纯从个人知识库来说,强大的文本编辑和快速的全平台同步,在一众笔记类软件中也称得上佼佼者。我从OneNote转到语雀一个多月了,客户端的更新非常及时,笔记编辑体验也很棒,没想到国产开发团队也能做出如此棒的产品,一改之前给大众留下的浮躁、挣快钱的印象,唯一缺点就是离线状态大部分功能没法用。

目前语雀对个人用户免费开放,注册送10G的永久免费流量,比印象笔记的60M流量和有道云的3G空间爽太多了,而且会员也很便宜,一年99RMB,送100G永久流量。同时语雀的官方帮助文档写的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