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神TX6-CU5DA游戏本值得买吗 新战神TX6-CU5DA游戏本全面评测
东辰tony
神舟战神tx6-cu5da可以的,是他们的新品,包装保护:两层箱子,包装挺好,是未拆封原装的外形外观:第一感觉很厚,挺重的本,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下面直接进入外观晒图环节:
颜值较KP7GS时代杂乱无章的几何机身有了较大改观
72%NTSC色域还是很实用的,起码不会天天被泛白、偏冷的屏幕纠结
机身绝对不算轻薄,但线条运用还是比较“显瘦”的
键盘只有单区多色配置,不能分区RGB配色算是劣势
掌托的GTX、Soundblaster、HDMI标签拍完照就撕掉了,蓝天这版C面烤漆,老船友都懂的
四平八稳的设计很简洁,蛮讨喜~绝对不算难看(就是用料太单薄,你们去卖场体验一下就知道了)
摄像头在这么薄的边框里嵌进去也算不容易了,两边配了相控立体声麦克风,低调~虽然压根儿用不上,不过也要好评!
这边可以看到机身厚度,还是蛮可观的!
右侧接口从左到右:多合一读卡器、3.5mm音频接口x2、USB 2.0(应该是哈)、LAN千兆网卡、电源接口。注意最右边的风扇出风口只是装饰面,没有开孔,估计是怕被骂“烤猪蹄”吧~ 动手帝可以考虑自行开孔(不过实际意义应该不大)。
屏幕可视角度还是i相当可以的,72%NTSC色域绝对是目前笔记本电脑的选购刚性基础,45%的屏绝对别买了!
按键可以说是Tony哥用神舟本14年以来手感最好的一次,硬要说的话就是偏软一丢丢,键程很舒服,好评!
触控板面积挺大,不过对我来说基本用不上,无视了~
A面灯条还可以吧,如果能和键盘灯同步就更完美了
屏幕阻尼感很轻,开合盖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阻力,显得很轻薄
背面的大面积开孔设计,现在的游戏本基本都这个路子了
左右两侧的风扇排风口
右侧接口部分特写一个(再次夸一下屏幕色彩和可视角度)
左侧是两个USB3.0、Type-C、HDMI、Mini-DP,左边的出风口是真的咯
键盘灯色彩、频闪还不错,配合系统自带程序可以调色、设置省电关闭时间,默认是呼吸式开关灯,比较有爱
外观部分就是这样了,下面开拆(没错,开拆)
能插满就插满吧:TX6-CU5DA拆解升级走起
买这台本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手上还有一条闲置的玖合16GB DDR4-2666笔记本内存、一个1TB盈通SATA接口固态硬盘,神船的升级潜力一向不错,买回来直接拆了升级:
从25号买来之后就拆开后盖扔沙发上了
直到从拼多多团的雷克沙NM610 250GB NVMe固态到手,才开始折腾
我也是没注意,直到机器到手了才发现标配的512GB固态,只是个M.2接口的SATA3.0低速盘╮(╯▽╰)╭ 本来想着把1号机的雷克沙NM610 500GB拆过来调换一下就好,后来实在不想浪费时间拆那台X-Mars机箱,所以拼多多197块钱拼了个同款的250GB~反正只是做个系统盘用,容量无所谓了。
等了两天到货,卖家送了螺丝刀和两颗小螺丝(感!激!涕!零!)
江波龙的亲儿子,包装崭新国行联保货(但也希望别坏,拼多多的售后不敢奢望了)
背面中文不够多啊~
前面为啥感激涕零?因为神船没给额外的M.2固定螺丝啊╮(╯▽╰)╭
和6月初装Ryzen5 3600那台试验机时候的500G版本一摸一样,没啥区别
这是当年那台战神KP7GS仅存的零件——当年年给PM961用的M.2散热片
直接撕掉贴纸,把M.2散热片贴在固态上
皮筋固定法~这是有多原始(瞬间拉回2017年)
原厂易捷的贴纸也撕下来,直接贴D面内侧了,影响散热的东西一律干掉
大杂烩既视感:250GB的NVMe、512GB的SATA、8GB英睿达+16GB镁光,强迫症活不了系列
喝喝喝,还有左边这个1TB女装大佬╮(╯▽╰)╭配色瞩
都认出来了,关机重装系统吧(这台机器不带系统,出厂是所谓的Win10体验版╮(╯▽╰)╭)
神舟战神TX6-CU5DA理论性能及综合测试
硬件捯饬到位(姑且算是吧),装好系统,该跑分跑分、该游戏游戏(无任何散热辅助措施、笔记本直接放在桌面上、无空调、无风扇、室温28~30°C进行测试):
这是目前升级后的配置一览
1080p分辨率鲁大师跑分352152(比绝大部分同款机友搞了4万多分,主要是我换了个NVMe的固态)
6核12线程的桌面版i5-10400处理器跑分接近12万,简单来说就是一颗8代i7-8700的水准了,放在当下也是中高档水平,竟然出现在一台4300多块钱的笔记本上,只能说AMD给的压力太棒了,让我们用上更便宜的Intel处理器。
显卡分基本11.6万,绝对数值上基本等同于R9 380的水平,实际游戏表现上可以说绝对打爆后者,配合GDDR6显存还是很赞的,这也是我买这台机器的另外一个主要测试标的(稍后看显卡具体测试)。
鲁大师测试期间温度表现,CPU峰值68°C、GPU峰值63°C,看起来很美
UHD630的核显参数一览
今年的新版GTX1650移动版升级到128bit的GDDR6显存,带宽近乎翻倍,不过CUDA规模缩到896了
桌面版65W TDP的i5-10400,LGA1200时代的中端走量CPU
配一张我2号机i7-8700K的CPU-Z,相信大家感触更深
三路缓存容量基本等同于8代i7
两根不对称双通道DDR4-2666,组成24GB容量
CPU-Z得分:单核474.2分;全核3618.4分
缓存及内存测试,大家参考下看看
对比1号机的Ryzen9 3900X数据看看
然后是2号机8700K的数据
固态跑的是雷克沙NM610 250G的分熟,原厂那个512G低俗盘就没兴趣跑了(也就470/440的样子)
然后是这颗GTX1650 4GB GDDR6显卡的表现:
3DMark Fire Strike得分8618,显卡分9324,物理分17426
3DMark FSE得分4149,显卡分4123,物理分17412
3DMark FSU得分1963,显卡分1829,物理分17479
3DMark Time Spy得分3656,显卡分3378,物理分6873
3DMark TSE得分1691,显卡分1557,物理分3304
前面跑这几项的时候,后台忘记开GPU-Z看温度和功耗
后面TSST压力测试时候一并看了:
3DMark 20轮Time Spy稳定性压力测试通过率99.3%
20多分钟的Time Spy稳定性压力测试中,GPU峰值频率1785MHz、显存峰值频率1500.2MHz、显卡峰值温度63°C、峰值功耗50.9W,CPU峰值温度69°C。此测试基本可以代表这台电脑在DX12游戏环境中的温度、功耗、频率表现。稍后看具体游戏测试:
英雄联盟:1920x1080@全极致特效
团战148fps,GPU:58°C、CPU:67°C
团战101fps,GPU:56°C、CPU:57°C
在游戏过程中,游戏帧数低谷会掉到95~97fps左右(极少),因为这块屏幕只有60Hz,所以更适合打开垂直同步来减少画面撕裂感,锁定60fps(刷新率同步)之后还能进一步减少GPU、CPU使用率,降低温度、功耗以及风扇噪音(如下图):
开启垂直同步后,画面基本杜绝撕裂感,GPU核心、显存频率降低,CPU、GPU温度也有所降低
跑完LOL测试的时候,内心有那么一丝丝纠结自己,为啥不上144Hz的屏幕~ 后来想想自己几乎不可能用这个本子玩游戏,所以也就释然了... ...(等等,那买这台本子的意义是??
得了,继续跑分吧╮(╯▽╰)╭
CS:GO,1920x1080分辨率,特效全高
163fps,GPU:60°C、CPU:63°C
186fps,GPU:61°C、CPU:63°C
162fps,GPU:63°C、CPU:65°C
186fps,GPU:65°C、CPU:70°C
249fps,GPU:65°C、CPU:68°C
上图为CS:GO游戏测试期间,各部件峰值参数一览
PUBG绝地求生大逃杀:1920x1080分辨率,阴影、抗锯齿、可视距离【高】
注:鉴于显卡档次,没采用三极致设置,三高选项对于GTX1650 4GB来说也算合情合理。
出生点:107fps,GPU:63°C、CPU:72°C
电单车:93fps,GPU:66°C、CPU:77°C
吉普车:95fps,GPU:67°C、CPU:75°C
燃烧瓶:99fps,GPU:65°C、CPU:64°C
8倍镜:100fps,GPU:65°C、CPU:63°C
红点:93fps,GPU:65°C、CPU:62°C
腰射:88fps,GPU:65°C、CPU:62°C
测试中,GPU时钟频率最低1620MHz、最高1785MHz,绝大多数时间运行在1680MHz左右,在这一档画面设置下,显存占用不超过3.4GB,比较合适。如果采用三极致特效的话,显存或许会稍有压力。CPU在爬到78°C之后激活风扇提速策略,所以后面几个场景时,CPU温度已经被压到60多度了,相对比较舒爽(CPU风扇转速由35%~54%~50%波动,最终维持在半速运转,CPU温度65°C左右,不会触及温度墙、不会降频)。
PUBG游戏测试中各参数峰值参考
用最新版AIDA64看一下这颗i5-10400的时钟频率规划(PL1/PL2)
默认65W的TDP,在本机环境下可以提供48秒的70W PL1(满血时间),还给了2.44毫秒的134W PL2切换时间。时钟频率方面,6核心全核睿频可达4GHz、双核峰值4.2GHz、3~4核峰值4.1GHz。说归说,实际用起来,在笔记本上能跑出怎样的频率表现呢?
AIDA64单拷FPU检测频率、功率、温度墙维持时间
注意,本测试具备或然性,会受环境温度、功率及操作系统影响,下列测试仅供参考,如有出入以各自实测为准:
单拷FPU启动之后,全核接近4GHz的处理器温度,一路飙到最高93度,随后风扇全速运转,将温度控制在86°C左右,时钟频率稳定在3990MHz上下。此时的全核功率会达到76~77W,已经超出PL2的默认范围,不过系统依然正常运转,直到... ...(下图):
单拷FPU全核4GHz运行到3分30秒时,时钟频率降至2.9GHz(默认基础频率)
3分30秒(210秒)降频到2.9GHz后的功率只有35W左右,温度降至67~69°C,风扇转速也温柔不少,此时的性能会有所降低,但也比很多移动版CPU强不少。不过,降频也不是永久性的(下图):
单拷FPU继续到5分20秒左右,风扇继续全速运转,CPU主频拉满全核3.99GHz
换句话说,在2.9GHz基础低频运行了1分50秒(110秒)后,这颗i5-10400完成“技能冷却”,再次冲击高主频。此时的温度约83~86°C、功率约77W,风扇转速依旧感人/(ㄒoㄒ)/~~
此轮全速睿频维持的时间比上次长一些,全核4GHz运行到9分20秒时再度降频
这一轮全核4GHz的睿频加速时长,维持了整整4分钟,和不少同CPU本友测得的“5分钟全核4GHz不掉速”较为接近。相信在更强散热系统、主板供电、BIOS编译水平之下,一些高性能游戏本可以让这颗i5-10400处理器,获得几乎等同于桌面系统下相同的性能输出。
FPU测试期间温度曲线图
TX6-CU5DA的散热系统一览,左侧GPU、右侧为CPU
CPU可更换为65W的i7-10700(8核16线程)
上面这条热管的谜之走位,笔者有点看不懂... ...谁给它排热?
GPU的这两根热管也是,回头换硅脂的时候再拆开研究研究一下导热途径吧
附注:TX6-CU5DA可升级部分简要介绍
写完上面内容之后,发现手机里还有前几天刚到货时,用手机拍的几张拆机照片,别浪费,一并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背面几颗螺丝拆掉后,掰开D壳即可升级、维护系统
2.5英寸SATA硬盘位,可以放HDD或者SSD仓库盘
和M.2接口一样,原厂貌似没有给固定螺丝,不过硬盘周遭全是泡沫缓冲垫,硬盘直接塞进去非常密实
除了上图硬盘左边的螺丝固定之外,D壳内侧还有两个泡沫海绵垫给2.5寸硬盘缓冲
原厂的英睿达(镁光)8GB DDR4-2666单条内存
买上同频率的内存直接插上即可,10代i5应该也不支持高频条,除非破解Clevo的解锁版BIOS,不然内存也不能超
这个是原配的512GB SATA3.0固态硬盘
注意:左边插槽支持PCIE(NVMe)固态、SATA固态以及Intel傲腾加速盘,右侧只支持PCIE(NVMe)固态
原配硬盘是易捷的S300L,中低端产品
2019年47周(12月底)出厂的固态
不晓得是啥NAND颗粒,主控是常见的慧荣SM2263XT
渣渣9462无线网卡,回头家里换Wifi6路由器之后再给它换个AX200吧
总结
A面是没有Hasee或者战神logo的,可玩度比较高,贴纸、金属贴片啥的随意了
对于一台入门级游戏本来说,升级到GDDR6显存的GTX1650 4GB显卡,可以在1080p分辨率提供“基本够用”的3D性能,需要多少帧数取决于你愿意舍弃多少特效表现。对于腾讯全家桶来说,这块入门级图灵显卡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这台本子的GTX1650,和台式机新版GTX1650 GDDR6规格几乎完全一致
十代i5-10400的性能表现基本符合我的预期,绝大多数(非AVX、非FPU拷机)情况下,你可能很难看到它在80°C以上运行,而且它日常99%的时间(不管是游戏还是办公)都是全核4GHz跑着,使用体验和普通台式机i5几乎没啥区别,你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颗i7-8700来使用:
屏幕色彩表现很满意(运气不错,没点没线的奇美CMN1603完美屏),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乏144Hz高刷新率的支持,在游戏中要忍受60Hz(fps)的封锁╮(╯▽╰)╭ 不过就这显卡配置,60就60吧~开了垂直同步锁帧之后还能省电降温(阿Q再现( •̀ ω •́ )y)
色彩、可视角度够了,就差个144Hz了~ 不过日后也不是不能换,有需求了在折腾吧。
至于性价比嘛,我是¥4363包顺丰,送了一套国产廉价键盘、鼠标、鼠标垫买的,拆开来算:
i5-10400处理器:按散装1190算吧;
英睿达8GB DDR4-2666内存:按160算吧;
易捷512GB M.2固态盘:按299算吧;
GTX1650 4GB GDDR6显卡:按950算吧;
配套的LGA1200的主板:按600算吧;
16寸1080p显示器:这个按300算吧;
原装150W电源+内置电池:按300算吧;
散热系统:按180算吧;
机身、键盘、触控板、Wifi蓝牙和各总成模块:按300算吧;
合计:¥4279
本文转载自https://post.smzdm.com/p/a078nn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