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硬件教程 > 笔记本 >

机械革命X8Ti-Plus值得买吗?机械革命深海泰坦X8Ti Plus全面图解评测+拆机

脚本之家

  X8Ti Plus对比传统17.3英寸游戏本:

↑上:X8Ti Plus、下:传统17.3吋游戏本
↑上:X8Ti Plus、下:传统17.3吋游戏本

↑左:传统17.3吋游戏本、右:X8Ti Plus
↑左:传统17.3吋游戏本、右:X8Ti Plus

  拿X8Ti Plus对比传统的17.3英寸的游戏本就更明显,机身小了一圈,屏幕却不小。

  我想,在当你拥有X8Ti Plus并且把它的屏幕点亮以后,你会和我有一样的感想:

1

  怎么样,最近买了其它游戏本的小伙伴会不会有些后悔?没关系,我告诉你其实X8Ti Plus的屏幕还是144Hz超高刷新率的,体验也非常爽。

1

  144Hz电竞屏真的有让我爽到

  窄边框已经够得劲的了,竟然还弄个144Hz的屏幕,这是要爽死个人吗?

屏幕可支持144Hz刷新率
屏幕可支持144Hz刷新率

  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144Hz高刷新率屏幕是什么概念,我简单说一下:

  1. 屏幕上显示的画面都是由一张一张连贯起来的“图片”组成的,每一张“图片”都被称为一帧

  2. 每秒帧数越多,画面就越流畅(25帧的电影看上去比60帧的电影要“卡顿”)

  3. 每秒游戏帧数=显卡每秒可输出给屏幕的画面张数

  4. 屏幕刷新率=屏幕每秒最多可实际反映给我们肉眼的画面张数

  5. 当游戏帧数<屏幕刷新率时,画面卡顿、不流畅

  6. 当游戏帧数>屏幕刷新率时,受屏幕制约,会形成无效帧,实际我们肉眼看到的帧数还是最多60帧每秒,同时还有可能会产生撕裂

  而现在有“垂直同步”技术,大多都是让你显卡每秒输出的画面张数去同步你的屏幕刷新率,也就是“游戏帧数=屏幕刷新率”,这也是最理想的配置。但这时有一个问题来了,就是当我们使用60Hz显示器并开启“垂直同步”以后,虽然没有画面撕裂了,但因为每秒60Hz的帧数对于操作激烈的游戏而言还是有些不够,我们看着虽然流畅,但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有很大的操作延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尤为明显,有一种鼠标不跟手的感觉)。

  所以这时144Hz电竞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1.画面流畅度比普通屏幕提升2倍有余(前提:游戏帧数接近或超过每秒144帧)

  2.可以放心开启“垂直同步”,画面无撕裂,操作手感也如丝般顺滑

  我们来通过一段视频实际对比一下:

  为了更直观地让大家看到两者区别,我们用高速摄影捕捉了60Hz屏幕和144Hz屏幕的动态画面,从视频中大家应该能看出,无论是一般操作还是玩游戏,144Hz屏幕看上去确实比60Hz屏幕流畅很多,而且当刷新率高了以后,我肉眼去看这屏幕也感觉舒服多了。

  双风扇五铜管散热给力,高画质吃鸡能稳定在70帧以上

  能不能流畅“吃鸡”要看从两方面来看:首先要看硬件(显卡、CPU、内存等)的配置够不够强,其次还得看电脑的散热行不行。这散热要是不行,再好的硬件配置都会被浪费掉(过热会有降频保护,性能受到影响)。

产品配置

机械革命 深海泰坦X8Ti-Plus游戏本

处理器

Intel Core i7-8750H 主频2.2GHz 睿频4.1GHz

内存

8GB DDR4 2400MHz

显卡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GDDR5

显示屏

17.3英寸 IPS 1920×1080 144Hz

硬盘

128GB M.2 SSD+1T HDD机械硬盘

电池

4100mAh

重量

整机重量:2.5kg

预装系统

Windows 10 64位

性能测试

默认设置(分值越高性能越强)

Cinebench R15

多核:1239cb 单核:175cb

3DMark

10374(FireStrike)

CDM

2987MB/s(读取)

鲁大师

297030

游戏测试

中高画质 1920*1080分辨率 (分值越高越流畅)

“吃鸡”

高画质70FPS(平均)

守望先锋

高画质100FPS(平均)

刺客信条:起源

高画质60帧(平均)

魔兽世界       高画质80帧(平均)

  硬件方面,我们手中这台X8Ti Plus是旗舰版本,它搭载了第八代酷睿i7-8750H处理器、GTX 1060 6G显卡、8G DDR4内存,128G SSD+1T机械硬盘。这些硬件算是主流高配了,如果要是散热不错的话,那么这台电脑应该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各类3D游戏。

X8Ti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散热。

  我先说一下,笔记本的散热循环通常是这样的:先由压住CPU/GPU的铜片将热量传导至热管,然后由热管将热量传给散热鳍片,最后由风扇将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吹散出去,最终起到给CPU/GPU降温的效果。所以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中,对散热性能影响最大的就是散热鳍片、风扇和热管和出风口了。

  很多笔记本为了节省成本或由于内部空间过小,就会这些零件进行“阉割”。

  市面上便宜一些的游戏本内部大多是这样设计的:

1

↑某便宜的游戏本的散热配置:2风扇、2散热鳍片、2铜管、2出风口

  实话和大家说,上图这款游戏本的价格不怎么贵,散热配置上确实很“简陋”,虽然配备了双风扇,但铜管数量却有点少(GPU和CPU都只采用了1根热管),因此很难保证这样的游戏本能够长时间保持“满血运行”。

  稍微好一点的游戏本内部是这样设计的:

1

↑某稍贵一点的游戏本的散热配置:2风扇、2散热鳍片、5铜管、2出风口

  这台笔记本就稍微贵一点,散热布局也更加精密,一共五热管,但我们可以看到,CPU只有一根热管进行覆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