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评测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手机学院 > 手机评测 >

小米14Ultra配置如何? 小米14 Ultra详细评测

脚本之家

众所周知,小米旗下数字系列的“Ultra”版旗舰机型,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小米十周年发布会上公布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10 Ultra)。

到了2022年,随着小米方面官宣与徕卡的深度合作,小米12S Ultra就正式确立了数字系列“Ultra”版机型作为专业向影像旗舰的产品定位。

但从基本常识来说,任何一款消费级产品如果越是在功能上做得“专业”、“深入”,越是容易彰显厂商的技术实力、获得专业用户的信赖,同时往往也就意味着对于“非专业”的大量普通用户来说,这样的产品就有可能越是难以上手。

正因如此,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小米面前。从产品卖点的角度来说,就要将新的数字系列“Ultra”版机型设计得更极致、影像表现更专业,甚至可以说必须达到行业登峰造极的水准。但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产品还必须依然用起来容易上手、兼顾日常的便利度,不能因为更加极致的影像设计,造成使用方式上的复杂化。

那么小米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又是怎样实现影像旗舰“更上一层楼”的呢?这一切的答案,就在刚刚亮相的小米14 Ultra上。

价格信息:

外观:乍看一如既往,实则细节多有改变

在官方公布的小米14 Ultra的外观信息中有这么一句话,“Ultra系列的设计过程与其他手机截然不同,是一款由内而外设计的手机”。

简单来说,这其实就是想要表达,小米14 Ultra是先确定了内部的功能配置(主要是影像),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外观。

因此在第一眼看到小米14 Ultra时,许多朋友大概率都会觉得,它看起来与前代的小米13 Ultra极其相似。毕竟它们都拥有巨大的居中后置四摄模组,都采用了宽阔的金属边框搭配素皮背壳,还都提供了额外的“专业摄影手柄”附件。

但将这两代超大杯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小米14 Ultra实际上在外观细节方面有着不少的变化。更进一步来说,这些变化基本上都非常有针对性。

比如说,相比小米13 Ultra的双曲面屏,小米14 Ultra采用了一块类似小米14 Pro的2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6.7英寸“全等深四曲屏”。它结合了曲面屏的视觉窄边框,并与直屏的不易误触优势于一身,同时在小米龙晶玻璃的保护下,也比一般的旗舰曲面屏要更耐冲击和跌落。

根据小米方面的说法,这块屏幕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具备“参考级”的色彩准确性,并支持杜比视界视频以及静态照片的超动态显示。而且它出厂就默认开启的是原色模式,并不需要用户再到设置里进行任何后期调整,就能获得准确的色彩观感。

其次,小米14 Ultra延续了小米13 Ultra的“Unibody一体中框”设计,但在中框的形状上进行了很大的调整。

可以看到,小米14 Ultra的中框依然是一直延续到后盖部分,而且有很明显的“包裹”结构。

以往,其他机型的中框往往是由多种材料拼接而成,因此结构强度上天生就存在弱点。相比之下,小米14 Ultra此次采用的“龙铠架构”则首发了由高强度“6M42”铝合金一体削切而成的中框,外部框架与内部基板是一整块连续的金属,因此避免了拼接结构上的应力弱点,也使得其中框刚度达到了小米14 Pro的两倍。

如果还记得小米13 Ultra上那个特殊的、位于后摄部位的凸起结构,就会发现小米14 Ultra取消了这一设计。

是的,小米14 Ultra的中框不再有特殊的凸起,这使得它的机身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握起来都会显得薄了许多。但实际上如果将这两台手机放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小米14 Ultra其实是用更多层、更复杂的后摄饰圈,解决了视觉上的厚度问题。

说到这个后摄饰圈,它除了延续自小米12S Ultra开始的“金圈”元素外,还加入了大面积的巴黎钉纹处理。有意思的是,巴黎钉纹元素此前同样也出现在了小米14和小米14 Pro的后摄周边,以及小米手表S1 Pro的表冠上。所以这似乎意味着小米如今在他们的旗舰产品线上,也开始重视起细节造型语言的一致性和传承了。

外观:专业摄影套装,新款更好用

看完了机身本体的外观部分,我们接下来来看看小米14 Ultra这次的“专业摄影套装”。

与前代一样,小米14 Ultra的专业摄影套装同样是由四个部件组成,也就是机身保护壳、拍照手柄、手绳,以及可拆卸的镜头饰圈。

但是在具体的设计和功能实现上,这一代的专业摄影套装至少具备三个比较重大的改变。

首先,是拍照手柄与机身的连接方式。小米14 Ultra的拍照手柄不再通过蓝牙和手机连接,而是改为了通过USB接口连接。

这就带来了两个好处,其一是它的快门、变焦,不再有前代那样的明显延迟。第二就是在安装了拍照手柄后,现在就可以直接用手柄上的USB接口来给手机充电了。

甚至,小米方面这次还直接在拍照手柄内部安置了1500mAh的电池,并且使得其可以作为“充电宝”来使用,为小米14 Ultra增加额外的续航时间。

其次,在拍照手柄的按键方面,相比于前代只有快门和变焦拨杆的设计,小米14 Ultra的拍照手柄增加了独立的录影按键,并且还增设了一枚可自定义的拨轮。在默认情况下,它会被作为曝光补偿的快捷调整键。

而且小米14 Ultra这次默认的变焦拨杆逻辑,也变得更“专业化”了。在默认设置下,拨动一次拨杆不再会直接导致镜头切换,而是改为了以1mm为单位进行等效焦距的步进变焦。这就使得它的整个操作逻辑都变得更接近真正的相机,而不是 “拍照手机”了。

最后,小米14 Ultra的专业摄影套装还改变了镜头饰圈的固定方式。它使用了一颗非常类似单反相机上“镜头释放键”来进行饰圈位置的锁止,而不再是单纯靠摩擦力+卡口进行固定。

老实说,这个设计从原理上来说非常简单,但它所带来的仪式感非常强。而且因为有了固定位置的锁止机构,使得小米14 Ultra的镜头饰圈现在每次安装时,上面的装饰文字都一定会“对正”位置。在美观度的细节上,相比前代也有着明显的提升。

硬件:重视续航的旗舰平台,通讯功能大进化

说完了外观的改变,接下来就进入小米14 Ultra的内在部分。最开始,当然还是按惯例的算力配置和性能测试环节。

作为一款2024年年初发布的的旗舰产品,小米14 Ultra毫不意外地配备了第三代骁龙8平台,搭配8533MHz的LPDDR5X内存,以及UFS4.0闪存组成的旗舰性能组合。

与此同时,小米14 Ultra也成为了有史以来散热设计最豪华的数字系列“超大杯”。在它的内部,使用了一片4000平方毫米的“双路环形冷泵”均热板。而且它不仅仅是起到给SoC散热的作用,还会同时照顾到几颗超大底后摄,降低摄像头模组在长时间拍摄过程中的积热。由于CMOS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电容元件,因此降低温度、避免过热可以降低电子逃逸的概率,所以理论上对于画质(信噪比)也会有着一定的帮助。

在这样的硬件加持下,小米14 Ultra的理论性能跑分成绩毫无疑问达到了旗舰机该有的水准。

但要说它的跑分成绩特别“极致”,那倒也不至于,毕竟作为一款更偏影像向的顶级旗舰机型,它很自然地还是会将性能调度往省电、降温的方向倾斜。所以小米14 Ultra注定不会、也不应该成为一款“性能旗舰”。让用户用得流畅、舒适,才是它性能调校该有的表现。

《崩坏·星穹铁道》 平均帧率57.9 平均功耗4745.4mW

《原神》 平均帧率59.5 平均功耗3249.6mW

《逆水寒》 平均帧率58.1 平均功耗5436.0mW

同时,我们还对小米14 Ultra进行了一些主流高负载游戏的帧率和功耗测试。不出所料,小米14 Ultra的游戏调度依旧主打的是“低功耗”。即便是在开启了高性能模式的前提下,它的游戏实测功耗还是比绝大多数的性能向旗舰低得多。但得益于第三代骁龙8本身的超高规格,它依然可以很容易就维持几乎所有这类游戏接近满帧的流畅度。

除了第三代骁龙8之外,小米14 Ultra这次也配备了更多的自研芯片。其中包括由小米澎湃P2充电芯片+澎湃G1电源管理芯片驱动的单电芯9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方案,与之搭配的则是小米目前最先进的5300mAh单电芯“金沙江”电池。据悉,其体积比小米13 Ultra的电池小了9%,但通过采用高达6%硅含量的碳硅负极设计,使得能量密度达到了779Wh/L,达到目前的行业第一,而且还实现了1600次循环后、依然保有80%以上容量的长寿命特性。

甚至小米14 Ultra针对极低电量的使用情况,现在还加入了“极限续航模式”。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它可以在电量仅剩1%的情况下,让手机实现待机60分钟、通话15分钟,或是扫码10次/亮码50次。

这还没完,小米14 Ultra这次也加入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天通卫星通讯功能。而且为此首发了两颗“澎湃T1”通信芯片,其中一颗用于优化日常5G网络和WiFi网络的频段选择,增加信号强度、降低延迟,另一颗则专门服务于卫星天线的工作状态管理,增强卫星通讯模式下的寻星速度和连接稳定度。

与此同时,澎湃OS的网络底层现在也加入了更多的AI预测能力,会“记住”用户日常路径上的基站信号强度,并根据场景自动切换不同的天线组,或者提前进行内容的预加载。很显然,小米也开始重视底层的通信技术自研了,而小米14 Ultra作为这种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产品定位上来说也算得上是恰如其分。

影像设计:大光圈徕卡四摄,副摄能顶半边天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要进入小米14 Ultra最为重要的影像部分了。

首先从基本的传感器配置来说,小米14 Ultra此次的四颗后摄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前代产品的设计思路,也就是将广角主摄方案从IMX989升级到了制程更新、功耗更低,同时因此可以始终开启ISO融合算法、以获取高动态范围的LYT-900。除此之外,其超广角、人像长焦和超长焦镜头,配备的则依然是IMX858这款CMOS。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里会觉得,IMX858的底(1/2.51英寸)并不算大,它有什么好的?实际上,与如今常见的其他一些副摄方案(如OV64B、IMX766)相比,IMX858不仅有副摄CMOS里不多见的全像素对焦结构,而且它还原生支持12bit高动态范围,同时更具备独特的“多摄协同”功能。

体现在小米14 Ultra的影像设计上,也就是说当切换到副摄(IMX858)时,LYT-900这颗1英寸的超大底主摄并不会被完全关闭,它实际上依然运行在一个较低速度的“连拍”模式下,并且可为副摄提供辅助的测光和白平衡数据。

如此一来,一个非常直接的好处,就是在日常的连续变焦拍摄中,小米14 Ultra可以很容易地保持多枚摄像头之间的色彩一致性。这或许也就是它的专业摄影手柄“敢于”将默认的变焦模式设计为1mm步进、而非直接切换摄像头的原因,因为在这种变焦模式下,如果多枚摄像头之间的色彩存在差异,那么就会非常容易被察觉到。

其次,IMX858在本身硬件规格够高、且功能特殊的基础上,由于它本身的体积并不大,所以对于如今的旗舰机型来说,它还会带来一个十分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更轻松地实现大光圈和高素质的光学设计。

在小米14 Ultra上,它的超广角和人像长焦镜头这次光圈都高达f1.8,即便是5倍潜望、光圈也有f2.5,而1英寸的广角主摄,更是实现了惊人的f1.63-f4.0无极可变光圈设计。再加上全镜头的ALD多层镀膜、IR旋涂滤光,以及原生低畸变设计,最终成就了它的徕卡光学Summilux系统。

而且因为所有的IMX858这次都具备高素质、大光圈镜头,还带来了几个意料之外的好处。

其一,是小米14 Ultra的75mm人像长焦,自带了10cm的微距对焦能力。这就使得它不需要依靠超广角裁切,就可以直接用长焦来完成“望远+微距”的拍摄。

而且为了照顾到部分用户不喜欢f1.8超大光圈所带来的浅景深观感问题,小米还专为这颗75mm镜头适配了一键“景深融合”拍照功能。只要在拍摄长焦微距时开启此,无需后期处理就能一键拍出以往需要手动选择多个对焦点,连拍后再手动合成才能获得、前景后景都清晰的“景深扩展”效果。

其次,就是在使用小米14 Ultra进行日常变焦、人像,或微距拍摄时候会很容易就发现,它完全不会出现那种选好了对焦点后,取景器里的画面突然“跳动”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其实这种常见于许多机型(尤其是中高端影像手机)的“画面跳动”,本质就是手机自动切换摄像头导致的取景角度突变。它的背后反映出的正是部分手机因为副摄素质不佳,所以往往不得不用“主摄+算法”进行自动替代的拍照逻辑。很显然,这不仅会干扰用户的正常取景、构图,而且往往也容易造成显著的算法畸变,以及比较严重的裁切放大所导致的噪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14 Ultra很可能是我们迄今为止测试过的所有影像旗舰中,首款彻底终结“主摄回落”、“摄像头擅自切换”问题的的机型。很显然,在这一成就背后,明智的、并不为了噱头而盲目堆“大底”的CMOS和镜头组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算法解析:生成式AI构筑新底层,自研计算平台的胜利

除了合理的CMOS组合和顶尖的大光圈徕卡光学设计之外,小米14 Ultra在影像算法方面,这次也有一些格外值得一提的亮点。

得益于如今的澎湃OS,“计算摄影”体系所能调用的硬件不再只有过去的ISP和NPU,而是将CPU、GPU、DSP等模块的算力,全部接入了澎湃OS的AI子系统。

由此一来,小米的计算摄影平台也就得到了又一次进化,不再是过去的“小米影像大脑”,而是成为了新的“xiaomi AISP”。

那么这个新的计算摄影平台,又为小米14 Ultra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它给小米14 Ultra带来了惊人快速的影像处理能力。这就意味着,它现在在日常连按快门拍摄的时候,不会出现“前一张有算法、后一张算法消失”的情况,可以轻松保持快速拍摄时的白平衡一致性。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在夜间的低光环境下,小米14 Ultra哪怕是使用非主摄来拍摄,也不需要让用户等待“转圈圈”。按下快门后,几乎是立刻就能看到拍好的夜景照片。

甚至同样是在夜间环境下,你可以毫无顾忌地“按死”小米14 Ultra的快门,让它激活自动连拍模式,在夜间也能拍出惊艳的定格照片。

其次,在基本的多帧合成方式上,小米14 Ultra也实现了基于亮度域、最高可达21bit的RAW域数据对齐处理。这会带来两个好处,一是超高动态、且符合最新行业标准的HDR照片,其二则是它可以正确表现出符合自然规律的光影氛围,而不会出现传统多帧融合算法“算错光线”所导致的亮度失准问题。

除此之外,得益于更快的处理流程,小米14 Ultra此次还首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拍照新算法。当我们将它的长焦“放大”到一定程度后,小米14 Ultra就会启用生成式AI算法去增强画面里的细节。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它使得小米14 Ultra的超长焦观感解析力远远超出了前代机型。说实在的,在如今智能手机的各种“生成式AI”用例里,小米14 Ultra的这种用法可能是最合理、也最不需要用户去额外学习的一种方案。

最后,小米14 Ultra也将AI大模型用在了人像摄影的计算流程中。它可以自动识别哪里是主体、哪里是背景,再对人像主体进行虚拟打光增强,同时在背景里加入仿真物理镜头的散景和光路特征。

有意思的是,小米14 Ultra这次甚至还新增了一种名为“大师人像”的画质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它的人像发色、光线表现力会更强,更迎合普通用户对于“好看”的需求。与此同时,经典的追求人文风格和真实感的“徕卡人像”自然也得到了保留,以满足那些专业摄影师的喜好。

总结:体验稳定提升,背后的意义则更加重大

在此前评测小米14 Pro时,我们曾经评价它有大量跨越式的升级,重新定义了小米数字系列“大杯”的水准。

然而相比之下,小米14 Ultra这次无论在外观、还是硬件配置上的变化,反而就没有那么“剧烈”了。从外观上来说,四等边微曲屏和取消机背的隆起,都算是在大家意料之中的合理调整,也迎合了最新的消费者审美趋势。而在内部配置上,第三代骁龙8、卫星通讯,以及新的主摄CMOS,同样也是2024年顶级旗舰的“应有之意”。

不过在我们看来,小米14 Ultra真正的意义还是在于它很好地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究极影像旗舰到底该不该兼顾一般消费者的使用便利度。小米选择了兼顾,并且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在不增加操作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拍照的画质与可玩性。

另一个,就是小米14 Ultra实质上成为了生成式AI在智能手机落地以来,对其真正使用最透彻、也最具实用价值的机型。它的生成式AI不需要用户去提问、去学习各种交互逻辑,而是被用在了各个场景下的拍照算法里,并且是自动触发、自动处理。而且从最终的效果来看,确实也带来了十分显著的画质提升。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小米14 Ultra的设计表明,小米目前在“旗舰影像”的研发思路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可持续改进的技术体系,他们不再需要去“跟风”,而是可以自己成为行业产品设计思路的引领者。另一方面,通过对小米14 Ultra的使用我们也能看出,小米正在快速完善澎湃OS,并为其增添更多独特的、传统安卓系统所不能实现的底层技术特性。

很显然,小米正在快速建立起他们更多的技术及体验“护城河”。而小米14 Ultra,便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