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脚本专栏 > python > PyTorch cdist和sum函数使用

PyTorch中cdist和sum函数使用示例详解

作者:点云SLAM

torch.cdist是PyTorch中用于计算**两个张量之间的成对距离(pairwise distance)**的函数,常用于点云处理、图神经网络、相似性度量等场景,本文给大家介绍PyTorch中cdist和sum函数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torch.cdist 是 PyTorch 中用于计算**两个张量之间的成对距离(pairwise distance)**的函数,常用于点云处理、图神经网络、相似性度量等场景。

基本语法

torch.cdist(x1, x2, p=2.0)

参数说明:

参数说明
x1一个形状为 [B, M, D] 或 [M, D] 的张量,表示一组点。
x2一个形状为 [B, N, D] 或 [N, D] 的张量,表示另一组点。
p距离范数,默认 p=2.0 表示欧几里得距离(L2 范数),也可以设为 1.0(曼哈顿距离),或其他值。

输出

输出是一个张量,形状为:

示例

1. 简单的 2D 欧几里得距离

import torch
x1 = torch.tensor([[0.0, 0.0], [1.0, 0.0]])  # 2个点
x2 = torch.tensor([[0.0, 1.0], [1.0, 1.0]])  # 2个点
dist = torch.cdist(x1, x2, p=2)
print(dist)

输出为:

tensor([[1.0000, 1.4142],
        [1.4142, 1.0000]])

即:

2. 批量形式(3D Tensor)

x1 = torch.rand(2, 5, 3)  # batch=2, 每组5个3D点
x2 = torch.rand(2, 4, 3)  # batch=2, 每组4个3D点
out = torch.cdist(x1, x2)  # 输出形状为 [2, 5, 4]

3. 使用不同范数

torch.cdist(x1, x2, p=1)   # 曼哈顿距离
torch.cdist(x1, x2, p=2)   # 欧几里得距离(默认)
torch.cdist(x1, x2, p=inf) # 最大维度差

注意事项

应用场景举例

torch.sum 是 PyTorch 中用于对张量元素进行求和的函数,功能类似于 NumPy 中的 np.sum,但可以更灵活地选择维度进行操作。

基本用法

torch.sum(input, dim=None, keepdim=False)

参数说明:

示例讲解

示例 1:对所有元素求和

x = torch.tensor([[1, 2], [3, 4]])
torch.sum(x)
# 输出:tensor(10)

示例 2:指定维度求和

x = torch.tensor([[1, 2], [3, 4]])
torch.sum(x, dim=0)  # 按列求和:1+3, 2+4
# 输出:tensor([4, 6])
torch.sum(x, dim=1)  # 按行求和:1+2, 3+4
# 输出:tensor([3, 7])

示例 3:保留维度

x = torch.tensor([[1, 2], [3, 4]])
torch.sum(x, dim=1, keepdim=True)
# 输出:tensor([[3], [7]])

到此这篇关于PyTorch中cdist和sum函数使用示例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orch cdist和sum函数使用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