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不支持i++运算原理实例解析
作者:小寒聊python
引言
在 C/C++/Java 等语言中,整型变量的自增或自减操作是标准的。它们可以分为前缀操作(++i和--i)和后缀操作(i++和i--),它们有细微的区别和不同的用途。
那么为什么在 python 中不支持 i++ 等操作呢。
Python 中的整数是不可变类型
当我们定义 i = 1000 时,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处理。
像 C 这样的语言(写为 int i = 1000)会分配一块内存并将其 “绑定” 到变量 i,同时写入可变值 1000。这里,i 的地址和类型是固定的,而值是可变的(在一定范围内)。
Python(写成 i = 1000)也会分配一块内存,但它会被 “绑定” 到数字 1000 上。这个 1000 的地址和类型是固定的(不可变的),而 i 只是一个附在上面的名字标签,1000 没有固定地址和类型。
所以当我们增加 i (i = i + 1) 时,它们的处理是不同的:
在像 C 这样的语言中,它首先找到存储在 i 地址处的值,然后将其加 1。操作完成后,新值替换旧值。
在Python中,该过程包括将 i 指向的数字加1,然后将结果绑定到新分配的内存块,然后将名称标签 i 附加到这个新数字。新旧数字可以共存;它们不会互相替代。
有了上面的理解,我们再来看看i++,不难发现:
在C语言中,i++可以表示 i 的数值属性的增加。它不会分配新的内存空间或创建新的一等公民。
在像 Python 这样的语言中,如果 i++ 是对其 name 属性的操作,那么它将毫无意义(你不能只是按字母顺序将 i 更改为 j )。如果理解为对数字实体的操作,那么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它会创建一个新的一等公民 1001,因此需要为其分配内存地址。此时如果占用1000 的地址,就涉及到旧对象的回收,所有已经存在的与1000的引用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分配新的内存空间才能给出1001。
如果 python 支持 i++,它的运算过程会比 C 的 i++ 更复杂,其含义将不再是 “将数字增加1”(增量),而是“创建一个新数字”(加法)。在这种情况下,“增量运算符” 就不再名副其实了。
Python 理论上可以实现 i++ 的操作,但是接下来它必须重新定义“自增运算符”,这可能会给有其他语言经验的人造成误解。大家最好直接写成 i+=1 或者 i=i+1。
Python 有可迭代对象
在 C/C++ 等语言中设计 i++ 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使用 for循环。
for(int i = 0; i < 100; i++){ // 执行 xxx }
该程序涉及数字的自增过程,其中数字的加法与程序体的执行相关联。
python 没有这种结构语法。相反,它提供了一种更优雅的方式:
for i in range(100): # 执行 xxx my_list = ["Hello", "I'm boleo", "Please follow me!"] for info in my_list: print(info)
这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它关注的是在数值范围内迭代,不需要也不关心手动添加数字。
Python 的可迭代对象/迭代器/生成器提供了非常好的迭代/遍历用法,可以完全替代 i++。
例如,在上面的示例中,它实现了列表内值的遍历。Python 还可以使用 enumerate() 同时遍历索引和特定值。
my_list = ["Hello", "I'm boleo", "Please follow me!"] for i, info in enumerate(my_list): print(i, info)
比如对于字典的遍历,python 提供了 keys()、values()、items() 等方法,非常有用。
my_dict = {'a': '1', 'b': '2', 'c': '3'} for key in my_dict.keys(): print(key) for key, value in my_dict.items(): print(key, value)
总之,Python 不支持增量运算符,因为它的整数是不可变的一等公民。支持增量运算 (++) 会带来歧义。此外,它还有更合适的实现,例如可迭代对象,为遍历操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以上就是python不支持i++运算原理实例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python不支持 i++运算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