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脚本专栏 > python > Python函数和推导式

关于Python中几个有趣的函数和推导式解析

作者:Python 学习者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Python中几个有趣的函数和推导式解析,推导式comprehensions,又称解析式,是Python的一种独有特性,推导式是可以从一个数据序列构建另一个新的数据序列的结构体,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range()函数

1、range()通常用来做循环。

2、range()生成器的特性。

例子:假如range()中使用的数值特别大,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python解释器还能正常工作吗?

如果是事先生成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个数,然后依次遍历生成,那么内存肯定溢出。而实际上如此巨大的数值依然不会使程序卡死。

代码

for i in range(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print(i)
    if i > 10:
        break

输出结果: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因为range()函数会使用类似于生成器的特性,每次循环会记住上次使用时生成的结果值,然后从断点处继续生成,这样就避免了空间浪费。

二、递归的雷区

在计算机中,递归都是通过“栈”(stack)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的,每当递归加深一层,栈顶就增加一层,每当递归减少一层,栈顶就减少一层。

在python当递归深度达到1000层时,会导致栈溢出。

三、匿名函数lambda

1、匿名函数实例: lambda x : x+1。:前面表示传入的参数,后面表示需要执行的代码。无需写返回值。

2、匿名函数也是函数,有自己的命名空间。

四、推导式

1、列表推导式

即用简短的语法来生成一个列表,通常用[]表示。

常规版:

print([x for x in range(10)])

#输出
[0, 1, 2, 3, 4, 5, 6, 7, 8, 9]

增加过滤条件:

print([x for x in range(10) if x >5])

#输出
[6, 7, 8, 9]

还可以增加多个变量和条件进行筛选。

2、字典推导式

即用简短的语法来生成一个字典,通常用{}表示。

print({x:x+2 for x in range(10)})

#输出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8, 7: 9, 8: 10, 9: 11}

注意:必须药用:来表示key-value

3、集合推导式

与字典推导式类似,但是要去掉‘ :’

print({x+2 for x in range(10)})

#输出
{2, 3, 4, 5, 6, 7, 8, 9, 10, 11}

注意:没有元组推导式!没有元组推导式!因为()标识符被用作生成器的标识符号了。

所以想要创建元组推导式,可以用显式函数tuple()来表示。

print(tuple(x for x in range(5)))

#输出
(0, 1, 2, 3, 4) 

到此这篇关于关于Python中几个有趣的函数和推导式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函数和推导式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