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进行数据预处理的4个重要步骤
作者:程序员学长
如果有正确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该模型更有可能与数据未得到很好预处理的模型相比,产生更好的结果。
数据预处理主要有4个重要步骤。
- 拆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 处理缺失值
- 处理分类特征
- 进行标准化处理
拆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训练集和测试集拆分是机器学习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这非常重要,因为你的模型需要在部署之前进行评估。
训练集和测试集拆分背后的主要思想是将原始数据集转换为两部分
- 训练集
- 测试集
其中训练集由训练数据和训练标签组成,测试集由测试数据和测试标签组成。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scikit-learn 的 一个内置函数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 = 0.2)
在这里,我们在 train_test_split 中传入了 X 和 y 作为参数 ,它将 X 和 y 进行拆分,其中训练集占 80%,测试集占 20% 。
处理缺失值
你可能听说过一个著名的机器学习短语,它是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如果你的数据集充满了缺失值,那么你的模型效果也不好。
因此,处理此类缺失值很重要。
让我们用一个虚拟数据集来看看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查看一下数据集中的缺失值。
df.isna().sum()
我们可以看到数据集中有缺失值。
填充缺失值的一种方法是用该列的平均值填充。
例如,我们可以用该列所有学生的平均值来填充 Final 列的缺失值。
为此,我们可以使用 sklearn.impute 中的 SimpleImputer 。
from sklearn.impute import SimpleImputer imputer = SimpleImputer(fill_value=np.nan, startegy='mean') X = imputer.fit_transform(df)
这将使用 该列的 平均值 填充数据框 df 中的所有缺失值 。
可以使用 fit_transform 函数来做到这一点。
X = pd.DataFrame(X, columns=df.columns) print(X)
现在,可以看到所有缺失值都用均值进行了填充
X.isna().sum()
我们也可以在 SimpleImputer 中使用 mean、 meadian、 mode 等 。
如果 缺失值的行数较少,或者我们的数据不建议填充缺失值,那么可以在 pandas 中使用 dropna 删除缺失的行。
dropedDf = df.dropna()
在这里,我们删除了数据框中的所有空行并将其存储在另一个数据框中。
dropedD.isna().sum()
处理分类特征
我们可以通过将它们转换为整数来处理分类特征。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 Label Encoding
- One Hot Encoding
在 Label Encoder中,将分类值转换为数字标签。假设这是我们的数据集
在 Country 列上使用 Label Encoding 会将 India 转换为 1,将 USA 转换为 2,将 China 转换为 0。
这种技术有一个缺点,即由于 USA 的标签高,它给予 USA 最高优先级,而 China 的优先级最低,标签为 0。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l1 = LabelEncoder() l1.fit(catDf['Country']) catDf.Country = l1.transform(catDf.Country) print(catDf)
如代码所示,我们实例化了一个 LabelEncoder 对象,然后使用 fit 方法将其应用到分类列上,然后使用 transform 方法进行转换。
在 OneHotEncoder 中 ,我们为每个唯一的分类值创建一个新列。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了解一下。
我们将添加另一个分类列,即 “Continent”。
catDf['Continent'] = ['Asia', 'North America', 'Asia']
现在因为我们有 2 个分类列,它们是 [['Country', 'Continent']],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独热编码。
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1.DataFrame.get_dummies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我们使用 pandas 内置函数 get_dummies 将数据帧中的分类值转换为独热编码。
pd.get_dummies(data=catDf)
这将 返回 一个数据帧。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将 Country 列的唯一值转换为 3 个不同的列,分别是 Country_China、Country_India 和 Country_USA。同样,Continent 列的 2 个唯一值已转换为 2 个不同的列,分别命名为 Continent_Asia 和 Continent_North America。
2.OneHotEncoder
使用 scikit-learn 中的 OneHotEncoder 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它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但使用起来有点困难。
让我们看看如何为我们的数据集做这件事。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OneHotEncoder oh = OneHotEncoder() s1 = pd.DataFrame(oh.fit_transform(catDf.iloc[:, [0,3]])) catDf = pd.concat([catDf, s1], axis=1)
在这里,我们已经初始化了 OneHotEncoder 对象,并在数据框中对我们想要的列(列号 0 和列号 3)上使用了它的 fit_transform方法。
fit_transform 的返回类型 是 numpy.ndarray ,所以我们通过pd.DataFrame 将其转换为数据框 ,并存储在一个变量中。
然后,为了将它加入我们的原始数据帧,可以使用 pd.concat 连接 2 个不同数据帧。
你可以看到,与 pd.get_dummies 相比,它的可读性并不清晰
但是如果你比较使用 pd.get_dummies 和 OneHotEncoder 获得的最后 5 列,它们都是相等的。
标准化数据集
某些实验证明,与未标准化的数据集相比,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在标准化数据集上的表现更好。
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我将讨论标准化数据集的 2 种常用方法。
1、Standard Scaler
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将数据集转化为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ss = StandardScaler() catDf.iloc[:,1:-1] = ss.fit_transform(catDf.iloc[:,1:-1]) print(catDf)
2、Normalization
正则化是将 **每个样本缩放到单位范数(每个样本的范数为1)**的过程。
如果你计划使用二次型(点积)或任何其他核方法来计算两个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则此过程会很有用。
Normalization 主要思想是对每个样本计算其p-范数,然后对该样本中每个元素除以该范数,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使得每个处理后样本的p-范数(l1-norm,l2-norm)等于1。
使用过程非常简单,与 StandaradScaler 类似。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Normalizer norm = Normalizer() catDf.iloc[:,1:-1] = norm.fit_transform(catDf.iloc[:,1:-1]) catDf
以上就是python进行数据预处理的4个重要步骤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python 数据预处理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