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软件编程 > java > Mybatis缓存机制

Mybatis缓存机制详解与实例分析

作者:小威要向诸佬学习呀

Mybatis的缓存分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而二级缓存是mapper级别的,本文详细的介绍了Mybatis缓存机制与实例分析,文中有相关的代码示例供大家参考,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Mybatis缓存概述

Mybatis的缓存分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主要用于减少同一个SqlSession中相同的查询语句执行的次数;而二级缓存是mapper级别的,多个SqlSession可以共享一个UserMapper的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

首先先详细介绍一下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是默认开启的,不需要我们开发者特别配置。当使用SqlSession进行查询时,如果下一次再使用相同的SqlSession进行查询,就会直接从缓存中取数据,如果没有才从数据库中取数据。

那么一级缓存是如何失效的呢?

当执行增删改操作(insert、update、delete)时,会清空一级缓存,因为增删改操作可能会改变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需要清空缓存

二级缓存

接着我们学习一下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需要我们手动开启和配置。在mapper.xml文件中添加标签,就可以开启二级缓存。对于使用注解的mapper,我们在接口上使用@CacheNamespace注解也可以启用二级缓存。

那么二级缓存共享可以共享吗?

二级缓存是mapper级别的,多个SqlSession是可以共享同一个mapper的二级缓存。这样可以减少跨SqlSession中相同的查询语句执行的次数,进一步提高性能。

缓存实例分析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之前课设的例子来深入理解Mybatis的缓存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实体类User,如下: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 此处省略了getter和setter方法
}

接着,我们需要创建一个UserMapper接口,如下: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List<User> selectUsers(); // 默认返回全部用户信息
}

然后在对应的MyBatis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个使用一级缓存的SQL语句:

<select id="selectUsers" resultType="com.example.demo.model.User">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s_delete=0
</select>

然后在Mapper接口中使用该SQL语句,并且在调用方法前面添加一行代码,用来开启一级缓存: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Cacheable("userList") // 使用一级缓存的示例,执行完毕后自动清除数据到二级缓存中。若不需要将结果存储到二级缓存中,可以在@Cacheable注解中添加key属性为null即可。例如:@Cacheable(key = "userList")
    public List<User> selectUsers() {
        return userMapper.selectUsers(); // 默认返回全部用户信息
    }
}

我们这个例子介绍了如何使用一级缓存。二级缓存的使用相对复杂一些,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和情况。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当一个Mapper有多个SqlStatement时,默认只有一个被应用到二级缓存中,如果有多个需要执行相同Sql语句的情况(比如对多个不同的结果集进行合并),需要手动配置多个不同的SqlStatement对应不同的二级缓存名称。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数据一致性问题,避免在多个SqlSession之间产生冲突。

注意事项

除了上面所说的之外,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到此这篇关于Mybatis缓存机制详解与实例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Mybatis缓存机制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