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软件编程 > java > JVM String反编译字节码

深入解析反编译字节码文件中的代码逻辑JVM中的String操作

作者:恐龙不画画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深入解析反编译字节码文件中的代码逻辑JVM中的String操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主要内容

以java程序代码为起点讲解在JVM层面上,搞清楚程序String操作的反编译字节码文件后,都发生了什么。

StringTable

String s1 = "a";
String s2 = "b";
String s3 = "a" + "b";
String s4 = s1 + s2;
String s5 = "ab";
String s6 = s4.intern();
// 问
System.out.println(s3 == s4);
System.out.println(s3 == s5);
System.out.println(s3 == s6);
String x2 = new String("c") + new String("d");
String x1 = "cd";
x2.intern();
// 问,如果调换了【最后两行代码】的位置呢,如果是jdk1.6呢
System.out.println(x1 == x2);

输出结果:flase true true flase

至于为什么前先明白StringTable的特性:

javap -v 反编译字节码内部处理逻辑

下面我将利用javap -v 反编译该字节码,得到代码内部处理逻辑。

依次解释:

==就是比较两个引用的内存地址是否相同。

第一个false:

s3在编译期间就优化成了字符串常量"ab",在StringTable中,而s4则调用了StringBuilder中的append方法,是s1,s2都是new出来的,最后相当 StringBulder s=new StringBulder();然后s.append("a").append("b");
然后把s的引用给了s4,所以s4是在堆的其他地方,不在常量池中。所以false。

第二个true:

正如前面所说,编译器在编译阶段就已经将"a"+"b"优化成了"ab"(语法糖)因为"a","b"都是常量,所以没有问题。所以说s3和s5内存地址相等,都在常量池里面。

第三个true:

因为StringTable特性,s4调用intern方法准备将自己的字符串入池,而此时发现池中有"ab",s4在入池前就有了,所以s4入池失败,但是返回的还是是池中的引用对象地址。ps:如果此时池中没有"ab",那么s4可以入池成功,并且自己的地址也变成了常量池中对应的串地址(jdk1.8以后才行)

第四个false:

与前面3类似,在x2入池前,常量池中已经有了"cd",所以入池失败,自己还是原来的地址(堆的其他位置),与常量池地址不同。所以按照注释:如果【调换最后两行代码】,则入池成功,x2也变成了池中的地址此时为true(jdk1.8以后才行),如果是jdk1.6及以前,是采用复制一个对象,比如x3然后入池,x2还是没有改变地址。

以上就是深入解析反编译字节码文件中的代码逻辑JVM中的String操作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JVM中 String操作反编译字节码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