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软件编程 > java > Java类的加载

基于Java类的加载方式

作者:Fluoxetine_Zero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Java类的加载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类的生命周期

当java源代码文件被javac编译成class文件后,并不能直接运行,而是需要经过加载,连接和初始化这几个阶段后才能使用。

在使用完类或被销毁后,JVM会将类卸载掉。

类加载的过程

类加载的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

一、加载(Loading)

由类加载器完成,类的class文件读入内存后,并将其保存到方法区内,然后就会创建一个java.lang.Class类型的对象。

类被载入JVM中,同一个类就不会再次被载入。

需要区分的是“加载”和“类加载”的区别,其中加载只是类加载的第一个环节。

加载阶段:

二、验证(Verification)

目的在于确保class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符合当前虚拟机的要求,保证被加载类的正确性,不会危害虚拟机自身安全,主要验证包括:

三、准备(Preparation)

为类的静态变量(static )分配内存并为其赋零值(默认值0、0.0、false、null等),但是不包含用final修饰的static,因为final在编译时就已经分配了。

不会为实例变量分配初始值,类变量会分配在方法区中,而实例变量是会随着对象一起分配到堆中。

需注意:

四、解析(Resolution)

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内存地址)的过程, 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引用的解析:类或接口的解析、 字段解析、方法解析、接口方法解析。

在解析阶段,会将常量池中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但是只是替换了部分。这一部分是包含,所有私有方法、静态方法、构造器及初始化方法都是采用静态绑定机制,在编译器阶段就已经指明了调用方法在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JVM运行的时候只需要进行一次常量池解析即可。如果Test1调用的Test2是一个具体的实现类那么就称为静态解析,因为解析的目标类很明确。

那么假如上层Java代码中使用了多态,这里的Test2可能是一个抽象类或者是接口,那么Test2就可能有两个具体的实现类Test3和Test4,这时会因为Test2的具体实现并不明确导致不知道使用哪个具体类的直接引用来进行替换,所以这里就会一直等到运行过程中发生了调用,JVM才会调用栈中将会得到的具体的类型信息,这个时候在进行解析就能用明确的直接引用来替换符号引用,这时解析阶段就会发生在初始化阶段之后,这就是动态解析 用它来实现了后期绑定。

五、 初始化

初始化,则是为标记为常量值的字段赋值的过程。只对static修饰的变量或语句块进行初始化。 如果初始化一个类的时候,其父类尚未初始化,则优先初始化其父类。 如果同时包含多个静态变量和静态初始化块,则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执行。

类加载器

Java中默认提供的三种类加载器:

双亲委派机制

当一个类加载器收到类加载请求的时候,它首先不会自己去加载这个类的信息,而是把该请求委派给父类加载器,依次向上。

所以所有的类加载请求都会被委派到父类加载器中,只有当父类加载器中无法加载到所需的类,子类加载器才会自己尝试去加载该类。

如果当前类加载器和所有父类加载器都无法加载该类时,则会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

双亲委派的作用

1、防止重复加载同一个.class,通过委托确认是否加载,如已加载,无需重复加载,保证数据安全。

2、防止核心.class不能被篡改。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