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软件教程 > 办公软件 > word >

软回车和硬回车有什么区别? word中软回车键和赢回车键的区别

芒种学院

今天分享的是Word中的回车小技巧——软回车和硬回车。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一脸懵逼,为什么回车还有软硬之分。充分利用好硬回车和软回车,能让你的Word排版的时候更加轻松美观。

硬回车:是在Word中按回车键(“Enter”键)产生的那个小弯箭头,官方名称是段落标记,占两个字节。硬回车在换行的同时也起着段落分隔的作用。硬回车在Word或者WPS中代码“^p(即:英文字母p)”。

软回车:是在Word中按“Shift+Enter”键产生的那个直箭头(即:↓),官方名称是手动换行符,只占一个字节。在字处理软件中与软回车相对。软回车是word为适应网页的格式而自动对文字采取的处理。软回车在Word或者WPS中代码“^l”(即:L的小写英文字母l)。

一 、软硬回车区别?怎么打出来?

经常从百度上copy文档的小伙伴应该就见过向“↓”这个符号就是软回车,而我们平时使用Enter回车产生的就是“↵”硬回车。具体看下下图:

软硬回车区别

1、“^l”只是换行,但没有分段,就是说“^l”前后的文字同属于一段,首行缩进等格式对“^l”下一行的文字是无效的,它不是很利于文字排版,软回车能使前后两行的行间距大幅度缩小。

2、“^p”是回车符,他的作用是换行、分段。“^p”之后的文字形成一个新的段落。

3、换行符一般在需要项目符号和编号的时候用到。

4、在Word里,很多排版是以段落为单位的。在Word中硬回车产生的段落才是一个真正的段落,称之为“物理段落”而使用Shift+Enter产生的为软回车,其实两段文字仍然是同一个段落,只是换行显示了而已,称之为“逻辑段落”

“逻辑段落”和“物理段落”在显示上可能一样,但是本质的含义不同

软硬回车

二、软回车的弊端/优点

从网上copy的文章复制到Word里,经常是逻辑段落排版的。很多小伙伴在没了解软硬回车的区别的时候,排版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问题,为什么设置某一段样式会影响到下一段?

来看下一个简单的排版案例:

示例

在软回车中,如果对某一段设置了样式,则其所有的逻辑段落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本质上仍然为一段);而硬回车只有一段会受到影响。

软回车的特性会为一些排版带来方便的地方,例如文档标题过长的时候,需要进行折中换行的时候,可以手动加入软回车,这样不仅方便美观,并且避免在目录中出现两个目录。

处理不同目录的差异

三、软硬回车相互替换

硬回车与软回车之间的转化:

在复制文字的时候,有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软回车,怎么将之替换成硬回车呢?

选中需要处理的文本(PS:如果不选文本则默认是整个文档),按【Ctrl+H】,查找“^l”(PS:小写的L),替换为“^p”,点击替换即可

同理需要将硬回车替换成软回车,只需要将查找和替换的内容互调就行。

相互替换

软硬回车是排版文档长标题的一个小技巧,在了解软硬标题的差异后,以后从网上复制文章,重新进行排版就不用一个一个删除然后回车了,直接使用替换就行,记住软回车符号为“^l”,硬回车符号为“^p”

四、怎么隐藏?

如果不管是软回车还是硬回车,你都不想看到的话,可以把它们隐藏起来,不显示:

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段落标记”前面方框打勾去掉即可。选中确定后,就看不见回车符;同理,如果打上勾,就都显示出来了。

五、利用记事本

记事本也是大家摸的比较多的编辑器。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外加记事本的种种弊端,许多人都将其打入冷宫。但是记事本本身的功能不丰富就是别的编辑器所取代不了的优点。大家再次将网页的文字复制时,不妨粘贴到记事本里试试。哈哈,不管网页设计者用的是什么回车,现在都变成一种回车了!

然后你再从记事本里复制文字到word,记事本里的回车无一例外全都变成了硬回车。同理,你再从记事本里复制文字到网页编辑器,所有回车就都变成软回车了!

也就是:网页(软回车)? 记事本(一种回车) ? Word(硬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