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waitgroup辅助并发控制使用场景和方法解析
作者:lincoln_hlf1
WaitGroup 的使用场景和方法
当我们有很多任务要同时进行时,如果并不需要关心各个任务的执行进度,那直接使用 go 关键字即可。
如果我们需要关心所有任务完成后才能往下运行时,则需要 WaitGroup 来阻塞等待这些并发任务了。
WaitGroup 如同它的字面意思,就是等待一组 goroutine 运行完成,主要有三个方法组成:
- Add(delta int) :添加任务数
- Wait():阻塞等待所有任务的完成
- Done():完成任务
下面是它们的具体用法,具体的作用都在注释上: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time" ) func worker(wg *sync.WaitGroup) { doSomething() wg.Done() // 2.1、完成任务 }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wg.Add(5) // 1、添加 5 个任务 for i := 1; i <= 5; i++ { go worker(&wg) // 2、每个任务并发执行 } wg.Wait() // 3、阻塞等待所有任务完成 }
WaitGroup 源码分析
上面 WaitGroup 的使用很简单,接下来我们到 src/sync/waitgroup.go 里分析下它的源码。首先,是 WaitGroup 的结构体:
type WaitGroup struct { noCopy noCopy state1 [3]uint32 }
noCopy
其中,noCopy 表示 WaitGroup 是不可复制的。那么什么叫不可复制呢?
举个例子,当我们对函数参数定义了这个不可复制的类型时,开发者只能通过指针来传递函数参数。而规定使用指针传递又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在于如果有多个函数都定义了这个不可复制的参数时,那么这多个函数参数就可以共用同一个指针变量,来同步执行结果。而 WaitGroup 就是需要这样的约束规定。
state1 字段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WaitGroup 的 state1 字段。state1 是一个包含了 counter 总数、 waiter 等待数、sema 信号量的 uint32 数组。
每当有 goroutine 调用了 Wait() 方法阻塞等待时,就会对 waiter 数量 + 1,然后等待信号量的唤起通知。
当我们调用 Add() 方法时,就会对 state1 的 counter 数量 + 1。
当调用 Done() 方法时就会对 counter 数量 -1。
直到 counter == 0 时就可以通过信号量唤起对应 waiter 数量的 goroutine 了,也就是唤起刚刚阻塞等待的 goroutine 们。
关于信号量的解释,可以参考下 golang 重要知识:mutex 里的相关介绍:
PV 原语解释:
通过操作信号量 S 来处理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的问题。
S>0:表示有 S 个资源可用;S=0 表示无资源可用;S<0 绝对值表示等待队列或链表中的进程个数。信号量 S 的初值应大于等于 0。
P 原语:表示申请一个资源,对 S 原子性的减 1,若 减 1 后仍 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若 减 1 后 S<0,表示已无资源可用,需要将自己阻塞起来,放到等待队列上。
V 原语:表示释放一个资源,对 S 原子性的加 1;若 加 1 后 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若 加 1 后 S<=0,表示等待队列上有等待进程,需要将第一个等待的进程唤醒。
此处操作系统
可以理解为 Go 的运行时 runtime,进程
可以理解为协程。
方法解释
最后,我们来深入 WaitGroup 的三个方法,进行源码分析。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看,主要是对源码的分析注释。
Add(delta int) 方法
func (wg *WaitGroup) Add(delta int) { statep, semap := wg.state() if race.Enabled { // 此处是 go 的竞争检测,可以不用关心 _ = *statep if delta < 0 { race.ReleaseMerge(unsafe.Pointer(wg)) } race.Disable() defer race.Enable() } state := atomic.AddUint64(statep, uint64(delta)<<32) v := int32(state >> 32) // 获取 counter w := uint32(state) // 获取 waiter if race.Enabled && delta > 0 && v == int32(delta) { // go 的竞争检测,可以不用关心 race.Read(unsafe.Pointer(semap)) } if v < 0 { panic("sync: negative WaitGroup counter") } if w != 0 && delta > 0 && v == int32(delta) { panic("sync: WaitGroup misuse: Add called concurrently with Wait") } if v > 0 || w == 0 { // counter > 0:还有任务在执行;waiter == 0 表示没有在阻塞等待的 goroutine return } if *statep != state { panic("sync: WaitGroup misuse: Add called concurrently with Wait") } // 执行到此处相当于 countr = 0,即所有的任务都已执行完,需要唤起等待的 goroutine了 *statep = 0 for ; w != 0; w-- { runtime_Semrelease(semap, false, 0) } }
Done 方法
func (wg *WaitGroup) Done() { wg.Add(-1) // 直接调用 Add 方法 对 counter -1 }
Wait 方法
func (wg *WaitGroup) Wait() { statep, semap := wg.state() if race.Enabled { // go 的竞争检测,可以不用关心 _ = *statep race.Disable() } for { state := atomic.LoadUint64(statep) v := int32(state >> 32) w := uint32(state) if v == 0 { // counter 为 0, 不需要再等待了。 if race.Enabled { race.Enable() race.Acquire(unsafe.Pointer(wg)) } return } // waiters 数目 +1. if atomic.CompareAndSwapUint64(statep, state, state+1) { if race.Enabled && w == 0 { race.Write(unsafe.Pointer(semap)) // go 的竞争检测,可以不用关心 } runtime_Semacquire(semap) // 阻塞等待唤起 if *statep != 0 { panic("sync: WaitGroup is reused before previous Wait has returned") } if race.Enabled { race.Enable() race.Acquire(unsafe.Pointer(wg)) } return } } }
从这几个方法的源码,我们可以看出,Go 并没有使用 mutex 等锁去做字段值修改,而是采用了 atomic 原子操作来进行修改的。这是在底层硬件上支持的,所以性能更好。
总结
WaitGroup 比较简单,就是一些计数值的维护和 goroutine 的阻塞唤起。它的运用也简单,Add、Done、Wait 这三个方法经常是同时出现的。相信大伙深入到源码也能瞧出个大概,更多关于golang waitgroup并发控制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