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中Express框架的基本使用举例
作者:羽沢31
作为 Node.js 生态中的主流框架,Express 以其轻量高效的特点广受开发者青睐。学习该框架能有效提高编写效率,简化代码结构,便于维护等。下面将简单介绍express框架的使用。
一、Express 框架简介
Express 是基于 Node.js 平台的极简、灵活的 Web 应用开发框架,它为 Node.js 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功能,用于创建 Web 应用程序和 HTTP 服务器。Express 框架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地保持轻量级,同时又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它不强制特定的代码结构或开发模式,开发者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自由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这使得 Express 在开发过程中拥有极高的灵活性。
二、安装 Express
在开始使用 Express 之前,首先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 Node.js。Node.js 自带了包管理工具 npm(Node Package Manager),通过 npm 可以方便地安装 Express 及其相关依赖。
1、初始化项目:在项目目录下,执行npm init -y命令,快速初始化一个package.json文件,该文件用于管理项目的依赖和配置信息。
npm init -y
2、安装 Express:执行以下命令安装 Express:
npm install express cnpm install express //这个也可以
3、安装完成后,在项目目录下会生成一个node_modules文件夹,里面存放着 Express 及其依赖的包,同时在package.json文件的dependencies字段中会添加express的相关信息。
如下图所示:
三、创建第一个 Express 应用
安装好 Express 后,就可以开始创建一个简单的 Express 应用了。在项目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app.js(也可以使用其他文件名,我现在习惯用这个了)的文件,编写以下代码: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加载express模块 let app = express(); //创建服务器,相当于 le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 app.get('/',function(req,res){ //设置请求,当请求路径为/(?之前的)时发送响应(用send发送,类型会自动设置的) res.send('hello express!!'); }) app.use('/public/',express.static('./public')); //设置静态资源获取,当请求路径以/public/开头时,就会获取开放的public目录中的所有需要的静态资源,会自动设置发送响应 app.get('/apple',function(req,res){ console.log(req.query); //可以用req.query来获取请求路径?之后的参数对象,注意只能拿到get请求的参数 res.send('apple'); }) app.listen(3000,function(){ //启动服务器 console.log('running~~'); })
在上述代码中:
- 首先通过require('express')引入 Express 模块,并创建一个 Express 应用实例app。
- 然后指定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号为3000。
- 使用app.get()方法定义了一个路由,该路由处理针对根路径(/)的GET请求。当客户端发送GET请求到根路径时,服务器会返回Hello, Express!。
- 最后调用app.listen()方法启动服务器,开始监听指定的端口,并在控制台输出服务器运行的地址。
在命令行中,进入项目目录,执行node app.js命令启动服务器,然后在浏览器中访问http://localhost:3000 或 127.0.0.1:3000,即可看到页面上显示Hello, Express!。
四、路由基础
路由是 Express 应用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负责定义应用如何响应客户端发送的不同请求。路由由请求的 HTTP 方法(如GET、POST、PUT、DELETE等)、请求的 URL 路径以及处理请求的回调函数组成。
(一)常见的路由方法
1、app.get():用于处理GET请求,通常用于获取资源。例如:
app.get('/users', (req, res) => { // 假设这里从数据库获取用户列表 const users = [ { id: 1, name: "Alice" }, { id: 2, name: "Bob" } ]; res.json(users); });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处理/users路径的GET请求的路由,当客户端请求该路径时,服务器会返回一个包含用户列表的 JSON 数据。
2、app.post():用于处理POST请求,常用于提交数据,如创建新资源。例如:
app.post('/users', (req, res) => { // 假设这里接收客户端提交的用户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 const newUser = req.body; // 模拟保存用户数据的操作 console.log('Received new user:', newUser); res.status(201).send('User created successfully'); });
在这个例子中,当客户端通过POST方法向/users路径发送数据时,服务器会接收数据,并在控制台打印接收到的新用户信息,然后返回一个表示创建成功的响应。
3、app.put():用于处理PUT请求,一般用于更新资源。
4、app.delete():用于处理DELETE请求,用于删除资源。
(二)路由参数
除了固定的路径,Express 还支持在路由中使用参数,以便动态地处理不同的请求。例如:
app.get('/users/:id', (req, res) => { const userId = req.params.id; // 假设这里根据userId从数据库获取单个用户 const user = { id: userId, name: "John" }; res.json(user); });
在上述代码中,/:id是一个路由参数,id是参数的名称。当客户端请求类似/users/1这样的路径时,1会被赋值给req.params.id,服务器可以根据这个参数值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post请求体的获取
如果请求时get请求,则可以通过req.query来获取参数所组成的对象,进而处理请求,但post的请求体express没有提供直接获取请求体的方式,下面使用body-parser第三方包来获取post请求体。
1、安装body-parser
npm install body-parser //在控制台输入
2、配置body-parser
app.use(bodyParser.urlencoded({extended:false})) //配置在express里面使用body-parser app.use(bodyParser.json())
配置好后可以使用req.body来获取post请求的请求头
3、简单样例
const body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 //这里需要引包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配置 app.engine('html',require('express-art-template')) //配置在express里面使用art-template app.use(bodyParser.urlencoded({extended:false})) //配置在express里面使用body-parser app.use(bodyParser.json()) //当以post类型发送/post的请求时使用 app.post('/post',function(req,res){ res.send(req.body) //req的body参数里面记录了post请求的请求体 }) //当以get类型发送/post的请求时使用 app.get('/post',function(req,res){ res.render('demo02.html',{ name:'张*3===张三===三张', content:'hello world' }) }) app.listen(3000,function(){ console.log("running...") })
五、在express里面使用art-template模板引擎
(一)安装和配置
//在express中使用art-template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art-template express-art-template //配置 app.engine('html',require('express-art-template'))
(二)使用art-template
express-art-template第三方包为nodejs提供了一个render方法,通过response调用,第一个参数为views目录下的视图(如果使用art-template,要把html模板放到views目录下),第二个参数为要传入的数据对象。
示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art app.engine('html',require('express-art-template')) //配置,使在express里面可以使用art-template,第一个参数表示当以该参数值为拓展名时会使用art-template模板引擎 app.get('/',function(req,res){ //express为response提供了一个render方法,当使用模板引擎时可以使用,第一个参数为views目录里面的模板文件,第二个参数为要传递的对象 res.render('demo01.html',{ name:'张三', age:18 }) }) app.listen(3000,function(){ console.log('running...') })
代码文件结构:
六、设置静态资源
主要代码如下:
app.use('/public/',express.static('./public'));
意思是当请求路径以/public/时会默认到./public目录里面去寻找需要的资源,找到资源后会自动发送对应的响应,‘/public/’是可以进行更换的,并不是固定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换。
示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app.use('/public/',express.static('./public')); //设置静态资源获取,当请求路径以/public/开头时,就会获取开放的public目录中的所有需要的静态资源(./public/....),会自动设置发送响应 app.use('/a/',express.static('./public')) //设置静态资源,当请求路径以/a/开头时,就会获取开放的public目录中的所有需要的静态资源(./public/....)...为/a/后面的路径,会自动设置发送响应 //app.use(express.static('./public')); //设置静态资源,和上面的区别就是发送的请求路径里面不能再带有/public了 app.get('/',function(req,res){ res.send('hello'); }) app.listen(3001,function(){ console.log('running...') })
七、总结
到此这篇关于nodejs中Express框架的基本使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nodejs express使用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