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
作者:404星球的猫
从“甩锅”到“兜底”,一套代码实现缓存自愈,把用户体验拉回 100 分
一、为什么“清缓存”成了技术圈的梗
“老师,页面白屏了!”
“清下浏览器缓存试试。”
—— 这段对话每天都在各家公司重复上演。
用户不会理解「缓存」是什么,他们只会觉得“你们网站又出 Bug 了”。
更尴尬的是,90% 的线上“旧代码”问题,确实只靠强制刷新就能解决。
于是前端背锅,用户流失,产品经理发飙。
根源
- 静态资源走「强缓存」(Cache-Control/Expires),服务器都收不到请求。
index.html
本身也被缓存,导致chunk-vite-abc123.js
404 却没人知道。- 发版窗口没做「灰度 + 版本兜底」,一挂全挂。
目标
让用户永远不再看到旧代码,同时永远不再听到“清缓存”三个字。
二、先给缓存“把个脉”:浏览器到底缓存了谁?
缓存位置 | 谁控制 | 典型场景 | 是否可 JS 感知 |
---|---|---|---|
Memory Cache | 浏览器 | 同一会话后退/刷新 | ❌ |
Disk Cache (HTTP 缓存) | Response Header | 强缓存 200(from disk) | ❌ |
Service Worker Cache | 开发者代码 | PWA 离线包 | ✅ |
Push Cache | HTTP/2 | 已废弃 | ❌ |
结论
只有 Service Worker 能让前端“自己管自己”,其余都无法在出错时主动清理。
因此「让用户清缓存」本质是把不可控因素甩给用户——极不专业。
三、设计思路:把“发版”做成“自愈”
版本号 → 可对比,每次 CI 在全局注入 __APP_VERSION__ = '1.2.3-beta.1+202509211100'
服务器 → 永远返回最新 index.html
(Cache-Control: no-cache
)
前端 → 轮询版本号,发现不一致即主动 reload并跳过缓存
兜底 → 若 JS 抛错 404,同样触发 reload
灰度 → 只有带 ?v=latest
的 5% 流量走新版本,出错自动回滚
四、代码落地(Vue3 + Vite 为例,React/Angular 同理)
1. CI 注入版本
# .github/workflows/release.yml echo "export const APP_VERSION = '${GITHUB_REF_NAME}+$(date +%Y%m%d%H%M)';" > src/meta/version.js
vite.config.ts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 APP_VERSION } from './src/meta/version'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define: { __APP_VERSION__: JSON.stringify(APP_VERSION), }, })
2. 版本轮询模块(src/core/version-guard.ts)
const VERSION_CHECK_INTERVAL = 60_000 // 1min const RETRY_MAX = 3 async function fetchMeta() { // 加 search 防止自身被缓存 const res = await fetch('/meta.json?t=' + Date.now()) return res.json() as Promise<{ version: string }> } export function startVersionGuard() { let retry = 0 const loop = async () => { try { const { version } = await fetchMeta() if (version !== __APP_VERSION__) { // 发现新版本 const event = new CustomEvent('sw-update', { detail: { version } }) window.dispatchEvent(event) // 立即刷新,skipWaiting 效果 location.reload() } else { retry = 0 } } catch (e) { if (++retry >= RETRY_MAX && import.meta.env.PROD) { // 可能 index.html 都是旧的,强制硬刷新 location.href = location.href + '?v=' + Date.now() } } } setInterval(loop, VERSION_CHECK_INTERVAL) loop() // 立即执行一次 }
3. 404 兜底(src/core/error-tracker.ts)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e) => { const src = e.filename ?? '' if (/chunk-.*\.js$/.test(src) && e.message.includes('Failed to fetch')) { // 旧 chunk 404 sessionStorage.setItem('force-reflow', '1') location.href = location.href + '?v=' + Date.now() } })
4. index.html 永不缓存
location = /index.html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cache, no-store, must-revalidate"; }
5. 资源文件长期缓存 + 内容哈希
// vite 默认 chunk-[hash].js,确保文件名一变就 404,触发兜底 build.rollupOptions.output.entryFileNames = 'static/js/[name]-[hash].js'
五、灰度 & 回滚:把“爆炸半径”缩到最小
1.边缘层(CDN/Nginx)按 Cookie 或 Query 分流
if ($arg_v = latest) { proxy_pass http://new-bucket; }
2.前端报错统一上报 Sentry,1 分钟错误率 > 0.2% 自动回滚(CI 调用 CDN 回源接口切流)
3.用户侧:版本不一致时先弹柔性提示“检测到新版本,3 秒后自动刷新”,避免突兀。
六、最终效果
发版后 60s 内,所有在线用户静默切换到最新代码。
用户本地缓存的 chunk-abc123.js
404 → 自动硬刷新,零人工介入。
客服再也没收到“页面空白”的工单。
产品经理主动在群里点赞:“最近怎么没人报 bug 了?”
七、常见疑问 Q&A
Q1. 轮询不会增加服务器压力吗?
/meta.json 只有 200B,1 分钟一次,1 万日活一天才 1k×60×24 ≈ 1.4M 请求,静态文件 CDN 0.01 元/万次,成本忽略不计。
Q2. 移动端后台标签长时间不刷新怎么办?
监听 visibilitychange
,切回前台立即检查版本;再配合 Service Worker 的 clients.claim()
可瞬间激活新代码。
Q3. 企业内网无法联网,怎么更新?
内网场景建议把 index.html
做成 no-cache
,发版通知用户刷新当前页即可;其余资源仍走哈希缓存,平衡速度与可靠性。
八、结语:把“清缓存”写进历史
“清缓存”本质是把技术债转嫁给用户。
只要做到:
- 版本可感知
- 入口文件无缓存
- 旧资源 404 能兜底
- 灰度可回滚
到此这篇关于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前端缓存策略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