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m workspace管理monorepo项目使用过程详解
作者:观炎

本文记录使用 monorepo 方案 pnpm workspace 的过程。
monorepo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到 monorepo?对于我来说,手上负责公司内部的多个项目,其中除了业务模块单独使用外,例如系统管理、中间库、工具等都是共用的。
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共用的模块想要添加或修改,为了保持多项目一致性,那么就需要不断地复制粘贴,这个过程不说有多繁琐,还有可能造成依赖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比了 learn+yarn / npm 等方案后,决定采用 pnpm workspace 方案对项目进行管理。
下面将通过一个例子初步学会 pnpm workspace。
随便找个文件夹创建 workspace 项目
D: && cd project/monorepo mkdir demo2 && cd demo2
新建 pnpm-workspace.yaml 文件并填入相关内容以启用 workspace
packages: - packages/* - apps/* - demo
首行 packages 代表 workspace 包,且该 workspace 由以下项目组成;而带有 - 前缀的字符串,代表项目目录,具体可通过 pnpm 官方文档查看
完善项目目录及包配置
现在的文件夹应当只有一个 pnpm-workspace.yaml 文件,接下来我们手动添加相关文件/文件夹和配置
新建相关文件夹
mkdir packages && cd packages mkdir components utils hooks space-play cd .. && mkdir apps && cd apps && mkdir play1
为文件夹新建 package.json 文件
// ./package.json
{
"description": "A pnpm workspace example."
}
// ./packages/components/package.json
{
"name": "@space-play/components",
"version": "0.0.1"
}
// ./packages/utils/package.json
{
"name": "@space-play/utils",
"version": "0.0.1"
}
// ./packages/hooks/package.json
{
"name": "@space-play/hooks",
"version": "0.0.1"
}
// ./packages/space-play/package.json
{
"name": "space-play",
"version": "0.0.1"
}
// ./apps/play1/package.json
{
"name": "play1",
"version": "0.0.1"
}可以从上面的内容中看出, packages 文件夹里面除了 space-play 的 package.json 文件,其他文件夹里面的 name 命名都带有一个 @space-play 前缀,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代表 npm 发包后的安装命名,也代表这些包都归属于 space-play 包。
此时的项目目录应该是这样的:
demo2 | apps | play1 | package.json | packages | components | package.json | hooks | package.json | utils | package.json | space-play | package.json | pnpm-workspace.yaml | package.json
一个简陋的 monorepo 已经完成,通过相关 pnpm add 指令,我们可以进行本地包的调用。
例如我们想要在 apps/play1 包里调用所有的本地包,可以先在 space-play 包里安装其它本地包,再安装该包行。
尝试一下:
在 workspace 里查找 packages/space-play,并在该包里安装 @space-play/components @space-play/hooks @space-play/utils 等依赖包
pnpm -r --filter ./packages/space-play add @space-play/components @space-play/hooks @space-play/utils
在 space-play 新建 index.ts 文件夹并导出所有依赖包
// packages/space-play/index.ts
import type { App } from 'vue'
export * from '@space-play/components'
export * from '@space-play/hooks'
export * from '@space-play/utils'
export default {
install(app: App) {
console.log('已使用 space-play 包,但该包里什么都没有')
},
version: '0.0.1' // 这里只是作为示例,实际应该获取 package.json 里的版本
}到 apps/play1 里使用 space-play 包
pnpm -r --filter ./apps/play1 add space-play
在 apps/play1 新建一个简单的项目结构并安装相关依赖
demo1/apps/play1 | app.vue | index.html | index.ts | package.json | vite.config.ts
可以看到,这个项目里面用到 vue、vite,这两个依赖在 monorepo 里面的其它项目包里都会用到,所以我们在根目录里面进行安装,同时安装 vite 解析 vue 的插件
pnpm add -w vue pnpm add -w -D vite @vitejs/plugin-vue
可以看到这里用了两条命令并在第二条命令中多了个 -D 参数,因为 vite 在编译后不需要,而 vue 是需要的,所以一个安装在常用依赖,一个开发依赖
打开 ./apps/play1/package.json,对他加点料,文件内原本的参数不动,这里只显示添加的,后续也如此
{
...,
"scripts": {
"dev": "vite"
}
}文件 app.vue 和 index.html
<!-- app.vue -->
<template>
<div>打开了 app.vue</div>
</template>
<!-- index.html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div>
<script type="module" src="./index.ts"></script>
</body>
</html>文件 apps/play1/index.ts 和普通 vue 项目的 main.ts 基本一致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SpacePlay from 'space-play'
import App from './app.vue'
createApp(App).use(SpacePlay).mount('#app')文件 apps/play1/vite.config.ts 和普通 vue 项目的 main.ts 基本一致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vue()],
});到这里,一个基于 pnpm workspace 的 monorepo 项目基本完成,剩下的不过是在该项目内的填充。
注意!项目目前还不能够正常运行,因为在 packages/components packages/hooks packages/utils 还没有新建 index.ts 文件并这这些目录下的 package.json 配置 main 入口
如果你在上面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手动创建并配置了,那么完成根目录的 scripts 配置后就可以运行项目试试效果了。
{
...,
"scripts": {
"play1": "pnpm -C apps/play1 dev"
}
}pnpm run play1 ? Local: http://localhost:5173/
通过浏览器打开,我们可以看到页面显示符合预期的内容

以上就是pnpm workspace管理monorepo项目使用过程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pnpm workspace管理monorepo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