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网络编程 > JavaScript > node.js > node NPM库promise

node NPM库promise 异步任务状态管理

作者:脉冲云_梁兴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 NPM库promise 异步任务状态管理

NPM酷库

每天两分钟,了解一个流行NPM库。

JavaScript的优势就在于其基于异步事件模型,从而Node.js能够拥有非常强大的性能表现。但是,JavaScript的callback方式做异步处理,多层级情况下对人而言简直是噩梦,故而称之为回调地域:

Model.count(filters, (error, count) => {
    if(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 else {
        Model.find(filters, (error, result) => {
            if(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 else {
                // ...
            }
        })
    }
})

上述代码中,仅仅包含两层回调,在实际开发中,经常会遇到处理涉及七八层回调的情况,可以想象多么恐怖,针对这种情况,产生了一系列的异步任务管理库,Promise就是最常用的一个。

Promise

Promise 是一个划时代的库,因为Promise产生后,后续的ES7标准的async/await就是基于Promise的,而async/await机制让人能够以同步样式的代码处理异步任务,彻底解决了回调问题。

而Promise的机制其实很简单,它将异步任务抽象为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完成)、Rejected(失败)。

针对上文中的代码,用Promise方式可以写成:

Model.count(filters)
  .then((count)=>{
    return Model.find(filters);
  })
  .then((results)=>{
    // ...
  })
  .catch((error)=>{
    console.error(error)
  });

用Promise改写后,原来的多层回调会被“拉扁”成1~2层,形成一个链状调用。当然前提是上述的Model.find()Model.count()得支持Promise方式调用,如果不支持,我们可以将一个callback方式的函数转换成Promise样式:

function find(filters){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Model.find(filters,(error,results)=>{
      if(error){
        reject(error);
      }else{
        resolve(results);
      }
    });
  });
}

上述代码中find()函数返回了一个Promise对象,遗憾的是某些古老的浏览器没有内置Promise对象,那么我们可以使用promise库:

const Promise = require('promise');

参考资料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

https://github.com/then/promise

以上就是node NPM库promise 异步任务状态管理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node NPM库promise 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