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电脑教程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硬件教程 > 组装电脑教程 >

组装机怎么将钱花在刀刃上? 2023年DDR5性价比装机硬件推荐

脚本之家

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没有太多闲钱花在电脑配置升级上,如果性能卡瓶颈或者急需提升生产力,相信看完本文会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重点分享的是2023年十月/十一月的装机思路和具体硬件,有一定的时效性,懒人朋友可以直接一拉到底看总结。

本文目录

由于本次装机单中有部分硬件可以缩预算,所以写的比较细,测试环节则包含了各项常规软件和游戏的量化数据,大家可以按需跳转观看。

装机要点

简单说一下现在到双十一期间的硬件选择以及市场行情:

其中和总预算关联大的是显卡,二手GTX1066和全新RTX4060有着一千多的差价,内存CPU这些耐用件也可以选择二手再缩一缩,下文都会标注清楚。

清单汇总

开始前先放一下装机单,大部分硬件双十一期间主流电商都在售,合理凑单能做到更低,没动手能力可以照着清单买,然后某东或者某鱼找周边的上门装机,手工费在100-200中间。

考虑到这套主机是给常规用户的,所以还是上了常规机箱没有用鞋盒,机箱散热器这些配件的颜值只能说不难看+能用,几十块钱东西别要求太多,机能满足需求才是重点。

硬件清单

下面分享下本次装机的具体硬件清单,可按需修改的地方都做了标注。

1、CPU丨Intel i5-13400(全新/二手)

简介:正如上文所述,本次装机需要适配尽可能多的使用场景,所以选择支持更为全面的Intel i5-13400作为核心件,对主频有要求可以加点上i5-12600K,如果玩游戏更多可以替换成R5-7600X,有独立显卡的设备CPU主频高对游戏是有明显加成的。

简单介绍一下13400这块U,主参数为十核十六线程+4.6GHz最大主频,足够支撑近几年的常规软件多开需求,同时13400还有个足够亮机+网游的UHD730(24EU)核显,最高154W的TDP也不怎么挑散热和电源。

需要提醒各位,选择非K型号的CPU装机基本和手动超频说再见,默频稳定使用即可,外加上CPU很难坏,所以预算不够可以考虑买二手/散片,问题不大的,另外Intel现在CPU体质层次不齐,即使是13700K也有可能出现内存超频上不去的问题。

2、主板丨铭瑄MS-挑战者B760M-N(全新)

简介:比挑战者B760M-N便宜的DDR5主板只有昂达了,不过昂达只有一条PCIe4.0的M.2固态硬盘接口,并且同为丐中丐,铭瑄的BIOS优化确实有目共睹,这个差价我个人认为是值得的,推荐级别更高。

作为入门级别主板,挑战者B760M-N的硬件配置只能说够用,版型为兼容大部分低价机箱的M-ATX,4+1+1供电支持168W功耗,理论上可以满血带得动i5-13490F,另外主板上也单独预留了给无线网卡用的M.2槽,支持背部安装天线。

需要注意,这块主板供电在这儿,带K的CPU都会降频,理论上13490F是上限,另外PCI槽的协议是PCIe4.0,50系显卡不知道会不会升级到PCIe5.0,所以本文开头也说了,用这套配置的前提是不考虑近几年升级显卡,切记切记。

3、显卡丨铭瑄MS-RTX4060 iCraft OC8G 瑷珈X2(全新/二手)

简介:我分享的装机单一直会强调一点,显卡选择应该跟着显示器走,RTX3060足够应付大部分使用2K高刷显示器的游戏场景,常规渲染和视频剪辑也不在话下,如果是1080P显示器GTX1060也是可以的,这俩型号的二手流通率也很高,可以考虑淘一下。

当然,如果是没有足够经验判断二手卡+翻新的新手,建议老老实实上40系新卡,毕竟现在也不是缺卡的年代,上全新的40系甜品卡不可能翻车,图便宜选本文同款铭瑄小瑷珈RTX4060,这款是NVIDIA授权厂商中性价比极高的型号了。

铭瑄小瑷珈RTX4060的性能基本和公版持平,基础性能参数为3072个CUDA+2550MHz主频,比较好的地方是依旧使用8Pin供电接口,常规ATX2.0协议电源也能正常使用,虽然价格低但依旧有着单色灯光,252*124*41的尺寸也能兼容大部分小机箱。

4、内存丨阿斯加特 弗雷 6400MHz 钛银 16G*2(全新/二手)

简介:这套性价比装机单最大的亮点就在内存上,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毕竟CPU只是非K的13400,所以别指望能手动超频到7600MHz以上稳定使用,老老实实用6400MHz左右的XMP预设内存,IO也比3200MHz的DDR4内存多接近一倍。

目前同容量DDR5内存的价格比DDR4高出不了多少,只开XMP的前提下不用看内存颗粒,镁光、海力士和三星用起来不会有太大区别,捡着便宜的型号买就行,买二手也可以的,内存属于耐用品,一般很难坏,这里我测试了下女武神灯条,暂时没遇到啥问题。

推荐是垃圾佬们最爱的阿斯加特弗雷,6400MHz+C32的XMP预设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了,后续如果换适合超频的主板,海力士A-DIE颗粒也能轻松超到7400MHz+C34以上,综合来说是个不错的性价比选择。

5、固态硬盘丨阿斯加特AN4(全新)

简介:和内存不同,固态硬盘是纯纯的消耗品,不建议大家捡二手使用,差价都是跟着健康度也就是剩余使用寿命走的,为了省那点钱给自己个不确认的存储硬件真没必要。

在产品方案上,国产固态硬盘和内存有点像,虽然市面上有一大堆型号,实际上用的主控+颗粒都是差不多的,除了价格以外注意看保修,也就是TBW,另外中低价位主板一般M.2槽原装没送散热片,打算上独立缓存型号的朋友建议自行后加。

这里我选阿斯加特AN4,方案为英韧IG5236+长存232+1G独立缓存,并且原装带了铝合金的散热马甲,个人建议现在入手固态硬盘1T起步,性能、保修和单G价格都比512G的高出很多,2T更好,具体看钱包厚度。

6、CPU散热器丨超频三红海H4(全新)

简介:这两代的Intel发热量都比较大,13400的最大睿频功耗为148W,现在市售的百元内四热管塔式风冷都可以轻松压得住,如果知道如何降压降温,小几十块钱的三热管塔式和下压散热理论上也是能用的。

中低价位装机其实不用考虑太多散热器尺寸问题,因为M-ATX主板基本都能很好兼容,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扣具,有些Intel/AMD共用的扣具比较难上,需要对的很准才行,装肯定都能装上,就是会稍微的多花点时间。

本次装机选择垃圾佬们的老朋友超频三,目前跑量款就红海H4,压I5/R5这个级别的挺轻松,七十块钱不到的四热管算可以了,而且有不挡内存的歪脖子设计+快装扣具,我个人推荐级别还是挺高,二手不是那么建议,打理起来比较麻烦。

7、电源丨鑫谷全模组650W(全新/二手)

简介:电源是装机中唯一不可以缩水的硬件,CPU显卡这些性能硬件降级最多也就是机能下降,电源供电不足是真会导致硬件异常断电,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硬件损坏。

如果选择全新电源,主做低价位电源且口碑不错的品牌其实不多,本文使用的是整机常见的鑫谷,这种跑量型号相对而言稳一些,650W额定已经远远超过整机需要的400W功率,并且风扇支持智能温控,同价位算是推荐级别比较高的型号。

如果选择二手电源,捡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常规电容的理论寿命为3-5年,这套配置好歹也有400W的实际功率需求,年代太久远的电源再好也是当年,不如老老实实上个全新的跑量款稳妥。

8、机箱丨鑫谷阔斧5(全新/二手)

简介:机箱可以说是性价比装机中最不重要的硬件了,因为不用也行,本文推荐的M-ATX主板和风冷风扇也几乎不存在百元机箱装不下的问题,考虑到能看到这里的应该新手居多,随便推荐一款吧。

不同型号的百元机箱基本区别不会很大,支持的主板版型一般是M-ATX,现在基本都是侧透为主,具体看喜欢啥造型啥颜色就好,白色一般会贵个十到二十块,用起来区别不会很大,就这套配置而言,额外风扇装饰性更多点,买不买无所谓。

本次我用同样是跑量款的鑫谷阔斧5,显卡限长315mm,风冷散热限高158mm,水冷最高支持280,另外有两个3.5寸硬盘盘位,整体兼容性不错,另外侧透用的是钢化玻璃,虽然只是百元级别,颜值还是可以的。

9、外设丨(全新/二手)

简介:键鼠现在都比较卷,贴身的东西没必要买二手,推荐下这两年比较火的性价比品牌VGN,目前已经靠着超高性价比破圈,就算不关注外设的朋友多多少少也听说过。

比较值得买的目前是VGN V98Pro(键盘)和VGN蜻蜓F1(鼠标),都是标准的堆料品:

整套走2.4G的无线设备也才四百多,体验确实不一样的。

简介:显示器就比较简单了,无脑推荐头部大厂HKC的子品牌科睿27E1QX,对比同价位竞品无论是堆料还是品控都相当给力,反正有30天免费试用的政策,试试就知道了。

跑分测试

接下来做一下跑分测试和应用测试,仅内存开启XMP,其他配置皆为默认,大家应该能对这套设备的机能有更清晰的了解。

1、综合跑分

首先是鲁大师做了个整机跑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里的硬盘非实际存储盘,下面会单独用CDM进行测试。

其次是游戏加加,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是PCmark10,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综合得分为7128

基本功能得分为9681

生产力得分为8990

数位创作得分为11294

2、CPU测试

首先是CPU-Z,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CinebenchR23,全默认配置,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3、显卡测试

首先是3DMark针对DX12高画质的SpeedWa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针对DX11的FireStrik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是针对DX12的TimeSp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4、存储测试

第一是内存性能测试,开启XMP的6400MHz+C3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里的数据点名表扬一下铭瑄这张主板,IO表现和延迟已经能和更高价位的御三家中低价位型号掰掰手腕,性价比是真的高。

其次是固态硬盘测试,使用CDM进行IO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里就没啥好介绍的了,目前固态硬盘性能天下大同,看保修和售价即可。

5、整机温度

这里使用3Dmark的TimeSpy循环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测试这套主机并没有开盖,温度控制已经挺不错了,所以没必要安装额外风扇。

应用测试

上述跑分工具仅代表理论,下面进行实际工具软件与游戏的量化实测。

1、生产力测试

首先是代表CPU和内存性能的7Zip Benchmark,使用默认的10次循环,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代表综合性能的Blender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三是代表CPU+显卡AI性能的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使用Normal标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是代表显卡解编码性能的Premier,对4K视频美哉天府进行8K转码,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2、游戏测试

首先是要求配置较低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无畏契约,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刚更新不久的CSGo2,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是标准3A游戏,案例选择巫师3(DX12版本),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开启DLSS,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总结

评测到这里就结束了,给一拉到底的朋友做个总结:

本次装机单主要亮点在于支持DDR5内存,对DDR4内存的老设备而言,这套的整机IO能力会有非常大的提升,对应的是生产力以及大型3A游戏的性能表现。

五千预算是基于所有硬件使用东哥自营全新的前提,如果想要再缩点预算,部分硬件可以降级或者替换成二手件,新手都不会搞砸的点上文均做了说明。

最后提醒下各位,花钱是为了提升效率,二代三代i5换E3洋垃圾这种我个人认为是原地传送,如果需求真的很低,那干脆就别换,省下的钱给家人买排骨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