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硬件教程 > 显卡 >

菜鸟成长手册:帮你认识常见显卡基本参数

佚名


二、显存颗粒

  如果说显卡的GPU就像电脑的CPU一样,那么显存扮演的,则是电脑中内存的角色,我们现在来讲解显存颗粒的常见参数。

显存封装

  显存封装是指显存颗粒采用的封装技术类型,封装的目的就是避免显存芯片与空气中的杂质和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接触,防止外界对芯片的损害,进而造成显存性能的下降。不同的封装技术在制造工序和工艺方面差异很大,封装后对显存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现在常见的封装类型有TSOP(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 薄型小尺寸封装和MicroBGA (Micro Ball Grid Array) 微型球闸阵列封装、又称FBGA(Fine-pitch Ball Grid Array)。

  其中TSOP封装类型的显存,其特征为有这类封装类型的显存颗粒,有两侧的脚针裸露在外,而形状一般呈长方形。TSOP封装现在的制造工艺比较成熟,可靠性也比较高。同时这类封装显存具有成品率高、价格便宜等优势。

菜鸟成长手册:帮你认识常见显卡基本参数(3)
TSOP封装类型

  对比TSOP封装的显存产品来说,mBGA封装类型的显存在功耗方面有所增加,但其采用的可控塌陷芯片焊接方法使得产品有着更佳的电气性能。同时由于这类显存在厚度和重量上都比TSOP封装有所改善,因此产品的产品的附加参数减少 、信号传输延迟也更小,产品的工作频率及超频性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mBGA/FBGA封装的特征为看不到针脚,形状亦没有TSOP封装类型那么长。目前,我们见到的显存颗粒都是使用这种mBGA的封装类型。

菜鸟成长手册:帮你认识常见显卡基本参数(3)
使用mBGA封装的GDDR3显存颗粒


显存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常见的显存位宽有64bit,128bit,256bit,320bit和512bit,从显存位宽上我们也可以判断一张显卡的级别,通常来说,显存位宽越高的显卡级别越高。而一张显卡的显存位宽,一般是由显卡核心的显存位宽控制器决定的,因此就算搭配了8颗16M*32bit的GDDR3显存颗粒的GeForce 8600GTS显卡,其显存位宽也仅是128bit,这是因为GeForce 8600GTS的核心已经规定了显存位宽的规格为128bit。

显存容量

  显存容量很好理解了吧?显存容量越大,所能存储的数据就越多。而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显卡,显存容量越大就越好,现在有许多中低端显卡,如GeForce 8500GT、GeForce 7300GT都配备了512MB的显存容量,其实这对中低端显卡的性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打一个简单的比喻,你拿一个水缸到一个湖里打水,你打到多少的水不取决于这个湖的水量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你的水缸有多大。

显存速度

  我们常见的显卡参数中,还可以看见如DDR3:1.4ns这类参数,这里的DDR3表示的则是显存类型,而后面的1.4ns表示的则为显存速度,显存速度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越小表示显存的速度越快,显存的性能越好。现在常见的显存类型中,GDDR2显存速度由4.0ns~2.0ns,GDDR3显存速度由2.0ns~0.8ns,而目前最新的GDDR4技术,显存速度则由0.9ns开始起跳。

显存频率

  显存频率亦为最常见的显卡参数之一,它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以MHz(兆赫兹)为单位。DDR显存的理论工作频率计算公式是:显存理论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2。

三、PCB板

  PCB是Printed Circuit Block(印制电路板)的缩写。就是显卡的载体,所有的显卡元件都被焊在PCB板上,因此PCB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显卡电气性能的好坏和稳定。

PCB层数

  PCB的一般可分为信号层(Signal),电源层(Power)或是地线层(Ground)。每一层PCB版上的电路是相互独立的。目前最为常见的PCB板一般都是采用4层、6层的8层板路设计,总的来说,PCB板层数越多,显卡的电气性越佳,显卡的性能、体质也越好,而价格成本也更为昂贵。由于PCB板的层数我们很难用肉眼来判断,因此一般都要依靠显卡厂商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为带有编号的公版PCB板。如nVIDIA的Model P403/P402/P401则分别为4层、6层、8层PCB板。

显卡接口

  目前AGP显卡接口基本已经被淘汰,而直至目前的DX10显卡,还只是AMD-ATi通过桥接芯片,将旗下的DX10显卡推出AGP接口的版本,目前最为主流的是PCI-Express X16接口,而最新的显卡接口为PCI-Epress2.0,支持这个规范的显卡亦已经在酝酿中。

输出接口

  现在最为常见的视频输出接口有VGA(Video Graphics Array) 视频图形阵列接口,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S-VIDEO(Separate Video) 二分量视频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多媒体接口。

  VGA接口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输出到CRT或者LCD显示器中,是目前主流的输出接口之一。

  DVI接口的视频信号无需经过转换,信号无衰减或失真,是目前主流的输出接口之一。

  S-VIDEO一般采用五线接头,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主要功能是为了克服视频节目复合输出时的亮度跟色度的互相干扰。

  HDMI是基于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制定的,可以看作是DVI的强化与延伸,两者可以兼容。HDMI可以看作是强化的DVI接口和多声道音频的结合。

显卡供电位

  由于目前显卡的频率越来越高,对显卡的电压供电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常见的多为核心/显存分开独立供电的设计。而有些高端或运行频率较高的显卡,核心更是采用了两相或多相供电的设计,每相供电分别由电容元件+MOS管+电感组成。而由于PCI-Express X16接口目前所能提供最大的功率为71W左右,因此不少高端显卡还需要外接4Pin或6Pin电源来维持供电,在ATi的顶级显卡Radeon HD 2900XT中,更是提供了6pin 8pin的外接电源接口,功耗非常之大。

散热装置

  显卡散热装置的好坏也能影响到一张显卡的运行稳定性,目前高端的显卡大多采用了涡轮式风冷散热系统,配合热管或铜底来进行散热。

  常见的散热装置有风冷散热、被动式散热和水冷散热。风冷散热既在散热片上加装了风扇,帮助显卡提高散热效能,目前采用最广泛的就是这种散热方式;被动式散热则是在显卡核心上安装铝合金或铜合金,通过被动的方式来进行散热,这类散热系统由于没有多余的噪音产生,因此大量被应用到高清显卡中;液冷散热则是通过热管液体把GPU和水泵相连,一般在顶级显卡中采用,如我们见到的丽台 8800Ultra液冷版。

菜鸟成长手册:帮你认识常见显卡基本参数(4)
顶级显卡用到的液冷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