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硬件教程 > 内存 >

首款国产DDR5 32GB内存强不强? 金百达银爵DDR5调试+超频测试

脚本之家

国产颗粒的DDR5内存终于来了,主打性价比,金百达是第一批首发厂商,型号为一直卖的不错的银爵+刃两个系列,本人第一时间拿到手做了测试,数据比较理想,适合常规用户和网游玩家。

下面分享首批金百达银爵国产DDR5颗粒版本的多平台测试,希望能帮助大家快速了解这组内存的真实表现。

省流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下总结:

简单来说,这组国产颗粒的DDR5内存更适合在意性价比的常规用户,同时适合AMD用户,网游玩家也合适。

放一下本文目录,大家可以需求跳转观看。

参数解析

首先说一下不同平台的内存表现区别:

下文会分别测试这组内存在intel 14代、Intel Ultra200S和锐龙9系这三个平台的表现,使用主板皆为有自动调小参的技嘉主板,所以测试数据会比二三线品牌主板高出一些。

回归金百达银爵系列国产DDR5,简单列一下核心参数:

单独说一下JEDEC预设,虽然现在6000MHz算低频,但二三线主板插满四根开XMP还是比较困难的,要么走JEDEC要么手动超频。

测试环境

由于内存条的外观使用的是经典银爵马甲没啥新看头,直接快进到环境说明。

内存丨金百达银爵DDR5 6000MHz C36(国产颗粒)

简介:本次核心评测品,使用国产颗粒的金百达DDR5内存一共有三款,本文使用的是入门系列银爵,16Gx2的套条首发价格499元,更适合性价比装机。

带RGB灯条的刃系列同样有国产颗粒版本,价格贵了20块钱,有黑白两色马甲可选,实际PCB和颗粒完全一致,看个人喜好选择哈。

平台A丨AMD R7-9800X3D+技嘉小雕X870

简介:这个平台更适合网游玩家,和这组内存的适配度非常高,毕竟X3D架构就是为了解决内存效能不足设计的,当然AMD的内存效能上限差也是事实,。

平台B丨Intel i7-14700K+技嘉小雕Z790X

简介:这个平台更适合常规生产力用户+3A游戏玩家,线程数多还是有用的,先别急着就游戏这点抬杠,感兴趣可以看看上一篇9800X3D/14700K搭配RTX4070的对比测试。

平台C丨Intel Ultra 265K+技嘉小雕Z890M

简介:原则上这组内存并不适合这个平台,因为Intel Ultra200s最大优势就是内存频率可以轻松8000MHz起步,读写的质变可以掩盖高延迟问题,大家了解下就行。

装机调试

由于这款内存的目标用户是常规用户,所以本段只说关键的基础操作。

物理安装

怕有新手朋友不清楚,四槽主板一定要插2/4槽位,不然频率可能上不去。

BIOS调试

跟着CPU+主板走,有三个方案:

技嘉是看下图,BIOS首页的左下方,勾选XMP/EXPO后,把High Bandwidth和Low Latency这两个功能改成Enable就行。

官超测试

下面的测试包含三个平台,分别是Intel i7-14700K、Intel Ultra7 265K和AMD R7 9800X3D,均使用金百达的6000MHz官超预设,同时开启上文提到的一键压小参功能。

先放一下未压小参的数据,也是绝大部分二三线主板用默认设置的实际水平,平台为265K:

这里的数据作为初始标准,对比下面的压小参和手动超频数据。

接下来开始正式测试,鲁大师内存测试得分如下图所示:

看跑分应该就知道,压小参对比默认设置的提升约在12%左右,同时不同平台的内存效能表现是不同的,并且差距比较大,接着看下面的细节参数测试。

其次是AIDA64的内存测试工具,内存效能测试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如果很在意内存效能,还是14代Intel平台会比较合适,Ultra200S平台的延迟比较高,AMD则是读写能力较差。

手动超频

这里两个超频方向,分别是默认电压超频和加压超频。

默认电压超频(时序优化)

如果用的是御三家主板,直接压主时序就好,这里我没能压到太多,频率只能6000MHz,时序只能到C34-38-38-76,再低就没办法过压力测试了。

放一下过测图,没有任何内存辅助散热的环境下,6000MHz+C34可以轻松过TM5(1usmus脚本)的压力测试,

内存效能测试如下图所示:

对比上面的官超预设,只有微量提升,所以如果不打算加压超频,不太建议折腾主时序,区别不大,用御三家主板的一键压小参就挺好。

加电压超频(提升频率)

这段针对Intel平台+二三线主板的用户,想要更高频率就得加电压,个人调试建议如下:

这里说的是Intel平台设置,AMD不建议折腾。

确认加过内存电压之后,可以尝试将内存频率拉高到6400MHz,时序用默认的不要动,确认后保存修改重启即可。

PS:我这组最高也就这样了,阿鹿君那组可以拉到6800MHz,还是看体质,大家可以参考下。

小参则是标准的那套,直接看下图抄吧,不同主板可能排列顺序不一样,参数是一样的。

放下过测图,没有加额外的主动内存散热器,室温13℃,使用AIDA64的内存测试工具,内存效能测试如下图所示:

对比未压小参的XMP预设,性能提升约为17%。

体验总结

简单说一下本次测试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