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电源及散热器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硬件教程 > 机箱电源及散热器 >

性价比装机的选择! 振华卓凌DB电源750W拆解测评

脚本之家

相信有很多朋友拿到年终奖了,准备装台新电脑奖励自己,电源作为最重要的硬件,如何选择当然非常重要,振华ZILLION卓凌DB作为电源大厂的经典系列,是中端装机不错的选择。

下面和大家分享下这款电源的拆解评测,同时也会有一些调试技巧分享。

省流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下总结:

简单来说,振华卓凌DB系列电源适合在意性价比的中端配置装机用户

参数解析

简单列一下这款电源的参数:

另外,这款电源详情页虽然没有写大4D供电接口,实际上是有两个的(集成在SATA供电线上)

开箱拆解

老样子,分为外观和拆解两部分。

电源外观

虽然只是中端电源,振华卓凌DB750的外观设计还挺好看,顶部散热栅非常有中式门窗的感觉。

底部贴有输出的具体参数,单12V最高可以输出750W,带绝大部分中端配置的电脑轻轻松松。

振华卓凌DB750电源本体的其他地方就没啥特别介绍的了,毕竟功能在这儿。

比较特殊的是线材,使用了同价位相对少见的扁线,对装机时候的走线理线帮助都比较大,接下来开始拆解部分。

内部组件

首先提醒各位,电源螺丝处有易碎贴,个人拆解不保,所以如果打算清灰,在保期间可以联系振华售后让官方处理,过保再自行拆解清灰。

振华卓凌DB750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正如本文开头所言,虽然价格卖的不贵,但小用料确实给力。

原装风扇为ZIC的九叶H.D.B.风扇,型号为ZFH122512H,尺寸为标注的12cm,支持温控调速和省电模式,接口为比较冷门的2Pin,后期更换风扇没那么方便。

除了支持调速+省电模式外,振华还额外在内测加装了防尘片,进一步提升防尘能力和内部运行稳定性。

振华卓凌DB750主电容使用四大台系厂商智宝旗下的Teapo电容,虽然不如日系名气那么大,但在台系厂商中使用非常广,质量和抗压能力还是可以的。

除了可靠的电容选择以外,电源内部还有两大块散热鳍片,设计在PCB和电容附近,进一步增强电源的内部散热能力。

除了散热以外,振华卓凌DB750还单独为核心件做了塑料件防护,能比较有效的隔离干扰,从而提升供电稳定性。

除了电源本体,其他随包配件如下图所示,包含四根扎带和四颗固定螺丝,接下来开始优化分享部分。

优化技巧

相当多的用户只看电源本身,其实Windows也有电源管理功能,下面介绍两个不同方向的配置。

性能模式

如果使用的是Intel平台(CPU),可以进入Windows的控制面板,依次进入系统安全的电源选项:

需要注意,这里修改的受益对象主要是Intel平台,AMD平台的修改意义不大。

待机功耗

上面说的是CPU设置,显卡同样可以进行一些优化,还是上面的页面,点击更改计划设置。

接着按下图点击更改高级电源设置,找到PCI Express的链接状态电源管理,这里共有三个选项:

这里的修改不会对显卡有质变,只是稍微降低待机状态下的功耗+性能,一般不需要动,特别在意电费的朋友可以修改下。

压力测试

硬件最终还是得看实际效果,这里使用这个价位相对较高的配置进行压力测试。

环境说明

CPU使用最新一代的Intel Ultra7 265K,使用Intel性能预设,满载功耗正常在220W左右。

显卡使用蓝戟Intel A770,做轻度超频,满载功耗为235W,再算上主板、内存、硬盘和水冷,整机满载功耗差不多在500W左右。

压力测试

使用AIDA64的稳定性测试工具,进行FPU+GPU进行双烤,通过下图可以看到,压力测试一个小时完全没问题,供电非常稳定,几乎是一条直线。

噪音测试

使用噪音测试App进行数据收集,压力测试的时候风扇声音确实不大,基本维持在45dB左右,如果使用风扇噪音控制更好的显卡,数据应该会更好一些。

测试总结

简单说一下本次测试振华卓凌DB750的体验:

整体来说比较满意,毕竟三百多块钱买个大品牌的750W电源,比较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