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数据库 > Redis > Redis之ZipList压缩列表

Redis之ZipList压缩列表的使用

作者:Dennis_nafla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Redis之ZipList压缩列表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ZipList概述

1.基础结构

ZipList是一种特殊的“双向链表”,但其实并不是链表,而是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可以在任意一端进行压入/弹出操作。并且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1)

结构如下图:

现在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解释:

这里补充一点进制基础:

结合下图更容易理解:

下图是每个部分所占字节数:

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的entry的长度是不确定的?

像数组,只要确定了数组的类型,就能知道其每个节点所占字节数,为什么这里的不确定的呢?

这就需要我们来聊聊entry的结构了 。

2.压缩列表中entry的结构

Ziplist的entry不像普通双端链表那样记录前后节点的指针,因为记录2个指针要16个字节,比较浪费内存。

Ziplist中的entry采用的如下的结构:

previous_entry_length:存前一个节点的总字节数,占1或5个字节。

encoding存该节点的内容的编码,用来区分content是(自负床还是整数),并且存了 content的长度,占1,2或者5个字节稍后有详细解释

content存该节点的数据,可以是字符串或整数。

3.压缩列表怎么双向遍历?

压缩列表的entry既然没有存前后2个节点的指针,那么怎么双向遍历呢?

3.1 正序

先说正序:正序时,已知当前entry的起始地址,要知道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前面有提到过,压缩列表是连续的一片内存空间,所以只要将当前节点的起始地址加上该节点总占字节数()即可,那这个当前节点所占字节数怎么算呢?

节点所占字节数 = previous_entry_length所占字节数 + encoding所占字节数 + encoding里面的所存content的长度

也就是三个部分的字节数相加,只不过content所占字节数要通过encoding里面获取。

3.2 逆序

再说逆序:逆序时,已知当前entry的起始地址,只要用当前entry的起始地址减去previous_entry_length就是前一个节点的起始地址了。因为previous_entry_length存的就是前一个节点总占字节数。

4.encoding编码

4.1 字符串

前面2个比特位用来标记该content是字符串,以第一种为例

00标记该content是字符串,剩余6位存content的所占字节,2的6次方-1是63,所以content的长度最大值是63个字节。

这样说可能不太清楚,举例说明:

现在我们要存“ab” 和 “cd”这两个字符串,即第一个节点存ab,第二个节点存cd

首先存ab:

previous_entry_length:

encoding:

content:a的ASCII值是97,就是二进制01100001;

转化成16进制是这样的:

然后来存cd:

previous_entry_length:

所以previous_entry_length = 00000101

encoding:

content:

所以整个ziplist是这样的

4.2 整数

如果encoding是以11开始,就表示content存的是整数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