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数据库 > Mysql > mysql执行计划Explain

mysql执行计划Explain解读

作者:Carver0808

在数据库操作中,理解Explain执行计划对于性能优化至关重要,Explain展示了MySQL如何执行查询,包括选择哪些索引,如何连接表,以及估计的行数等,Select类型、访问表的方式、使用的索引、以及额外的执行信息,都是优化查询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准备环境

1、新增用户表,方便后续测试使用

CREATE TABLE `t_login_user` (
	`id` INT (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dateint` INT (11) NOT NULL COMMENT '年月份',
	`user_id` VARCHAR (50)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login_name` VARCHAR (50) DEFAULT NULL COMMENT '登录名',
	`password` VARCHAR (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密码',
	`nick_name` VARCHAR (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用户名称',
	`fail_count` INT (11)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当前连续失败次数',
	`max_fail_count` INT (11) NOT NULL DEFAULT '6' COMMENT '允许的连续最大失败次数',
	`is_locked` CHAR (1) NOT NULL DEFAULT 'n' COMMENT '是否被锁定',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nique_user_id` (`user_id`),
	KEY `idx_login_name` (`login_name`),
	KEY `dateint_login_name` (`dateint`, `login_name`)
) ENGINE = INNODB AUTO_INCREMENT = 19 DEFAULT CHARSET = utf8 COMMENT = '登录用户';

2、数据表索引结构

二、Explain执行计划中的列解释

1、id列

id列的编号是select的序列号,有几个select就有几个id,并且id的顺序是按select出现的顺序增长的。

id越大执行优先级越高,id相同则从上往下执行,id为NULL最后执行。

EXPLAIN SELECT * FROM	t_login_user 
WHERE	id = (
	SELECT id FROM t_login_user WHERE user_id = (
		SELECT user_id from t_login_user where nick_name = '张三')
);

案例分析

如上有3个select查询那么explain结果中有3个id,sql得执行顺序是先执行id为3的select(nick_name为张三作为条件查到user_id),在执行id为2的select(拿到上一步user_id作为条件查到id),最后在执行id为1的select (哪到上一步id作为条件查到数据)。

2、select type列

select type表示对应查询的类型,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查询

select type的值有:

案例演示:

1、simple:简单查询

2、primary:复杂查询中最外层的select 3、subquery:包含在select中的子查询(不在from子句中)

4、derived:包含在from子句中的子查询。MySQL会将结果存放在一个临时表中,也称为派生表

5、union:在union关键字随后的selelct

3、table列

这一列表示explain的一行正在访问哪个表。当from子句中有子查询时,table列是格式,表示当前查询依赖id=N的查询,于是先执行id=N的查询。

当有union时,UNION RESULT的table列的值为<union 1,2>,1和2表示参与union的select行id

4、partitions

partitions查询涉及到的分区

5、type列

这一列表示关联类型或访问类型,即MySQL决定如何查找表中的行,查找数据行对应的大概范围。

依次从最优到最差的分别为:system>const>eq_ref>ref>range>index>All一般来说,得保证查询达到range级别,最好达到ref。

1、NULL:MySQL能够在优化阶段分解查询语句,在执行阶段用不着在访问表或索引。例如:在索引列中选取最小值,可以单独查找索引来完成,不需在执行时访问表。

2、system

访问类型最高的,属于const类型的特例,表只有一条记录行(系统表)

3、const

表示通过索引一次就能找到, const 用于比较primary或者unique(值是唯一的)。

因为只匹配一条数据,所以很快。

如果将主键置于where 子句中,mysql就能将该查询转为一个常量

4、eq_ref:eq_ref用于联合表的查询。

primay key或 unique key索引的所有部分被连接使用,最多只会返回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

如下面sql,对于前表t_login_user表中的每一行(row),对应后dept 表只有一行被扫描

EXPLAIN select A.id from t_login_user A LEFT JOIN dept B USING(id) --  USING(id)等价于是 on A.id = B.id

5、ref:相比eq_ref,不适用唯一索引,而是使用普通索引或者唯一索引的部分前缀,索引要和某个值相比较,可能会找到多个符合条件的行。

简单select查询,name是普通索引(非主键索引或唯一索引)

EXPLAIN select id from t_login_user where login_name= "张三"

6、range:范围扫描通常出现在in(), between,>,<,>=等操作中。

使用一个索引来检索给定范围的行。

EXPLAIN select id from t_login_user where id > 1

7、index:扫描全表索引,通常比All快一些

8、all:即全表扫描,意味着MySQL需要从头到尾去查找所需要的行。

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索引来进行优化。

6、possible_keys列

MySQL 能在该表中可能使用的索引,显示的是索引的名称,多个索引用逗号隔开。

在explain时可能会出现possible_keys有索引key值,而key显示为NULL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因为表中的数据不多,MySQL认为索引对此查询帮助不大,选择了全表扫描。

如果该列为NULL,则没有相关的索引

7、key列

MySQL决定实际用到的索引,显示的是索引的名称,多个索引用逗号隔开,如果没有,则为null

8、key_len列

这一列显示了mysql在索引里使用的字节数,通过这个值可以估算出具体使用了索引中的哪些列。

ken_len计算规则如下: 

字符串

数值类型

时间类型

如果字段允许为NULL,需要1字节记录是否为NULL

索引最大长度是768字节,当字符串过长时,MySQL会做一个类似做前缀索引的处理,将前半部分的字符串提取出来做索引。

9、ref

这一列显示了在key列记录的索引中,表查找值所用到的列或常量,常见的有: const(常量),字段名、表名等。

一般是查询条件或关联条件中等号右边的值,如果是常量那么ref列是const,非常量的话ref列就是字段名。

条件等号右边是常量 ref列就显示const,如下

条件等号右边是非常量 ref列就显示字段名或者表名

10、row列

这一列是mysql估计要读取并检测的行数,注意这个不是结果集的行数。

11、filtered

filtered表示返回结果的行数占需读取行数的百分比,filtered列的值依赖于统计信息。

12、Extra列

这一列是额外信息。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