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Swarm是一个主权数字社会的分散式存储和通信系统,一个点对点网络节点系统,可创建分散的储存和通信服务。
项目愿景
通过点对点的存储和通信系统来延展区块链,从而让「世界计算机」成为现实,这台「世界计算机」将可以作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和部署环境。
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以太坊网络一直存在数据存储过于集中的问题。根据 Ethernodes 的数据显示,截止 2021 年 6 月 19 日,以太坊网络上 63.32% 的节点托管在第三方云服务器,这 63.32% 中有 31.5% 的节点在亚马逊 上。这意味着将近五分之一的以太坊网络需要依赖亚马逊进行运行,无疑有违去中心化的初衷。
项目解决方案
以太坊基金会支持开发团队运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开发了 Swarm 项目,目标是提供充分冗余且分散的空间、足够庞大且稳定的带宽,以供生态链上各种 DApp 的数据存储和信息交互。它是建立在以太坊生态上的一个去中心化存储与分发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但有存储功能,还有分发功能,这就要求每个节点的具有庞大的带宽,这是与其他分布式存储项目最大的区别。
项目实现机制
Swarm 所存储的数据以热数据为主,因此访问频率非常大,因而对效率的要求高,这就是 Swarm 为何对于带宽要求高的原因所在。与 IPFS 的存储数据类型不同,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互补的作用。
Swarm 的数据存储和通讯是不需要经过本人以外的他人许可的,是真正实现了自由开放的网络。在“Book of Swarm”中提到,Swarm 所提供的 API 以及其他相关工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来的,并且支持所有传统的网络浏览器,是一个更注重隐私的、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以替代现有的万维网。
Swarm 通过 swap 协议以及swear、swindle等激励制度,来确保数据存储和分发费用和奖励的合理性。
代币使用场景
BZZ 是功能性代币,同时也用于带宽和存储奖励。
激励机制
Swarm 网络的经济激励机制与以太坊的协议和技术有所不同,存储和带宽两个重要的有限资源在其激励计划中得到充分提现。
存储激励:Swarm 的存储空间受到所有单个节点对网络的存储贡献之和的限制。邮票系统通过将费用上传到网络上而增加了成本,从而分配了以最佳方式写入 Swarm 的权利。
利用该信号,存储节点可以决定要保留什么内容以及要忽略什么内容,从而以保留最有价值的那些块的方式分配存储空间。例如,甲乙丙同时上传各自的文件,但存储空间有限,必须有先后顺序,此时就要三个用户自己决定愿意为文件的上传支付多少邮票。若甲认为自己的文件并非紧急文件仅愿意支付 1 元邮票,乙愿意支付 2 元邮票,丙最迫切因此愿意支付 3 元邮票,很显而易见,在存储位置不够的时候,丙上传的数据将被第一个接受,其次才是乙和甲。这 3 块钱的邮票就是给存储节点的预付款,Swarm 网络会将所有邮票汇集,根据各节点的空间大小重新分配。至于邮票如何兑换 Bzz,以及事后销毁等激励措施如何,目前尚未公开。
带宽激励:用户可通过 Swarm 的客户端软件 Bee 搭建好节点,并与其他网络参与者的节点进行交 互,将私密和安全的内容上传以构建一种带宽交换带宽的信任关系。在数据的上传和下载都包含了三类参与角色:发送者、转发者和接收者。在上传数据的场景中,发送者发出上传的数据,经由转发者到达接收者,接收者收到后回复确认信息,经由转发者回传给发送者,上传操作完成。在下载数据的场景中,发送者发出下载的数据请求,经由转发者到达接收者,接收者收到后回复请求对应的数据,经由转发者,最后到达发送者,下载操作完成。在上述两种操作中,转发者和接收者都能获得报酬,并且官方已声明,激励报酬没有出块奖励,只有节点之间的流量费互传和临时数据存储。节点能够收到的流量费的上限与带宽有关,带宽越高,流量费上限越高。节点能够传输的流量还受限于节点的系统瓶颈,而在 Swarm 方案中,系统瓶颈是磁盘 IO 性能。
发现激励:用户可以通过发现 P2P 网络中,新节点的加入网络或是网络中节点与为建立连接的节点进行连接的过程。官方的态度是,对于分布式网络而言,正常工作的节点越多网络的健壮性越高,从单节点自身利益出发,为其他节点提供节点发现的消息转发,能够在自身连接减少的情况下,保持更好的连 接质量。通俗理解,这是一项拉人头,而奖励又不直接发放的激励。
项目事件
2021.06.15 以太坊存储项目Swarm 1.0 主网正式上线
2021.04.27 去中心化存储协议Swarm将发布0.6.0版本,新增代币支付和轻节点等功能
2021.02.15 以太坊储存基础设施Swarm将空投100万枚BZZ代币 主网预计在上半年上线
竞争对手异同
IPFS和Filecoin的生态构架为IPFS,而Swarm的是以太坊原生态。信息执行方面,IPFS系列是通过gas竞价,而Swarm通过智能合约强制执行。IPFS系列无法真正做到数据抗审查,Swarm可做到中间环节不知情。
市场观点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 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呈现几何级增长。
怎样把这些有价值的数据保存起来,成为当下最迫切的问题。分布存储技术应运而生,正式被纳入到新基建中,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当前, Swarm可以说是最有希望率先落地应用的分布式存储项目,虽然只是在以太坊网络上,但至少在现阶段,分布式存储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借助以太坊现有的生态,先在区块链上落地应用,短期 Swarm就能实现更高的价值。
项目风险
工程进展缓慢和经济模型不清晰
价值判断
Swarm 是一个由点对点网络节点组成的系统,可创建分散的存储和通信服务。Swarm 的使命,是通过为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提供可扩展的底层基础设施,去塑造自我主权的全球化社会和无需许可的开放市场。BZZ 是功能性代币,同时也用于带宽和存储奖励,其价值的支撑在于交易手续费用的获取。Swarm 被称为“项目之王”的名字,从其官方团队和投资机构来看,确实是实至名归,但要评估一个项目的价值,创世团队肯定是加分项,但是,成功的一个项目取决于它未来的场景映射。一切看项目后续发展。(以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非小号观点,仅作研究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