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预测:全球债市崩溃!BTC飙至15万美元只是时间问题?一文了解
根据最新市场动态,比特币(BTC)价格在109,500美元附近获得支撑后,目前交投于约111,000美元。基本面方面,全球政府债券市场正面临巨大压力,美国、欧洲、日本及英国的债券收益率持续攀升。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5%,法国长期债券收益率自2011年以来首次突破4%,英国国债(gilts)则触及27年来高点。
日本30年期债券收益率更创下历史新高,引发市场对G7债券市场“崩溃”的警告,据《The Kobeissi Letter》报导。这一债市危机是否将推动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进一步上涨,朝15万美元的目标迈进?
来源: The Kobeissi Letter
这种收益率的显着上升反映了通胀担忧、债务水平激增和供应压力的综合影响。对比特币(BTC)而言,其影响是深远的。历史上,根据收益率飙升的驱动因素,比特币既作为风险资产,又作为对冲资产。
The collapse of G7 bond markets:
— The Kobeissi Letter (@KobeissiLetter) September 2, 2025
Despite aggressive global central bank rate cuts, yields are surging in France, Japan, Germany, Canada, the US, and the UK.
The market is quite literally rejecting central bank interest rate cuts.
How did we end up here? https://t.co/cA7UCGuokD pic.twitter.com/0CndO3fQ5l
比特币的历史蓝图
过去的收益率飙升提供了线索。在2013年的“缩减恐慌”期间,投资者逃离政府债务,比特币价值从不到100美元飙升至超过1,000美元。类似的模式在2021年重现,当时由于通胀恐惧引发收益率上升,比特币价格冲高至65,000美元。
然而,当中央银行通过激进的紧缩政策推高收益率时,情况则不同。2018年,实际债券回报率上升吸引了资本流出比特币,导致其价值下跌超过80%。
当前週期似乎更接近2013年和2021年的情况。美国债务在短短两个月内激增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37.3万亿美元。与此同时,Glassnode数据显示比特币的持有者保留率正在上升,显示出对BTC作为货币贬值对冲工具的信心。
- 美国债务在9月升至37.3万亿美元,高于7月的36.2万亿美元。
- 比特币在过去三天上涨4.2%,与债券市场的最新飙升同步。
- 持有者保留率显示长期投资者的“HODL”趋势更加强劲。
比特币(BTC/USD)短期技术分析
比特币已突破其下降通道,在数週的横盘交易后获得动能。目前价格接近110,819美元,BTC在110,181美元的支点上方整固。50日均线(50-EMA)现作为支撑,而200日均线(200-EMA)位于112,663美元,是需要关注的近期阻力位。
比特币价格图表 – 来源:TradingView
动能增强,RSI达56,显示需求回升但未过热。突破112,600美元可能推动价格冲向115,600美元及117,500美元。下行方面,支撑位位于107,407美元及105,215美元,为交易者提供明确的风险水平。
比特币(BTC/USD)长期技术展望
从2022年低点以来的上升通道显示整体看涨格局。当前价格在110,587美元整固,50週均线(SMA)位于95,922美元,构成强力支撑。
比特币价格图表 – 来源:TradingView
RSI达62,仍有上涨空间。若BTC突破134,487美元,斐波那契扩展线预测目标为171,055美元及231,241美元,远期目标可达290,000美元。
关键长期支撑位位于104,379美元、89,096美元及74,732美元。只要比特币保持在95,000美元以上,超级週期结构依然完好,我们有望看到六位数的里程碑。
新预售Bitcoin Hyper($HYPER)结合比特币安全与Solana速度
Bitcoin Hyper($HYPER)定位为首个基于Solana虚拟机(SVM)的比特币Layer 2解决方案。其目标是通过实现闪电般快速、低成本的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dApp)以及迷因币创建,来拓展比特币生态系统。
通过结合比特币无与伦比的安全性与Solana的高性能框架,该项目为全新的使用场景开启了大门,包括无缝BTC桥接和可扩展的dApp开发。
以上就是比特币价格预测:全球债市崩溃!BTC飙至15万美元只是时间问题?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比特币冲击15万美元的逻辑介绍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