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软件编程 > C 语言 > C/C++ extern关键字用法

C/C++ extern关键字用法示例全面解析

作者:小余的自习室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C/C++ extern关键字用法示例全面解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前言

extern 是C/C++语言中表明全局变量或者函数作用范围(可见性)的关键字,编译器收到extern通知,则其声明的变量或者函数可以在本模块或者其他模块使用。

对于函数而言,由于函数的声明如“extern int method();”与函数定义“int method(){}”可以很清晰的区分开来,为了简便起见,可以把extern关键字省略,于是有了我们常见的函数声明方式“int method();”,然而对于变量并非如此,变量的定义格式如“int i;”,声明格式为“extern int i;”,如果省略extern关键字,就会造成混乱,故不允许省略。

一般用法

在本模块中使用:

extern int a;
extern int b;
int maxbb(int l,int r) {
    return l > r ? l : r;
}
int main() {
    cout << maxbb(a, b) << endl;
}

int a = 10;
int b = 20;

当前模块的main函数在a和b之前定义,所以main函数对a和b是没有访问权限的,可以在main之前定义

extern int a;
extern int b;

这样就可以正常访问到a和b了。

跨模块中

在模块1 _extern.cpp中定义:

extern int _a = 10;
extern int _b = 20;

int maxAB(int a,int b) {
    return a > b ? a : b;
}

在模块2 main.cpp中定义:

extern int _a;
extern int _b;
int maxAB(int a,int b);
int main() {
    cout << "a:" << _a << " b:" << _b << endl;
    cout << maxAB(100,200) << endl;
}

结果:
a:10 b:20
200

看到使用extern关键字使用到了外部模块_extern.cpp中的全局变量以及函数。

标准定义使用extern关键字的步骤为:

module1.h
extern int _a;
extern int _b;
int maxAB(int a, int b);

2.定义一个.cpp文件来初始化全局变量或者函数的实现

module1.cpp

#include "module1.h"

int _a = 100;
int _b = 200;

int maxAB(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x : y;
}

3.在需要使用到的地方使用extern关键字修饰。

//main.cpp
extern int _a;
extern int _b;
int maxAB(int a,int b);
int main() {
cout << "a:" << _a << " b:" << _b << endl;
cout << maxAB(100,200) << endl;
}

运行结果:
a:100 b:200
200

如果我们把module1.h中如下定义:

extern int _a = 100;
extern int _b = 200;

这样肯定会报错的,因为extern int _a是变量声明,而extern int _a = 100则是变量声明和定义。 因为module1.cpp中是将"module1.h" include到cpp中的,如果在.h中声明和定义即使用extern int _a = 100方式,则会引起重复定义,而extern int _a是变量声明,并非定义,所有不会重复。

extern 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这里引用掘友出的题:

数组通过外部声明为指针时,数组和指针是不能互换使用的;那么请思考一下,在 A 文件中定义数组 char a[100];在 B 文件中声明为指针:extern char *a;此时访问 a[i],会发生什么;

先说结果,会引起 segmentation fault 报错;

这里涉及到了数组与指针的区别

数组与指针的区别

数组变量和枚举常量一样都属于符号常量。注意,不是数组变量这个符号的值是那块内存的首地址, 而是数组变量这个符号本身代表了首地址,它就是这个地址值。这就是数组变量属于符号常量的意义所在。

由于数组变量是一个符号常量,所以其可以看做是右值,而指针作为变量,只能看作为左值。 右值永远不等于左值,所以将指针赋予数组常量是不合法的。

例如:char a[] 中的 a 是常量,是一个地址,char *a 中 a 是一个变量,一个可以存放地址的变量。

extern 声明全局变量的内部实现

被extern修饰的全局变量,在编译期不会分配空间,而是在链接的时候通过索引去别的文件中查找索引对应的地址。假设文件中声明了一个:

extern char a[];

这是一个外部变量的声明,声明了一个外部的字符数组,编译器看到这玩意时不会立即给a分配空间,而是等链接器进行寻址,编译器会将所有关于a的引用化为一个不包含类型的标号,编译完成后会得到一个目标中间产物a.o,但是此时a.o中关于a还是一个无类型标号,链接器连接的时候发现这个标号,会去其他 中间产物中查找和这个标号对应的地址,找到之后替换这个标号。最后链接为一个可执行的文件。

extern char * a;

这也是一个外部变量的声明,它声明了一个字符指针。编译以及链接过程和前面字符数组过程类似,只是此时链接器在寻找符号地址的时候,找到的是前面声明的 extern char a[] 字符数组,这里就有问题了 :由于在这个文件中声明的 a 是一个指针变量而不是数组,链接器的行为实际上是把指针 a 自身的地址定位到了另一个 .cpp 文件中定义的数组首地址上, 而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把数组的首地址赋予指针 a。(这很容易理解:指针变量也需要占用空间,如果说把数组的首地址赋给了指针 a,那么指针 a 本身在哪里存放呢?) 这就是症结所在了。所以此例中指针 a 的内容实际上变成了数组 a 首地址开始的 4 字节表示的地址

上述加粗部分的可以理解为,链接器认为 a 变量本身的内存位置是数组的首地址,但其实 a 的位置是其他位置,其内容才是数组首地址。

这里着重要理解的是:指针的地址以及指针的内容的区别,指针本身也存在地址,链接器将数组的首地址赋予了指针本身,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举个例子,定义 char a[] = "abcd",则外部变量 extern char a[] 的地址是 0x12345678 (数组的起始地址), 而 extern char *a 是重新定义了一个指针变量 a,其地址可能是 0x87654321,因此直接使用 extern char *a 是错误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使用 extern 修饰的变量在链接的时候只找寻同名的标号,不检查类型,所以才会导致编译通过,运行时出错。

extern "C"

extern "C"的真实目的是实现类C和C++的混合编程。在C++源文件中的语句前面加上extern "C",表明它按照类C的编译和连接规约来编译和连接,而不是C++的编译的连接规约。这样在类C的代码中就可以调用C++的函数or变量等。(注:我在这里所说的类C,代表的是跟C语言的编译和连接方式一致的所有语言)

C和C++互相调用

前面我们说了extern “C”是为了实现C和C++混编,接下来就来讲解下C与C++如何相互调用,在讲解相互调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C和C++编译和链接过程的差异。

C++的编译和链接

大家都知道C++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而面向对象最核心的特性就是重载,函数重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性。假设定义如下函数重载方法:

void log(int i);
void log(char c);
void log(float f);
void log(char* c);

则在编译后:

_log_int
_log_char
_log_float
_log_string

编译后的函数名通过带上参数的类型信息,这样连接时根据参数就可以找到正确的重载方法。

C++中给的变量编译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如全局变量会编译为g_xx,类变量编译为c_xx.连接时也是按照这种机制去查找对应的变量的。

C的编译和连接

C语言中并没有重载和类这些特性,故不会像C++一样将log(int i)编译为log_int,而是直接编译为log函数,当C++去调用C中的log(int i)方法时,会找不到_log_int方法,此时extern “C”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下面来看下C和C++是如何互相调用的。

C++中调用C的代码

假设一个C的头文件cHeader.h中声明了一个函数_log(int i),如果C++要调用它,则必须添加上extern关键字。代码如下:

//cHeader.h
#ifndef C_HEADER
#define C_HEADER
extern void _log(int i);
#endif // !C_HEADER

在对应的cHeader.c文件中实现_log方法:

//cHeader.c
#include "cHeader.h"
#include <stdio.h>

void _log(int i) {
    printf("cHeader %d\n", i);
}

在C++中引用cHeader中的_log方法:

//main.cpp
extern "C" {
    //void _log(int i);
    #include "cHeader.h"
}
int main() {
    _log(100);
}

linux执行上述文件的命令为:

注意: 在main.cpp文件中可以不用包含函数声明的文件,即“extern "C"{#include"cHeader.h"}”,而直接改用extern "C" void log(int i)的形式。那main.cpp是如何找到C中的log函数,并调用的呢?

那是因为首先通过gcc -c cHeader.c生成一个目标文件cHeader.o,然后我们通过执行g++ -o C++ main.cpp cHeader.o这个命令指明了需要链接的目标文件cHeader.o。 main.cpp中只需要声明哪些函数需要以C的形式调用,然后去目标文件中查找即可。“.o”为目标文件。类似Windows中的obj文件。

C中调用C++的代码

C中调用C++中的代码和前面的有所不同,首先在cppHeader.h中声明一个_log_i方法。

#pragma once
extern "C" {
    void _log_i(int i);
}

在对应的cppHeader.cpp中实现该方法:

#include "cppHeader.h"
#include &lt;stdio.h&gt;

void _log_i(int i) {
    printf("cppHeader:%d\n", i);
}

定义一个cMain.c文件调用_log_i方法:

extern void _log_i(int i);
int main() {
    _log_i(120);
}

注意点:

linux执行上述文件的命令为:

(1)首先执行命令:g++ cppHeader.cpp -fpic -shared -g -o cppHeader.so 该命令是将cppHeader.cpp编译成动态连接库,其中编译参数的解释如下:

(2)然后再执行命令:gcc cMain.c cppHeader.so -o cmain 该命令是编译cMain.c文件,同时链接cppHeader.so文件,然后产生cmain的可执行文件。

(3)最后执行命令: ./cmain 来执行该可执行程序

结果:cppHeader:120

总结

本文主要讲解了关于extern的三个知识点:

参考

extern “C“ 用法详细说明 extern关键字用法详解 【C/C++】extern 的一些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C/C++ extern关键字用法示例全面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C/C++ extern关键字用法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