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义copy and swap示例详解
作者:庖丁解牛
class对象的初始化
我们有一个class Data
, 里面有一个int m_d
变量,存储一个整数。
class Data { int m_i; public: void print() { std::cout << m_i << std::endl; } };
我们如果需要一个Data类的对象的话,可以这样写:
void test() { Data d; d.print(); // 打印内部的变量 m_i }
看到这里,应该能发现问题,虽然 d 变量已经实例化了,但是,我们好像没有在初始化的时候指定内部m_i
到底是什么值。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们并没有将 d 所引用的内存变成一个可以使用的状态。
比如说,这里提一个业务需求,内部的m_i
只能是奇数。
而上述代码中的变量d所引用的内存中的m_i
到底是什么数,是未知的,有可能你的编译器将m_i的初始值设置成了0,但这是于事无补的,因为我们的业务需求是:
- m_i 必须是奇数
所有用到d的地方,都会有这个假设,所以如果在初始化d的时候,没有保证这个m_i是奇数的话,那么后续的所有业务逻辑全部都会崩溃。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想道明一句话:
- 想要使用一个类对象,先进行初始化,这个对象的内存变成一个
合法的状态
。
合法的状态
大部分跟业务逻辑相关,比如上面的m_i必须是奇数
。
constructor 构造器
对象在实例化的时候,大抵有这么两步:
- 分配内存:这里分栈和堆,又叫自动分配内存(函数栈自动张开)和手动(使用new操作符在堆上申请)
- 填充内存
分配好的内存,几乎都是混沌的,完全不知道里面存的数据是什么,所以需要第二步填充内存
,使得这块内存变成合法的
。
而 constructor 的最大职责就是这个。(打开文件,打开数据库,或者网络连接也能在这里面干)
这意思就是,constructor 执行的时机一定是在内存已经准备好了的时候。
拿上面的例子,我们这样来确保一个合法的m_i:
class Data { int m_i; public: Data(int i): m_i{i} // 变量m_i初始化 {} }; void test() { Data d{3};// 这里确保了变量 m_i 为 3 }
也许不想在初始化的非要想一个合法值传给m_i,我们可以搞一个默认constructor:
class Data { int m_i; public: Data():m_i{1} {} }; void test() { Data d{}; // 这里不用填参数 }
constructor overload 构造器重载
constructor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函数,在初始化的时候会调用而已。
只要是函数,那么就可以按照一般的函数的重载规则进行重载。
上面的例子已经说明了这个用法
Data() : m_i{1} // 不带参数 Data(int i) : m_i{i} // 带了一个int参数 i
所以一个类该有什么样的constructor,由业务逻辑自己决定。
copy constructor 拷贝构造器
还是上面的Data的例子:
void test { Data d1{5}; 调用 Data(int i) 进行初始化 Data d2{d1}; // 这个是啥????? }
从写法上来看,我们可以猜测到,d2.m_i 应该拷贝自 d1.m_i,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 5。
这没问题的,但是我们前面说了,初始化一定是调用了某个constructor,那么这里是调用的哪个constructor呢?
答案是:
Data(const Data& other);
形如这样的参数是这样的constructor,还特意起了个名字:copy constructor, 也就是拷贝构造器
。
这个函数接受一个参数,我们起了个名叫other
,所以一看就明白了,这个other
就是我们想要拷贝的对象。
这个constructor,我们并没有手动提供,所以这是编译器自动给我们加上去的。
你可能会问,编译器怎么知道这个函数内部应该怎样实现?
对啊,编译器不知道,他对我们的业务逻辑以及合法性
一无所知,所以,编译器只能提供一个比较基础的功能:
- 逐个成员变量拷贝
Data类里只有一个m_i, 所以这里编译器提供的这个constructor,就是做了大概这样的事情:
class Data { int m_i; public: Data(const Data& other):m_i{other.m_i} {} };
像m_i这种基础类型,就是直接拷贝了。那如果Data类内部有class类型的变量呢:
class Foo { int m_i; }; class Data { Foo m_f; };
从形式上看,编译器给我们提供的默认的拷贝构造器,应该是这样的:
class Data { Foo m_f; public: Data(const Data& other):m_f{other.m_f} {} };
虽然m_f不是基本类型的变量,但是形式上来看,和基本变量是一致的。
有必要提一下:
m_f{other.m_f}
这句,实际上继续调用了Foo类的拷贝构造
,所以到这里,那就是Foo类
的事情了,与Data类
无关了。
总之:
- 拷贝构造器,就是一个普通的构造器,接收一个参数
const T &
- 拷贝构造器,可以让我们新产生的对象去拷贝一个已有的老对象,进行初始化
- 如果我们不提供一个拷贝构造器,那么编译器会给我们搞一个默认的,逐个成员拷贝的,拷贝构造器
拷贝构造器的调用时机
上面已经说过一种:
Data d1{}; Data d2{d1} // 这里会调用拷贝构造器
事实上,还有别的时候,拷贝构造器会被调用,那就是函数的传参,和返回值。
class Data{}; // 内部省略 void foo(Data d) { // 一些逻辑 } void test() { Data d1{}; foo(d1); // 这一句调用了拷贝构造器 }
函数传参的时候,如果是值类型参数,那么会调用拷贝构造器。
再来看看函数返回值:
class Data{}; // 内部省略 Data getData() { Data d1{}; return d1; // 这里也是调用拷贝构造器 } void test() { Data d{getData()}; // 这里依然调用了拷贝构造器 }
从理论上来看,上面的 Data d{getData()}
这一句应该调用两次拷贝构造
- 第一次是函数getData内部的一个局部d1,拷贝给了一个临时匿名变量
- 第二次是这个临时匿名变量拷贝给了变量d
但是如果你在拷贝构造器里加上打印,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会打印出来,也就是说,压根就没有调用到拷贝构造器。
这不代表上面关于函数的说法是错的,这只是编译器的优化而已,因为来来回回的拷贝,实在是没有必要,所以在某些编译器认为可以的情况下,编译器就直接省了。这个不重要,就不具体往里面细说规则了。
自定义拷贝构造器
大部分时候,编译器生成的这个拷贝构造器就满足需求了。
但是,如果我们的class包含了动态资源,比如说一个堆上动态的int数组, 默认的拷贝构造器就没那么好用了:
class Data { int m_size; // 数组的元素个数 int* m_ptr; // 指向数组首元素的指针 public: Data(int size):m_size{size} { if (size > 0) { m_ptr = new int[size]{}; } } ~Data() { delete[] m_ptr; } };
由于这个Data类,拥有一个动态的数组,所以我们提供了一个析构函数,省的这块内存不会被回收。
然后,我们没有提供一个拷贝构造器,所以编译器就给我们添加了一个:
class Data { // 忽略别的代码,现在只关注拷贝构造器 Data(const Data& other):m_size{other.m_size}, m_ptr{other.m_ptr} {} }; void test() { Data d1{10}; // 第一句 Data d2{d1}; // 第二句 }
没什么悬念,就是按照成员,逐个拷贝,注意,连指针也是直接拷贝。
所以上述test函数中,第二句执行了之后,整个内存应该是这样的:
这有问题吗?
有很大的问题,考虑一下test函数执行完毕前,是不是需要对这两个变量 d1,d2d1, d2d1,d2 进行析构。
你会发现,两次析构,delete 的资源是一份!!!
一份资源,被delete两次,这就是所谓double free
问题。
还有别的问题吗?
有。考虑下面的代码:
void foo(Data d) { // 一些逻辑 } void test() { Data d1{10}; foo(d1); // }
上面代码里,foo执行完之前,会析构这个局部变量d!导致资源已经被delete!
而外面d1和里面的d,指向的是同一份资源,也就是说,foo执行完之后,d1.m_ptr 成为了一个悬挂指针
!
没办法了,只能靠自己定义拷贝构造器,来解决上面的问题了:
class Data { int m_size; // 动态数组的元素个数 int* m_ptr; // 指向数据的指针 public: Data(const Data& other){ if(other.m_ptr) { auto temp_ptr { new int[other.m_size]}; std::copy(other.m_ptr, other.m_ptr + other.m_size, temp_ptr); m_ptr = temp_ptr; m_size = other.m_size; } else { m_ptr = nullptr; } } };
上面的拷贝构造器,才是真正的拷贝,这种拷贝一般称之为深拷贝
。
进行深拷贝之后,新对象和老对象,各自都有一份资源,不会再有任何粘连了。
拷贝赋值,copy assignment
想要完成深拷贝
,到现在只进行了一半。
剩下的一般就是重载一个操作符,operator=
,这是用来解决如下形式的拷贝:
Data d1{10}; Data d2{2}; /// d2 = d1;
这里,两个变量 d1,d2d1, d2d1,d2 都自己进行了初始化,在经过一堆代码逻辑之后,此时我们的需求是:
- 清除 d2 的数据
- 将 d1 完整的拷贝给 d2
两个类对象之间用赋值操作符,其实是调用了一个成员函数:operator=
。
对,这玩意虽然是操作符,但是操作符本质上也还是函数,这个函数的名字就是operator=
。
还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提供一个自定义的operator=
, 那么编译器会给我们添加一个如下的:
class Data { int m_size; int* m_ptr; public: Data(int size):m_size{size} // 普通构造器 { if (size > 0) { m_ptr = new int[size]{}; } } Data(const Data& other) // 拷贝构造器 { if(other.m_ptr) { auto temp_ptr { new int[other.m_size]}; std::copy(other.m_ptr, other.m_ptr + other.m_size, temp_ptr); m_ptr = temp_ptr; m_size = other.m_size; } else { m_ptr = nullptr; } } ~Data() // 析构 { delete[] m_ptr; } ///////// 编译器自动添加的 operator= Data& operator=(const Data& other) { m_size = other.m_size; m_ptr = other.m_ptr; return *this; } };
看这个编译器自动添加的operator=
, 是显而易见能发现问题的:
- 自身的m_ptr指向的内存永远无法回收了
自定义 operator=
还是得靠自己来编写 operator=
。
前方警告,终于要点题了,copy and swap
即将出现。
先按照我们的思路来写一个:
Data& operator=(const Data& other) { // 1. 首先清除本身的资源 delete[] m_ptr; // 2. 拷贝other的资源 m_size = other.m_size; if (other.m_ptr) { m_ptr = new int[m_size]; std::copy(other.m_ptr, other.m_ptr+m_size, m_ptr); } return *this; }
如果按照上面的代码,来看下面的test函数,会发生什么问题:
void test() { Data d1{10}; d1 = d1; // 自己赋值给自己 }
我们在operator=
里面看见,上来直接把整个资源删除了,GG!
我们要加一个判断:
Data& operator=(const Data& other) { if (this == &other) // 加了一个判断 { return *this; } // 1. 首先清除本身的资源 delete[] m_ptr; // 2. 拷贝other的资源 m_size = other.m_size; if (other.m_ptr) { m_ptr = new int[m_size]; // 这句有可能异常 std::copy(other.m_ptr, other.m_ptr+m_size, m_ptr); } return *this; }
关于这里加不加判断,很多大师级人物也认为不该加:
- 谁会写出这种
d1 = d1;
这种代码???加了判断,徒增烦恼而已。
再来看上面注释那个, new 在申请新的内存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异常,此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文章开头提及的:
- 内存合法性
m_size 已经拷贝过来了
而真正的数据没有拷贝过来,导致这两个变量,不满足我们的业务合法性。
所以再改改:
Data& operator=(const Data& other) { // 1. 首先清除本身的资源 delete[] m_ptr; m_ptr = nullptr; // 2. 拷贝other的资源 auto temp_size {other.m_size}; if (other.m_ptr) { m_ptr = new int[temp_size]; std::copy(other.m_ptr, other.m_ptr+temp_size, m_ptr); m_size = temp_size; } return *this; }
此时此刻,这个代码已经没啥大问题了,除了一样:
- 代码重复了,我们发现在拷贝other的数据的时候,逻辑是和拷贝构造器是一模一样的
c++里有一个原则:DRY
: Do not Repeat Yourself。
别写重复的代码!
所以接着往下,copy-and-swap正式出场:
copy-and-swap 语义
- 首先copy就是指拷贝构造器
我们先来讲讲swap是个啥。
就是说,我们需要写一个函数swap,如下:
class Data { // 其余部分省略,将重点放在swap函数 friend void swap(Data &left, Data& right) { std::swap(left.m_size, right.m_size); std::swap(left.m_ptr, right.m_ptr); } };
这个swap函数很简单,就是交换两个已有的Data对象的内部数据,仅此而已。
现在,
- copy有了
- swap有了
让我们写出最终极的operator=
:
Data& operator=(Data other) { swap(*this, other); return *this; }
是不是惊呆了,就这么两句,就行了!
仔细领略一下这个写法的高深之处:
- 函数传参,用的值传参,而非引用,所以此时会调用拷贝构造器(copy)
- 函数内部,交换了当前对象,和局部临时变量other的数据(swap)
你可能会问,没有清除自身的资源啊???
注意,other 是一个局部临时变量,这个函数结束之前,会进行析构,而析构的时候,other身上已经是被交换过的了,所以other被析构的时候,就是自身资源清除的时候。
妙,妙,妙!!
用如此短的代码实现了operator=
, 实在是妙~
以上就是C++语义copy and swap示例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C++语义copy and swap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