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关注公众号 jb51net

关闭
首页 > 数据库 > Mysql > MySQL Innodb索引机制

MySQL Innodb索引机制详细介绍

作者:玉树临风

这篇文章介绍了MySQL Innodb索引数据结构工作原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1、什么是索引

索引是存储引擎用于快速找到记录的一种数据结构。

2、索引有哪些数据结构

通过一次比较,将查找区间缩小一半。而MySQL中的数据并不是有序的序列。

平衡二叉查找树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查询速度的确很快,但是维护一颗平衡二叉树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通常来说,需要一次或多次左旋和右旋来得到插入或更新后的平衡性。

  1. 根节点至少有两个子节点(每个节点有M-1个Key, 且以升序排列) 其它节点至少有M/2个子节点
  2. 叶子结点都在同一层。

B+树是B树的变种,B+树由B树和索引顺序访问方法演化而来(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使用B树的情况来)。
B+树是为磁盘或其他直接存储辅助设备设计的一种平衡查找树。
在B+树中所有记录结点都是按键值的大小顺序放在同一层的叶子结点上, 由各叶子节点指针进行连接。
所有查询都要查找到叶子节点,查询性能稳定。
所有叶子节点形成有序链表,便于范围查询。每个叶子结点都存有相邻叶子结点的指针,叶子结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顺序链接(双向链表)

3、Innodb为什么使用B+树做为索引

  1. 可以有效的利用系统对磁盘的块读取特性,在读取相同磁盘块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加载索引数据,来提高索引命中效率,从而达到减少磁盘IO的读取次数(局部性原理与磁盘预读)。
  2. B+树的磁盘读写代价更低:B+树的内部节点并没有指向关键字具体信息的指针(只有叶子节点存储有),因此其内部节点相对B树更小,如果把所有同一内部节点的关键字存放在同一盘块中,那么盘块所能容纳的关键字数量也越多,一次性读入内存的需要查找的关键字也就越多,相对IO读写次数就降低了。
  3. B+树的查询效率更稳定。由于非终结点并不是最终指向文件内容的结点,而只是叶子结点中关键字的索引。所以任何关键字的查找必须走一条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路。所有关键字查询的路径长度相同,导致每一个数据的查询效率相当。
  4. B+树支持范围查询,而B树不支持

4、索引分类

从存储结构上分类:BTree索引、Hash索引、全文索引

从应用上分类:主键索引、唯一索引、组合索引

从物理存储角度: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辅助索引)

下面说说什么是聚集索引,什么是非聚集索引:

按照每张表的主键构建一棵B+树,同时叶子节点中存放的即为整张表的行记录数据。也将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称为数据页,每个数据页都通过一个双向链表进行链接。

聚集索引对于主键的排序查找和范围查找的数据非常快。

除了存储了索引列,还存储了叶子节点的指针。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