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是什么?入门投资、诈 骗手法以及2025趋势解析
Web3 是建立在区块链与去中心化技术之上的新一代网路架构,核心在于让使用者重新掌握自己的资料、身份与数位资产主 权。这样的转变,正在改写我们与网路互动的基本规则。
你真的「拥有」你在网路上的东西吗?
每天使用社群平台、上传内容、浏览资讯、留言互动,你知道这些资料最后都归谁所有吗?
答案通常是:平台,而不是你。
你在平台上建立的帐号、发表的创作、输入的个资、参与的社群,其实都储存在企业的伺服器里。能否保留、修改甚至删除,往往不是由使用者自己决定。这正是过去几年逐渐被提出来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能不能重新拥有我们的数位足迹?
Web3,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
Web1 → Web2 → Web3:三阶段的网路演进
网路不是一夜之间长成今天的样子,它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每一代都改变了使用者与网路之间的关系:
时代 | 核心特征 | 角色 | 控制权 |
Web1(1990–2005) | 只读(Read) | 网页浏览者 | 企业 |
Web2(2005–2020) | 可读写(Read & Write) | 用户、创作者 | 平台 |
Web3(2020–Now) | 拥有权(Read, Write & Own) | 用户主导 | 用户本身 |
Web1.0:只读(Read)
早期网路以静态网页为主,使用者大多只是资讯的接收者,网站由开发者建构,内容单向传递、缺乏互动。那是一个「看得见、动不了」的时代。
Web2.0:读与写(Read & Write)
进入Web2,用户成为创作者,能够发表文章、上传影片、建立社群,带动网路互动与平台经济的快速成长。然而,这背后也出现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使用者虽然创造内容,但资料与帐号实际上是被平台掌控的。
目前主流的社群平台与内容服务(如YouTube、Instagram、Threads 等)多由Google、Meta 等私人企业营运。使用者的资料、帐号与发声权利,皆储存在这些平台的中心化伺服器上,最终控制权并不属于用户自己。
例如在2023 年,知名实况游戏主播「亚洲统神」因失言争议,其频道与内容遭平台全面下架。这样的事件反映出Web2 架构下,用户即使贡献大量内容,也无法真正掌握其命运。
Web3.0:读、写与拥有(Read, Write & Own)
Web3 的核心改变在于:「你自己拥有数据、身份与数位资产,不需仰赖任何单一平台。」
Web3 带来的,不只是功能的升级,更是权力的重分配。它透过区块链与去中心化技术,让使用者能够直接掌握自己的数据、数位身份与资产,不再依赖任何单一平台进行管理或授权。
在Web3 架构下,帐号由用户自行透过钱包生成,内容与纪录储存在区块链或分散式储存系统中,由使用者自行保管与控管。私钥代表的是存取权,数据与资产真正意义上归属于用户本人。
这样的改变,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网路治理模式的根本挑战。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个使用者可以拥有、自主、参与的网路时代。
Web3是什么?三大核心特征
1.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传统网路是中心化架构,资料集中储存在单一伺服器;Web3 透过区块链与分散式储存技术,让资料同时存在于多个节点,避免平台垄断、单点故障与审查风险。
2.资料拥有权(Data Ownership)
用户可以透过加密钱包等技术,自行创建数位身分,并保有所有权限。这不只是登入方式的变化,更是从「平台拥有你」变成「你拥有自己」。
3.无需信任与无需许可(Trustless & Permissionless)
不需要仰赖中介机构授权,也不需要先信任对方才能进行互动。 Web3 建立在智能合约、共识机制与密码学之上,让交易与协作更公平、自主与透明。
Web3 如何入门?
随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的快速发展, Web3 产业已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领域,不只因为具有革命性的潜力,它也也带来了丰富的职业机会和投资潜力。
与Web3 产业相关的职缺十分多样,需要的不只有资讯工程的专业。
除了开发技术工程师外, Web3 产业也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如:市场行销、法律顾问、产品PM 、金融、洗钱防制等各种专业人才。想进入这方面产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与专长选择合适的职位,无需因缺乏技术背景而感到束手无策。
如果投入相关职缺的门槛太高,投资Web3 项目也是参与Web3 产业不错的方法之一。加密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眼光转向了区块链项目和加密资产。
透过投资加密货币、参与新创投资、购买NFT 等方式,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收益,还可以深入了解Web3 技术与生态系,从而累积Web3 产业的经验和资源。
Web3 怎么投资?
Web3 目前还在产业发展初期,或许你也想抢先进入投资成为市场的先行者。
对Web3 投资,无异于传统金融的创投,只是普罗大众进入的门槛变得更低。不少的项目会藉由发行代币来进行项目的筹资,我们仅需要创建好自己的加密货币钱包,藉由购买Web3 项目的代币,就可以投资有潜力的项目了。
然而,在Web3 投资加密货币,与在股市投资股票还是有本质上的落差,持有加密货币并不会使你成为这个项目的股东,并且代币依照各个项目方的设定,其收益也不一定会分配给代币持有者。
除了持有代币以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另一种常见的Web3 应用- DeFi ,透过建构在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金融项目,使用传统金融常见的商品,包含定存、放款、换汇、期货、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等,以赚取相关的利息与报酬。
Web3 诈 骗手法
Web3 虽然前景可期,但由于门槛高、技术新,加上缺乏监管,近年也成为诈 骗与攻击的温床。
近期常见的Web3 诈 骗手法:
- 假空投钓鱼连结:冒充项目发送空投讯息,诱导用户签署危险合约。
- 模仿钱包官网下载页:以假网站引导用户下载植入恶意程式的钱包App。
- 代币转帐诈 骗:利用类似代币名称进行误导转帐。
- 假DAO拉人头:鼓吹高回报机制、假借社群名义吸金。
最后要提醒大家,每个Web3 项目背后都可能充斥着巨大的潜在风险,甚至不少是披着科技创新外皮的Web3 诈 骗。
2023 年主要经营地区横跨香港与台湾的JPEX 加密货币交易所,因用户在该平台之提领额度遭限额,并且提领手续费异常高昂,甚至无法提领,才爆出这起受害人数超过2000人,涉及金额高达1.66亿美元的诈 骗案。
因此在踏入加密货币的领域前,每位投资人都必须DYOR(Do Your Own Research),并且定期更新与追踪市场的最新资讯。
但请不要因此对币圈丧失信心,如同网路的兴起也历经过充满泡沫与诈 骗的.com 时期, Web3 是一个充满危机的环境,也是充满着机会的领域。
常见问题
Web3 和区块链一样吗?
不是。区块链是Web3 的底层技术之一,但Web3 是一个更广泛的网路架构概念,包含身份、数据、治理等整体设计。
使用Web3 一定要买币吗?
不一定。许多Web3 工具与平台(如钱包、DAO 论坛)都可以免费体验。参与不等于资金投入,而是从理解、使用开始。
我该从哪里开始接触Web3?
笔者建议可以从建立一个免费的Web3 钱包开始,并尝试登入去中心化平台,或参与DAO 的公开讨论。这样能逐步理解整体运作方式。
Web3 真的比Web2 更好吗?
各有优缺。 Web3 更重视资料自主性与公平性,但在使用体验与普及程度上仍有待改善。目前仍是开发与实验阶段,但发展潜力明确。
结语
Web3 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产品,而是一场结构性的网路改变。它让资料回到使用者手中,让协作透明可信,让网路不再是单向服务,而是共享共治的空间。
它不只关乎技术,而是关乎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网路未来。
若你想真正理解这场变化,不妨从一个小步骤开始。开启钱包、加入社群、参与讨论——每一步,都是重新夺回你在数位世界中主导权的起点。
到此这篇关于Web3是什么?入门投资、诈 骗手法以及2025趋势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Web3全面介绍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