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 资讯 > 美稳定币6.6万亿争夺战

美国稳定币全面开战:银行、数据与 6.6 万亿美元存款保卫战

2025-08-16 22:04:57 佚名
简介Cobo 正走在这场变革的前沿,致力于构建下一代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涵盖钱包基础设施、风控合规、以及收益生成理财解决方案的全栈式稳定币基础设施 ,助力创业者专注产品创新与用户增长,轻松接入稳定币金融革新浪潮,

全球支付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而稳定币是这场革命的核心。它不仅在重塑跨境交易,更在重新定义支付的未来。

美国稳定币全面开战:银行、数据与 6.6 万亿美元存款保卫战

Cobo 正走在这场变革的前沿,致力于构建下一代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涵盖钱包基础设施、风控合规、以及收益生成理财解决方案的全栈式稳定币基础设施 。助力创业者专注产品创新与用户增长,轻松接入稳定币金融革新浪潮。

本周的主旋律,只有一个词——稳定币之战

战场主要有几条:

首先是银行的反击战。随着稳定币加速渗透银行体系,银行一边死守存款基本盘,一边围绕用户金融数据的访问权,尝试把数据服务货币化,打造新的「护城河」。

另一条战线在 Fintech 巨头 Stripe。继打通后端(收购 Bridge)和强化前端分发(收购 Privy)后,Stripe 现在直接下场自建 Layer 1,从零启动。这既引发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争论,也让「TradFi 交易将在以太坊发生」的叙事面临挑战。但从竞争格局看,Stripe 真正盯上的,是 Visa 和 SWIFT 的市场——实际上抢占的是支付网络的市场份额。

乐观来看,这依旧是加密行业的增量利好。毕竟这是一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市场,每多一个链上用户,整个加密生态就多一份市值支撑。

市场概览与增长亮点

稳定币总市值达 $273.463b(约 2735 亿美元),周环比增长 $3.759b(约 37.6 亿美元)。市场格局方面,USDT 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占比 60.43%;USDC 位居第二,市值 $66.793b(约 668 亿美元),占比 24.42%。

区块链网络分布

稳定币市值前三网络:

周增长最快的网络 TOP3:

数据来自 DefiLlama

稳定币冲击下,银行与加密行业的数据与存款之争

随着稳定币加速渗透银行体系,银行与加密和金融科技的竞争已从「合作」或「对立」升级为在数据、资金、监管等维度的系统性博弈。

在数据领域,开放银行正成为新的冲突前线。摩根大通今年 7 月宣布计划向 Plaid 等数据聚合商收取高额数据访问费,并明确表示,若不接受新的收费协议,其客户账户信息将「不再可访问」。这被视作一项施压策略,迫使金融科技公司接受新的商业条款。与此同时,摩根大通还暂停了加密交易所 Gemini 的重新入驻,被其联合创始人称为「Operation ChokePoint 2.0」。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大型银行正试图通过提高数据访问成本重塑行业规则,而封锁 API 则是谈判中的最终筹 码。Klarna、Robinhood、Gemini 等金融科技与加密企业高管联名致信特朗普政府,要求阻止此类收费模式,以免阻碍市场竞争和加密行业的主流化采用。

另一场则是围绕稳定币付息的「存款保卫战」。银行游说团体 BPI 推动修法,堵住交易所与关联公司绕道发放收益的空间,直接点名 Coinbase、PayPal 等模式,理由是收益型稳定币可能在经济下行期吸走数万亿美元存款,冲击信贷创造与融资成本。银行试图通过立法锁定资金池,而加密平台则在合规框架内保留收益机制,以增强稳定币吸引力并争夺存款替代品的地位。在美国稳定币禁息令下,收益型稳定币依然可通过金融工程将底层资产回报传导给用户,挑战银行在价值分配和客户关系上的控制力。

这两场争夺的核心,是银行利用其在传统体系中的垄断资源——数据与存款基础——构筑新的进入壁垒,以限制新兴竞争者的市场空间。监管成为双方争夺的主要工具:银行试图通过规则塑造护城河,金融科技与加密公司则借助监管推动开放与去垄断化。

若银行在数据争夺中胜出,稳定币企业将面对更高运营成本;若银行在资金争夺中占优,稳定币的收益竞争力将被削弱。无论哪一结果,都将直接塑造链上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争格局。

AI、稳定币与自研链:Stripe 的支付未来蓝图

本周另一场战争则是围绕「支付区块链」展开,并已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争,延伸到底层架构之选。Stripe 与 Circle 相继推出自有 Layer 1 区块链,直接挑战多年来占据主流叙事的以太坊 L2 方案。外界原本预期传统金融巨头会依托 Rollup 等 L2 接入加密生态,但现在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建底层网络,绕过既有扩容路线,掌握交易与结算的根基。

在外界看来,这一动作更像是巨头逐利的自然延伸,但这样的解读忽略了背后更深的战略逻辑,自研区块链是 Stripe 在稳定币与 AI 双重浪潮下,从支付通道向数据与智能服务平台升级的必然之举。稳定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银行、商家与消费者体系,推动支付与结算架构重构。Stripe 此前已布局稳定币前端与后端服务(收购 Privy 与 Bridge),而 Tempo 的推出则将发行、分发与清算一体化,直接对标 SWIFT 的跨境清算与 Visa/Mastercard 的卡支付清算体系。

推出 Tempo 的目标并非单纯替代现有链路,而是为 Stripe 的核心客户——商家——提供性能、成本与合规兼顾的链上支付基础设施。在通用公链难以满足供应链与跨境结算需求的背景下,Tempo 可采用许可制与零知识证明,实现亚秒级结算与稳定费率,既绕开外部网络规则,也原生捕获全链路交易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为 AI 风控与信用建模提供高质量素材,更可转化为增值业务,填补稳定币冲击四方模式后交易利润的空缺。

从更高维度看,Stripe 的自建链意在将支付网络与数据网络深度融合,让支付从低利润的基础功能升级为可编程的企业运营基础设施。控制底层链路意味着可灵活调整性能与监管规则,同时将链上结算与 AI 增值服务结合,形成运营与数据的闭环优势。这种布局关乎的不仅是成本效率,更是未来商业关系与数据主导权的归属。

尽管外界担心中心化「围墙花园」,但乐观来看,这将带来更多合规资本与真实用户,把原本停留在传统金融体系的资金与业务迁移到加密基础设施。对以太坊而言,这并非零和竞争,而是整体容量的扩张,为 DeFi 等原生应用提供更稳定的流动性与资产基础。

宏观趋势

全球稳定币监管分化或加速行业集中化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伯恩斯坦:Coinbase 正成长为以太坊生态核心玩家,目标价 510 美元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诺奖经济学家 Simon Johnson:美国宽松加密立法或引发稳定币挤兑与系统性风险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监管合规

Google Play 新规要求部分加密钱包持牌运营,不涉及非托管钱包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Token Launch Roth IRA」允许加密创始人将预发行代币纳入免税账户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SEC 委员 Hester Peirce 罕见为隐私技术辩护,呼应 Cypherpunk 理念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a16z 与 DeFi Education Fund 呼吁 SEC 为 NFT 与 DeFi 应用设立安全港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Paxos 再次申请美国国家信托银行牌照,迎合稳定币新规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香港证 监 会发布虚拟资产稳健托管标准提升客户资产安全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美制裁支持卢布稳定币 A7A5 的加密网络与被关停交易所 Garantex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美国银行政策协会:稳定币或致 6.6 万亿美元美国银行存款外流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Fintech 与加密公司联名敦促特朗普阻止银行收取客户数据访问费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资本布局

Tether 与 IDG Capital 领投跨境支付商 Transak 1600 万美元融资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Coinbase 重启稳定币 Bootstrap Fund 以增强 DeFi 流动性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GPU 抵押稳定币平台 USD. AI 获 1300 万美元融资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市场采用

Nuvei 上线稳定币通道加速新兴市场跨境支付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Visa 加码稳定币业务,瞄准未来 2 万亿美元市场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Blue Origin 太空飞行现可用加密货币与稳定币购票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Spar 瑞士 300 家超市将支持稳定币与加密支付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花旗拟进军加密托管与支付,聚焦稳定币资产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新品速递

Coinbase 开发平台为服务器钱包新增「netUSDChange」安全策略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以太坊钱包 MetaMask 将发布美元稳定币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Coinbase 联手 Mercuryo 降低 MetaMask 用户 USDC 上链成本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Circle 推出稳定币原生链 Arc,Q2 净亏 48.2 亿美元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Binance 与西班牙 BBVA 合作提供链下托管服务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Worldcoin 竞争者 Humanity Protocol 启动估值 11 亿美元主网

要点速览

为什么重要

以上就是美国稳定币全面开战:银行、数据与 6.6 万亿美元存款保卫战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美稳定币6.6万亿争夺战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