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 资讯 > SCS发行方须满足以下4大主要规定

新加坡金管局公布稳定币监管框架:发行方须满足四大要求

2023-08-16 09:20:00 佚名
简介新加坡金管局(MAS)今日发布公告,确定稳定币监管框架,旨在确保在新加坡监管的稳定币具高度价值稳定性,将适用于在新加坡发行、与新加坡元或任何十大工业国(G10)货币挂钩的单一货币稳定币(SCS),

根据公告,SCS发行方须满足以下4大主要规定:

价值稳定性:SCS储备资产的构成、估值、托管、审计需符合要求,为价值稳定性提供高度保证

资本额:发行方必须维持最低基础资本和流动资产,来降低破产风险,并在必要时有序关停业务

按面值赎回:发行方须在赎回请求后5个工作日内,将SCS面值退还给持有人

披露:发行方须向用户提供适当信息披露,包括有关SCS价值稳定机制、SCS持有者权利、储备资产审计结果的信息。

官方文件显示,SCS储备资产的构成,可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及最长存续期限为3个月的政府债券,且债券最低信评须为AA-。

MAS强调,只有符合此框架下所有要求的稳定币发行方,才可向MAS申请将其稳定币认可及标签为「受MAS监管的稳定币」,此标签让用户能轻易区分MAS监管的稳定币与其他数位支付代币,包括不受MAS稳定币监管框架约束的所谓「稳定币」。

MAS警告,任何将代币错误标示为「MAS监管的稳定币」者,都可能依MAS稳定币监管框架受处罚,并被列入MAS投资者警示名单,若用户选择交易不受MAS框架监管的稳定币,应对其风险做出明智决定。

MAS副总裁Ho Hern Shin表示:MAS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旨在促进稳定币作为可靠的数字交易媒介,及作为法定和数字资产生态系之间的桥梁,我们鼓励希望其稳定币获认可为「MAS监管稳定币」的发行方,尽快做出合规准备。

积极推行监管

新加坡近期积极推动加密货币相关监管框架,包括MSD刚在7月公开宣布一项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新措施,要求在2023年底前,加密货币交易所需要将客户的资产与自有资产分开,并且通过法定信托来保护客户资产。

MAS还在6月发布一份白皮书,提出一个共同标准,以定义央行数字货币(CBDC)、代币化银行存款,以及分布式账本上的稳定币,该白皮书与国际货币基金(IMF)、义大利央行、韩国银行、各国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共同合作制成。

与此同时,MAS更展开名为Project Guardian的实验项目,招募了汇丰(HSBC)、渣打(SC)、星展(DBS)、花旗(Citi)等11家金融机构,参与跨金融资产类别的资产代币化测试。

以上就是新加坡金管局公布稳定币监管框架:发行方须满足四大要求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SCS发行方须满足以下4大主要规定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