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 币种百科 > 数字货币对货币有哪些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文了解

2023-05-25 08:54:18 佚名
简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文了解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在今年中国北京的冬奥会中,不管是抢购冰墩墩,还是碰一碰付款,都是借助数字人民币完成的,借着冬奥会这个平台,我国的数字人民币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全球首秀,成为了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其实数字人民币就是中国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众所周知,现在数字货币已经成为了金融领域中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就连美联储近几年也一直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益处与风险。那么究竟这个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说一说。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在数字时代推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和人民币币值稳定。人类货币形式的演进,往往伴随着技术进步,由市场最先发现和试用新的货币形式,然后政府再以法币的形式加以认定。

现今社会随着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包括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在内的技术蓬勃发展,交易呈现出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市场上一些私营机构已经发行了私人数字货币(本质上虚拟货币)并在一定范围内流通,这对主权国家的金融体系将会产生冲击,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基于时代和市场诉求,发行主权国家的数字货币。

正如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所说:“私人数字货币使用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对金融体系的渗透力极强,甚至对现代经济金融运行带来冲击。所以,为了维护货币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货币当局也必须使用同等甚至更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来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2、数字货币通过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供给。首先,数字货币降低了货币乘数,影响货币派生机制。现代银行制度的重要发明是贷款创造存款,这个可能跟很多人的理解有所偏差,现代银行体系的运行并不是依赖存款,即存款人把钱存进来,然后银行把钱贷出去,银行中间赚取息差。

实际上现代银行是在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基于央行的基础货币(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通过货币乘数形成了货币供给。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创造了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即银行存款准备金,居民的贷款创造了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这部分存款上限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降低监管成本。首先,可降低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私营机构的道德风险。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比起交易媒介,货币作为计价手段的功能是第一性的。而法定货币,即纸币、硬币、数字货币是计价手段的基础,如前文所述,银行存款、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并不是法定货币,仅代表商业信用,属于法定货币的延伸性制度安排,在货币层次中属于M1和M2,离开了法定数字货币M0,M1、M2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虽然目前有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但实际上央行仍然为银行、支付公司等机构提供了隐性的价值担保。凭借央行价值担保,私营机构不断拓展金融生态,形成银行、证券、保险、支付、财富管理的生态圈,增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基于庞大的金融生态,实际上一些私营机构对社会形成了“大而不能倒”的威胁,甚至可能绑架国家政策。

其次,降低反洗钱、防恐怖融资、反偷税的成本。数字货币的推出,不仅可以降低传统现金发行、流通、回笼的成本,而且可以解决现金在应对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中的困境。由于数字货币可控匿名性,每一个货币都能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货币流通能实现全流程监控,不法活动的空间大幅缩小。

4、可以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统机制。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最大的两个问题是时滞(Time Tag)和货币流向不可控。所谓的时滞包括认知时滞、决策时滞和外在时滞,认识时滞指需要采取措施的时间点到央行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的时间差,决策时滞指央行认识到需要采取措施到具体实施行动之间的时间差,外在时滞指央行实施具体措施到具体措施奏效的时间差。

所谓的货币流向不可控,指央行本来希望投放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结果资金流向了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造成了脱实向虚,由于传统电子货币的同质单一性,央行很难去追踪和控制资金流向,因此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大困境。

以上就是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文了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数字货币对货币有哪些影响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