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流动性是什么?如何通过三大主要渠道流动塑造市场周期?简单分析
这篇文章探讨了2025年加密货币流动性将如何通过三大主要渠道流动:超过3070亿美元的稳定币、管理超过300亿美元的机构ETF产品,以及持有1370亿美元加密资产的数字资产基金。这些资本渠道目前主要在生态系统内部循环,而非扩张,从而形成分析师所称的“自筹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比特币拥有强劲的结构性利好因素,但其交易价格仍徘徊在11万美元左右。
摘要:稳定币、ETF 和数字资产基金这三大流动性渠道合计管理着超过 6400 亿美元的加密资本。尽管自 2024 年以来这三大渠道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但近几个月来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市场动态也从扩张转向内部轮动。

了解加密货币的三大流动性支柱
截至2025年11月,稳定币的总市值已超过3070亿美元,较年初增长35%。这些与美元挂钩的代币是数字资产交易的主要结算层。 2025年10月,以太坊处理的稳定币月交易量达到2.82万亿美元,较9月增长45%。
机构资金通过现货比特币 ETF 流入市场,2025 年净流入资金累计达 148 亿美元,超过了 2024 年同期水平。这些受监管的投资工具简化了传统投资者对比特币的投资,他们更喜欢熟悉的托管安排,而不是直接管理数字钱包。
数字资产金库代表着最新的流动性渠道。持有加密货币的公司数量从2020年的4家增至2025年底的142家,其中仅2025年就新增了76家。这些企业金库共管理着价值1373亿美元的数字资产,其中比特币占82.6%。
流动性动能为何放缓?
尽管加密货币市场的新增资金总量已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已显著放缓。2025年11月6日,比特币ETF录得2.399亿美元的净流入,结束了此前连续六天的资金流出,但与2025年10月6日创下的12.1亿美元的单日纪录相比,这些数字仍然相形见绌。
高利率会降低加密货币投资的机会成本。当短期国债收益率超过4%时,机构资本往往会选择持有这些无风险工具,而不是流入波动性较大的数字资产。即使全球央行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趋势依然存在。
稳定币的流通模式揭示了这种转变。流入主要交易所的稳定币中,约有 60% 会在 72 小时内转化为现货加密货币的购买,这表明现有资金在不同资产之间循环,而非代表新资金流入生态系统。自 2025 年年中以来,稳定币的发行速度有所放缓,这表明加密货币原生交易者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
ETF资金流动波动和市场影响
ETF资金流动与比特币价格走势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2025年10月,比特币价格创下126,199美元的历史新高,当时ETF和期货合约在一周内累计购入63,083枚比特币,创下当年机构投资者单周最大单次购入量。然而,尽管资金持续流入,比特币价格随后回落至目前约110,000美元的水平。
这种波动性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 所有权集中:主要发行方合计持有超过 180 万枚比特币,约占流通总量的 8.5%。
- 杠杆动态:机构利用基差交易和衍生品,可以放大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幅度。
- 赎回模式:宏观经济不确定时期会出现大量资金外流,例如近期政府停摆期间的情况。
机构积累与价格稳定之间的脱节表明,流动性已分散在多个场所——现货交易所、衍生品平台和托管机构——从而降低了资本流动对市场的直接影响。
数字资产国库:增长与担忧
企业资产负债表配置代表着机构进入加密货币市场方式的结构性转变。2025年,数字资产财资公司至少投入了427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交易活动发生在第三季度之后。这种积极的积累策略涉及复杂的金融工程,包括可转换债券、股权信贷额度和ATM发行。
快速增长伴随着风险。批评人士认为,一些资金管理策略优先考虑的是内部人士的利益,而非创造可持续价值。许多DAT(债务融资交易)结构中固有的杠杆作用——即公司发行债券或股票来购买波动性较大的资产——可能导致在市场低迷时期被迫抛售。当比特币价格下跌时,高杠杆的资金管理机构可能需要清算持仓以偿还债务,从而加速价格下跌。
监管审查力度也随之加大。据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就200多家公司的数字资产管理策略与其联系,重点关注信息披露义务以及已公布的比特币购买交易可能存在的内幕交易问题。
下一波流动性浪潮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一些催化剂可能会扭转目前自筹资金的阶段,并引发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货币政策转变:美联储降息将降低持有加密货币相对于持有国债的机会成本,从而可能释放目前赚取无风险收益的机构资本。
监管明朗化:美国于2025年7月通过稳定币立法,增强了人们对数字资产将融入主流金融基础设施的信心。
地域扩张:包括香港和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市场已批准比特币挂钩ETP,早期资金流入超过2.5亿美元;而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日本首只比特币ETF也吸引了当地养老基金的大量上市前需求。
稳定币的普及: 随着稳定币从交易工具转变为实际的支付渠道,与传统支付网络的持续整合可能会推动新币的发行。
加密货币市场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当前的流动性水平能否支撑更高的价格,或者说,价格的显著上涨是否需要新的外部资本流入。历史经验表明,持续的牛市需要两者兼备——稳定的内部流通以及加速的新资金投入。
常见问题解答
加密货币流动性的三大主要渠道是什么?
稳定币(超过 3070 亿美元)、机构 ETF(超过 30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和数字资产基金(持有量达 1370 亿美元)是资本进入和流通加密货币市场的主要渠道。
加密货币流动性增长势头为何放缓?
高企的国债收益率使得机构资本更倾向于持有无风险资产而非加密货币。此外,稳定币发行量已趋于平稳,ETF资金流动波动性加剧,表明资金正在轮动而非扩张。
ETF资金流动如何影响比特币价格?
通常情况下,大量资金流入会减少交易所的比特币供应量,从而支撑价格上涨。然而,随着流动性分散到多个交易场所,以及机构采用复杂的衍生品策略,这种关系已经减弱。
数字资产库存在哪些风险?
高杠杆的数字资产库结构可能在经济低迷时期引发强制抛售,因为企业需要偿还债务。这可能导致连锁清算,从而加速价格下跌。
加密货币流动性在2026年会改善吗?
潜在的催化剂包括美联储降息、通过亚洲ETF扩大地域覆盖范围,以及稳定币与传统支付系统的持续整合。然而,具体时间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和监管政策的发展。
要点总结
- 稳定币、ETF 和 DAT 的总流动性超过 6400 亿美元,但市场动能已从扩张转向内部轮动。
- 高利率会造成机会成本,导致机构资本滞留在国债市场,而不是流入加密货币市场。
- 数字资产管理公司数量从2020年的4家增长到2025年底的142家,但杠杆风险和监管审查也随之加剧。
- 要克服当前的宏观经济逆风,新增资本部署可能需要美联储降息或出台重要的监管政策。
了解这些流动性动态有助于投资者驾驭市场,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大量买入可能推动价格大幅上涨,但同时也会面临新增资本流入减少的压力。从2025年的自筹资金阶段过渡到新的扩张阶段,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降低无风险收益的吸引力,并将资本重新导向数字资产。
到此这篇关于加密货币流动性是什么?如何通过三大主要渠道流动塑造市场周期?简单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加密货币流动性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