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DEX是什么?DeFiLlama 下架争议事件、Aster未来展望
DefiLlama因洗盘交易指控下架Aster数据,本文解析事件始末、开仓数据揭露的真实活跃度,以及信任如何决定Aster未来发展。
什么是 Aster DEX?
Aster 是一个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允许交易者使用能产生收益的资产作为抵押品进行交易。该平台同时支持现货与永续合约交易,并运行于多条区块链上。用户可 24 小时不间断地交易加密货币与传统股票的永续合约,且始终保有资产的完全托管权。
这个平台解决了 DeFi 中的一项内核难题。大多数交易所迫使用户在「赚取收益」与「主动交易」之间二择一,而 Aster 打破了这种限制。交易者现在能在进行杠杆操作的同时,仍让抵押资产持续产生被动收益。换言之,即使仓位未平仓,保证金仍可为用户带来报酬。
Aster 目前运行于 BNB Chain、Ethereum、Solana 和 Arbitrum 上。这种多链布局不仅让交易者能接触更深的流动性池,也有效减少了困扰许多 DeFi 协议的流动性分散问题。
促成 Aster 诞生的合并
Aster 源自 2024 年底的一次策略性合并,两个成熟协议携手打造出更具规模的新平台。Astherus 带来其多资产流动性与收益协议的技术经验,而 APX Finance 则提供去中心化永续合约的内核技术。
品牌重塑于 2025 年 4 月正式完成,两个团队一致认为携手合作能打造出更强大的产品。这次合并并非技术重叠的竞争,而是优势互补的集成。这种协同模式让 Aster 成功避开了加密行业合并中常见的开发延迟问题。
从时机上看,这次合并极具战略意义。当时 DeFi 永续合约市场正迅速成长,像 dYdX 与 Hyperliquid 等成熟平台已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但市场在资金效率与使用体验方面仍存在明显缺口。Aster 正是为了填补这些空白而诞生。
Aster 首席执行官 Leonard 的神秘面纱
Leonard 于 2019 年加入一家大型交易所担任产品经理,当时该公司员工仅有数百人。随着时间推进,该交易所成长为全球加密产业的巨头之一。Leonard 亲眼见证资本如何涌入中心化交易所领域,同时观察到 Hyperliquid 在去中心化交易领域开创的新格局,这些经历最终塑造了他对 Aster 的愿景。
Leonard 一直保持匿名。他在 X(前 Twitter)上的头像是一个戴着连帽外套的人影,未透露任何真实身份。他于 2025 年 3 月创立社群媒体帐号,仅数周后便在 4 月宣布 Aster 的品牌重塑。
匿名领导带来独特挑战。在创办人公开透明的项目中,外界能明确知道谁应负责任;但在匿名项目中,参与者只能依赖代码审计与社群监督。为弥补这一差距,Leonard 经常与社群 交互,特别强调由 PeckShield 进行的安全审计,并通过 AMA 保持开放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Leonard 对 Aster 的不足相当坦诚。他承认团队仍需改进移动端体验与交易深度,并直言:「我们在行动端的使用体验上仍有不足,这是整个 Web3 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诚实与透明在一个充斥过度承诺的产业中显得格外罕见。
图片来源:@Aster_DEX
Aster 的内核特色
Aster 的「Trade & Earn」模式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创新。该平台接受两种类型的可产生收益的抵押资产:
- asBNB:BNB 的流动质押衍生品,可自动产生质押收益
- USDF:与 USDT 1:1 锚定的收益型稳定币
其中 USDF 特别值得关注。该稳定币通过在中心化平台上部署抵押资产并采用「中性对冲」(delta-neutral)策略,为持币者创造稳定收益。不过,这也意味着其收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平台的稳定运作。
多样化的交易模式
Aster 提供两种不同的交易界面,分别针对不同用户群体与操作需求。
「1001x 模式」将交易体验简化到最基本层面,用户可一键开仓,杠杆最高可达 1001 倍。此模式通过智能订单路由防止 MEV 攻击,让新手能以更直觉的方式体验交易,而不被传统订单簿界面吓退。
「永续合约模式」(Perpetual Mode)则面向专业交易者,提供完整订单簿与高端图表分析工具。交易者可使用多种资产作为保证金,深度图与技术指针的设计与中心化交易所相当,满足专业级操作需求。
隐藏订单的隐私机制
「Hidden Orders」是 Aster 最受讨论的功能之一。大型订单在运行前完全不会显示,从而防止前置交易(front-running)与 MEV 攻击。这项创新因其在隐私交易领域的突破性,被业界人士称为「重大进展」。
该功能通过加密技术实现,在订单匹配前,所有细节均保持加密状态,只有智能合约能在运行时解密并完成交易。这为机构级交易者提供了所需的隐私保障,尤其在进行大额操作时尤为关键。
YZi Labs 的角色与支持背景
YZi Labs 在 Aster 的崛起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家由 CZ(赵长鹏)与何一创立、管理资产规模达 100 亿美元的投资机构,是 Aster(当时仍名为 Astherus)于 2024 年底种子轮融资的唯一投资方。
这笔投资不仅提供资金,也带来了技术孵化与行销支持。Aster 通过合作取得了庞大的用户曝光与跨链基础建设协助。
YZi Labs 的投资主题聚焦于三大领域: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现实世界资产(RWA)与人工智能驱动的 DeFi。Aster 恰好完美契合其 DEX 发展方向,该机构认为未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将最终与中心化平台相匹敌。
据业内传闻,相关高层的公开支持一度引发市场强烈反应,Aster 代币价格在数小时内暴涨 400%,交易量飙升至 3.24 亿美元。尽管随后强调该平台为独立运作,但外界普遍认为 Aster 团队中确实有多名前大型交易所成员加入。
Aster 与 Hyperliquid、dYdX、GMX 的比较
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Perpetual DEX)市场中,已出现几个明确的领导者。以下是 Aster 与这些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概览:
功能项目 | Aster | Hyperliquid | dYdX | GMX |
交易模型 | 混合模式(订单簿 + AMM) | L1 层订单簿 | 应用链上的订单簿 | 基于 AMM |
可产收益抵押品 | 有(asBNB、USDF) | 无 | 无 | 无 |
多链支持 | 支持 4 条以上公链 | 仅限自有 L1 | 仅限自有链 | 多链支持 |
股票永续合约 | 有 | 无 | 无 | 无 |
隐藏订单 | 有 | 无 | 无 | 无 |
最高杠杆倍数 | 1001 倍 | 50 倍 | 20 倍 | 100 倍 |
Aster 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资金效率上。其可产收益抵押品模型在主要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中极具独特性,使交易者能同时进行杠杆交易与资产收益。股票永续合约功能则搭起了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的桥梁。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了灵活性,这是单链竞争对手所欠缺的特点。
不过,已有的市场领导者同样拥有自身优势。Hyperliquid 以约 146.8 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量领先市场,远高于 Aster 的 48.6 亿美元。dYdX 经过多年运营,基础架构稳定且经历实战考验。GMX 则是最早提出流动性提供者模型的先驱,许多后续 DEX 都沿用了这一机制。
DeFiLlama 下架争议事件
2025 年 10 月 5 日,成为 Aster 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DeFi 数据平台 DefiLlama 宣布将 Aster 的永续合约交易量数据从其平台中移除,此举引发了关于 DeFi 数据真实性与透明度的激烈讨论。
DefiLlama 创办人 0xngmi 表示,已有明确证据显示 Aster 存在洗盘交易(wash trading)行为。Aster 回报的永续合约交易量几乎与 Binance 的数据完全一致,相关性系数接近 1,这种情况在正常市场交易中极为罕见。此外,Aster 拒绝提供订单层级的数据以供第三方验证,进一步加深了外界质疑。
在被下架前,Aster 曾声称其于 10 月 7 日的 24 小时交易量高达 417.8 亿美元,是 Hyperliquid 当日 90 亿美元的四倍。考虑到 Aster 作为一家新兴平台、未平仓合约量较低,这一数据显得极不合理。
洗盘交易的结构性问题
洗盘交易在加密货币市场并非新现象。研究显示,约有 25% 的交易所受到此类行为影响。交易者常利用机器人程序反复开仓与平仓,制造出庞大的「假交易量」,但实际上并无任何真实经济活动。
Aster 的空投机制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问题。该协议将 53% 的代币分配给空投活动,而为了抢夺积分,部分大型钱包在 30 天内制造了高达 850 亿美元的交易量,其中大多为机器人帐号进行的女巫攻击(Sybil attack)。
这场争议迅速引发社群内部的激烈辩论。Aster 支持者指责 DefiLlama 采取了「中心化审查」行为,而批评者则建议使用 Dune Analytics 作为替代方案。不过,许多 Dune 的仪表板实际上仍依赖 DefiLlama 的数据来源,使得这场风波更显复杂。
衡量真实交易活动
精明的分析师不仅关注交易量,还会通过未平仓合约量(Open Interest)来判断实际的市场活跃度。未平仓量能反映在一段时间内被锁定于仓位中的抵押资产总额,这一指针比交易量更难被人为操控。
在 2025 年 10 月 3 日的数据中,真实情况显得截然不同:
- Aster 未平仓合约量:48.6 亿美元
- Hyperliquid 未平仓合约量:146.8 亿美元
- Aster 交易量:417.8 亿美元
- Hyperliquid 交易量:90 亿美元
这组数据的反差引发了警讯。真实的交易所通常会在交易量与未平仓量之间呈现一定比例的关联,而 Aster 的极端差异显示其报告的交易量可能存在夸大或异常现象。
ASTER 代币表现与价格走势
ASTER 代币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正式发行,其后的价格表现可谓惊人。上线仅六小时内,代币价格暴涨 1,500%,早期买入者几乎在瞬间获得了翻倍甚至数倍的收益。多项利好事件推动了价格飙升。其中,CZ 的公开支持单独就引发了约 400% 的涨幅,而知名创作者 MrBeast 传出以 11.4 万美元买入 ASTER,更将价格推上新高。代币最高涨至 2.30 美元,之后在 10 月 5 日回落至约 1.83 美元。
交易量同样说明了一切。ASTER 日交易量长期维持在 3 亿美元以上,这样的流动性让大型投资者能够灵活进出市场,但同时也为少数大户操控价格提供了空间。尽管市场近期波动剧烈,分析师仍普遍保持乐观态度。一些预测指出,若生态持续扩张且市场环境有利,ASTER 的价格有望突破 10 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约 480%。
代币分配与集中化风险
Aster 的代币总供应量固定为 80 亿枚 ASTER,但其分配结构引发了外界对中心化程度的担忧:
分配项目 | 比例 | 代币数量 |
空投(Airdrop) | 53.5% | 42.8 亿枚 |
生态与社群(Ecosystem & Community) | 30% | 24 亿枚 |
金库(Treasury) | 7% | 5.6 亿枚 |
团队(Team) | 5% | 4 亿枚 |
流动性与上架(Liquidity & Listings) | 4.5% | 3.6 亿枚 |
从表面上看,Aster 的空投分配似乎相当慷慨,但链上数据揭示了另一个现实:约 93% 的 ASTER 供应量集中在少数钱包中,有分析指出仅六个钱包就掌控超过 96% 的代币。
这种高度集中带来巨大的治理风险。少数持币者能随意操控价格,并通过投票权掌控协议决策。当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时,「去中心化」的承诺就失去了意义。
团队持币比例虽仅 5%,看似合理,但匿名首席执行官「Leonard」的身份仍让外界感到不安。没有人知道他的履历或过往项目,外界的信任完全创建在代码审计与社群监督之上。
运营依赖性风险
除了代币集中外,Aster 还面临多项结构性风险。USDF 稳定币机制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软件、托管服务和技术基础设施等关键功能。关键供应商的故障、不可靠性或安全漏洞会带来重大的营运风险。
高达 1001 倍的杠杆功能同样带来系统性风险。此杠杆倍数几乎保证交易者在微小价格波动下被强制平仓,可能引发连锁清算与流动性危机,特别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时。
多链运行也增加了技术风险。跨链桥攻击在加密世界中屡见不鲜,每添加一条支持链,就等于扩大潜在攻击面。Aster 必须确保其跨链架构在所有网络上都能维持相同的安全等级。
Aster 的未来发展方向
Aster 的路线图中规划了多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团队计划推出专属的 Layer 1 区块链「Aster Chain」,借此全面掌控交易排序与 MEV 防御机制。
另一项重大升级是集成零知识证明(ZKP)技术,使交易能在完全私密的环境下进行,用户可隐藏持仓与身份,特别吸引对信息泄露敏感的机构交易者。Aster 也计划引入基于意图(Intent-Based)的跨链自动化系统,让交易者能设置复杂条件,由系统在多链间自动运行,从而降低多链操作的技术门槛。
然而,挑战依然严峻。DefiLlama 的下架事件重创了 Aster 的声誉,而在加密世界中,信任的重建往往需要长时间。平台必须证明其交易量的真实性。
市场竞争持续升温,Hyperliquid 仍在未平仓合约量上领先,且每月都有新项目推出创新功能。Aster 若想保持地位,必须在运行上毫无失误。监管走向也将成为关键变量:若政策明朗化、态度友善,整个行业都将受益;但若监管收紧或针对其金主采取行动,Aster 将首当其冲。
未来几个月将是 Aster 的关键期。平台必须展现真实用户增长,而非仅依赖空投农民;未平仓量必须与交易量成比例成长;同时,代币集中问题也必须被正视。唯有如此,Aster 才能兑现其成为领先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的愿景。
常见问题
什么是 Aster DEX?
Aster 是一个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提供现货与永续合约交易,并支持多条区块链上的可产收益抵押资产。
谁创立了 Aster?
Aster 的创办人是匿名首席执行官 Leonard,他自 2019 年起在一家大型交易所担任产品经理,但其真实身份至今仍未公开。
为什么 DefiLlama 下架了 Aster?
由于涉嫌洗盘交易。Aster 的交易量与 Binance 几乎完全一致,相关性系数达到 1,因而被认为存在可疑的虚假交易行为。
YZi Labs 在 Aster 中扮演什么角色?
由 CZ 创立、资金规模达 100 亿美元的 YZi Labs 是 Aster 的唯一种子投资者,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行销资源及生态系统接入。
ASTER 代币在发行时涨幅多少?
ASTER 代币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上线后仅六小时内暴涨 1,500%,最高价格达到 2.30 美元。
代币集中化风险有多大?
约 93% 的 ASTER 供应量集中在少数钱包中,部分分析显示仅六个钱包就掌控超过 96% 的代币。
Aster 支持哪些区块链?
Aster 支持 BNB Chain、Ethereum、Solana 与 Arbitrum,能跨链集成流动性。
到此这篇关于Aster DEX是什么?DeFiLlama 下架争议事件、Aster未来展望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Aster交易所解析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