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NEAR 协议?Nightshade 分片、AI 融合与区块链扩展深度解析
NEAR 通过 Nightshade 分片实现高效低成本,结合 AI 与 BOS 工具及机构支持,推动 Web3 应用落地。
什么是 NEAR 协议?它是如何运作的?
NEAR 协议是一条第三代的权益证明(Proof-of-Stake)区块链,专门为了解决早期公链的扩展性瓶颈而诞生。它采用了名为 Nightshade 的独特分片技术,能同时在多条平行链上处理交易。这样的架构让 NEAR 每秒可以处理上千笔交易,同时保持用户和开发者的使用成本在低水平。
这个网络有三大内核理念,使它在众多公链中脱颖而出。第一,强调 用户自主的人工智能,让智能代理真正服务于用户。第二,通过 链抽象与意图机制,把区块链操作中的复杂步骤隐藏起来,让使用体验更直观。第三,分片式架构赋予它高速与低费用的特性,为 AI 和 Web3 应用进入主流铺路。
与以太坊(ETH)这样的单体式区块链不同,NEAR 走的是另一条路。以太坊要求所有验证者共同处理所有交易,而 NEAR 则把工作分摊到多个分片。每个验证者只需处理自己所负责的分片交易。这种方式大幅降低硬件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网络的验证工作。
NEAR 协议的演进:从人工智能研究到区块链平台
NEAR 的故事始于 2017 年,当时 Illia Polosukhin 与 Alexander Skidanov 创立了 NEAR.ai。最初,他们并不是打算打造一条区块链,而是专注于程序合成研究——也就是让电脑学会自行撰写软件。但在 2018 年尝试将这个愿景落实到以太坊上时,他们发现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支撑需求。
这个限制促使团队在 2018 年 8 月做出重大转折:决定从零开始自行开发一条区块链。他们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打磨协议,并于 2020 年 4 月正式上线 NEAR 主网。同年 10 月,随着代币转帐功能激活,NEAR 网络才算真正具备完整功能。
NEAR 协议的发展时间线
该协议的开发遵循了一条以分片实作为内核的精心规划路线:
日期 | 事件 |
---|---|
2021 年 9 月 | Simple Nightshade 上线,推出 Simple Nightshade(阶段 0),引入基础分片功能 |
2022 年 9 月 | 第一阶段扩展,进入第一阶段,扩展分片能力 |
2023 年 3 月 | BOS 上线,发布区块链操作系统(BOS),支持跨链开发 |
2024 年 1 月 | 第二阶段测试,启动第二阶段测试,引入无状态验证 |
2024 年 8 月 | Nightshade 2.0 升级,Nightshade 2.0 在主网上线,激活六个活跃分片 |
2025 年 5 月 | 性能升级,进行重大升级,将区块时间缩短至 600 毫秒,最终确定时间缩短至 1.2 秒 |
NEAR 协议背后的关键人物
NEAR 的创始团队在传统科技领域有着令人瞩目的背景。Illia Polosukhin 曾在 Google 主导深度学习研究团队,并共同撰写了划时代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这篇论文提出的 Transformer 架构成为现代人工智能模型的基础。Alexander Skidanov 则曾在微软任职,之后担任 memSQL 的架构师和工程总监,他同时还是多次国际比赛获奖的竞技编程高手。第三位共同创办人 Erik Trautman 担任 NEAR 的营运主管与首席执行官,为技术团队带来创业与管理经验。
如今,内核开发工作由 Pagoda 推进,该团队自称是全球首个 Web3 初创平台。Pagoda 不仅维护 NEAR 协议,还开发 API、SDK,并提供端到端的工具,支持区块链项目的构建。这支团队已经扩展到超过 70 名成员,分布于 20 多个国家,充分体现了项目的全球化特征。
NEAR 协议的融资与机构支持
NEAR 已经从众多知名机构投资者处筹集超过 5.4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 2022 年的两轮 大型融资。这笔雄厚资金为 NEAR 提供了创建强大基础设施与吸引顶尖人才的资源。
融资之路最早始于 2019 年 7 月,NEAR 完成了由 Accomplice 和 Metastable 领投的 1210 万美元 A 轮融资。这一轮吸引了 Coinbase Ventures、Pantera Capital、Multicoin Capital 和 Digital Currency Group 等知名投资方。2019 到 2020 年间,NEAR 还通过 ICO 与代币销售额外筹集了约 3500 万美元。
真正的融资爆发点在 2022 年。1 月,NEAR 完成由 Three Arrows Capital(3AC)领投的 1.5 亿美元 B 轮融资,参投方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a16z)、Alameda Research、Pantera、Dragonfly、Circle Ventures、Jump Capital 以及 Amber Group。仅仅三个月后,2022 年 4 月,Tiger Global Management 又领投了一轮 3.5 亿美元的巨额融资,FTX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 和 Republic Capital 也参与其中。
NEAR 的机构支持不仅来自风险投资,还延伸至大型科技与 Web3 企业的战略合作,例如 Google Cloud 与 Polygon。这些合作不只是资金支持,还提供了技术资源与市场渠道,加速了 NEAR 的生态发展。
NEAR 的投资人名单堪称区块链融资领域的「名人录」。硅谷巨头 Andreessen Horowitz 自早期就持续支持,Tiger Global 更在 2022 年展现了强烈信心。Pantera Capital 也多次参与融资,展现了长期看好态度。
其他重要投资方还包括 Electric Capital、Multicoin Capital、Blockchange Ventures 与 Circle Ventures。他们不仅带来资金,还提供专业知识与业界资源,帮助 NEAR 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然而,一些主要投资方的崩溃也带来阴影。领投 B 轮的 3AC 在 2022 年破产,FTX Ventures 与 Alameda Research 也在同年底轰然倒塌。虽然这些事件不会直接影响 NEAR 的运作(资金已经到位),但确实对其支持网络与声誉带来一定冲击。
NEAR 与 Solana:区块链扩容的不同路径
对比项 | NEAR(分片 / 水平扩展) | Solana(单链 / 垂直扩展) |
---|---|---|
扩展方式 | 可通过增加分片实现模组化扩展,随需…… | 单链垂直扩展 |
原子性可组合性 | 原子性可组合性较难实现 | 强大的原子性可组合性(所有应用共享……) |
验证者硬件需求 | 验证者的硬件需求较低 | 验证者的硬件需求高 |
扩展模式可预测性 | 扩展模式具可预测性 | 与分片相比,扩展路径的可预测性较低 |
跨片通讯影响 | 分片之间的跨片通讯可能导致延迟 | 无相关描述 |
确认与执行效率 | 无相关描述 | 几乎即时的最终确认与快速执行 |
适用场景 | 无相关描述 | 适合高频交易与 DeFi 场景 |
NEAR 协议的两种扩展方式取舍非常明显。分片带来模块化扩展与较低的验证者成本,但跨片通信可能造成延迟。Solana(SOL)则提供近乎即时的最终确认和原子性可组合性,特别适合高频交易与 DeFi 应用,不过需要昂贵的硬件才能运行验证节点。
近期技术升级与 Nightshade 2.0
Nightshade 2.0 升级标志着 NEAR 技术演进的一大里程碑。这项于 2024 至 2025 年分阶段推出的升级,引入了「无状态验证」,大幅减少验证者需存储的数据量。验证者无需将整个区块链状态保存在内存中,而是通过加密证明来验证交易。
这次升级同时将活跃分片数从四个增加至六个,交易处理能力提升 50%。更重要的是,区块时间降至 600 毫秒,最终确认仅需 1.2 秒。这些改进让 NEAR 的性能更接近 Solana,同时仍维持较低的硬件需求。
无状态验证被视为区块链扩展性的重大突破。传统区块链需要验证者保存不断膨胀的数据,随着链体量成长,硬件需求也水涨船高,最终把小型验证者挡在门外。NEAR 的无状态设计打破了这种循环,使验证者能以较简单的硬件参与,确保即使在规模扩张下,网络仍保持去中心化。
市场动态与机构交易行为
2025 年夏季,NEAR 生态系展现了机构资金带来的机遇与风险。8 月中旬,NEAR 的每周活跃用户达到 1600 万,超越 Solana 的 1480 万。这一里程碑吸引了 1010 万美元机构资金流入,价格从 2.57 美元升至 2.73 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8 月 14 日,机构投资者协同抛售 3220 万枚 NEAR 代币,成交量暴增至平日均值的 3500%。其中两笔巨额交易在数小时内完成,1999 万与 1222 万枚代币,导致单日价格暴跌 6.9%。
这种模式揭示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机构资金既能推动强劲上涨,也能带来毁灭性抛售。8 月 8 日,算法交易机器人在短短四分钟内抛售 12 万枚代币。这些复杂策略让市场环境更脆弱,少数大玩家的决策就能引发剧烈波动。
这些交易的集中性暗示了机构之间的协调。一旦多个大玩家同时撤出,散户投资者几乎没有反应机会,市场结构出现明显的不对等。
开发者体验与工具
NEAR 对开发者体验的重视几乎高于一切。平台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Rust 与 JavaScript,让不同背景的开发者都能快速上手,并可用熟悉语言撰写智能合约,无需学习专属语法。2023 年 3 月推出的区块链操作系统(BOS)更进一步。它提供一个通用层,用于开发与浏览可跨链运作的开放网络应用。开发者可以在不撰写复杂跨链桥接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多链互通。
Pagoda 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包括 API、SDK 与详细文档。平台内置帐户抽象、人性化的帐号名称以及渐进式安全机制,既降低了新手门槛,也为有经验的开发者提供强大功能。2025 年 2 月启动的 NEAR Dev 孵化器,为团队提供直接支持。入选项目能获得资金、导师辅导与技术协助。这种实地扶持方式帮助潜力项目克服技术难题,更快进入量产阶段。
图片来源:@NEARProtocol
前行之路:AI、Web3 与未来
NEAR 的愿景不仅仅是成为另一个智能合约平台。该协议将自身定位于 AI 与 Web3 的交汇点,为一个由智能代理替用户处理复杂任务的未来做准备。2026 年 NEARCON 的主题「The Internet Wants to Think」(互联网想要思考)正体现了这一长期关注。
将代币通胀率从 5% 降至 2.5% 的提案,展现了协议的成熟度。随着网络使用量的增长,高通胀以激励验证者的需求减弱。较低的通胀让 NEAR 代币更具价值储藏属性,同时仍能为验证者提供足够的奖励。2025 年夏季公开 RPC 端点的弃用,标志着向可持续性的又一转变。免费基础设施有其极限,而可持续的节点运营需要合理的激励机制。此举推动开发者转向专业节点服务商,从而打造更强健、更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
NEAR 仍面临重大挑战。来自以太坊与 Solana 等成熟平台的竞争持续加剧;FTX 和三箭资本等主要支持者的倒闭造成融资不确定性;机构交易的剧烈波动也引发市场稳定性的疑问。然而,NEAR 的技术基础依然坚实。Nightshade 2.0 的成功实现证明团队能兑现雄心勃勃的技术承诺;用户数持续增长显示了超越投机的实际采用;而其专注于 AI 与链抽象的策略,则为尚未出现的新兴应用场景做好了铺垫。
NEAR 发展的下一阶段,将考验其在可扩展性与用户体验上的独特方法,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夺得重要份额。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开发者的采用,以及在机构与散户参与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常见问题
什么是 NEAR Protocol?
NEAR 是一个第三代的权益证明(Proof-of-Stake)区块链,使用分片技术来处理每秒成千上万笔交易,并保持低成本。
NEAR Protocol 融资了多少?
NEAR 已从机构投资者那里筹集超过 5.4 亿美元,其中包括 2022 年 4 月由 Tiger Global 领投的 3.5 亿美元融资。
谁创立了 NEAR Protocol?
NEAR 的创办人是 Illia Polosukhin(前 Google AI 研究员)、Alexander Skidanov(前 Microsoft/memSQL 工程师)以及 Erik Trautman(企业家)。
NEAR 的交易速度有多快?
在 Nightshade 2.0 升级后,NEAR 的区块时间缩短至 600 毫秒,最终确定性为 1.2 秒,能够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
NEAR 目前的代币通胀率是多少?
NEAR 目前的年通胀率为 5%,并有提案将其降低至 2.5%,以更好地符合网络使用情况与成长。
NEAR 有多少活跃用户?
截至 2025 年 8 月,NEAR 的每周活跃用户达到 1600 万,超越 Solana 的 1480 万用户。
哪些大型公司支持 NEAR Protocol?
主要支持者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Coinbase Ventures、Pantera Capital,以及 Google Cloud 和 Polygon 等策略合作伙伴。
到此这篇关于什么是 NEAR 协议?Nightshade 分片、AI 融合与区块链扩展深度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NEAR 协议全面介绍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