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 币圈知识 >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解析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是什么?如何运作?高频交易优缺点与未来发展分析

2025-09-18 10:25:10 佚名
简介高频交易者(HFT)使用被称为“算法机器人”的计算机算法,从近乎即时的时间间隔内微小的价格变化中获取套利利润,本文将简单介绍高频交易的运作方式,优缺点与未来发展分析,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 HFT)是传统金融领域策略在数字资产市场的演变和应用。下面我将为你全面解读其定义、运作方式、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解析

摘要:

股市并非随波逐流地价值。它需要专注力,以及警惕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全球每天交易的股票高达数万亿美元,容不得半点差池。

健康金融市场的一个固有特征是流动性。如果没有人愿意购买,资产就一文不值。被称为“做市商”的中间商通过提供这种流动性收益,他们一定以价位提供交易并收取费用。虽然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佣金比例有所下降,但这些机构也在不断发展。

什么是高频交易

计算机远未达到智能到可以完全取代人类的程度,但它们在许多任务上的表现仍然比地球上任何人类都要出色。高端交易员(HFT)使用被称为“算法机器人”的计算机算法,从近乎即时的时间间隔内微小的价格波动中套利获利。

高频交易如何运作

高频交易者只需眨眼间就能下单,并通过降低人工做市商的低效率来盈利。虽然高频交易算法机器人通常用于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公司,但机器人在交易中的应用似乎也为散户投资者带来了帮助。

买卖价差 与二十年前相比大幅下降,这部分是由于2001年股票交易从零碎单位转变为几分单位。然而,电子交易提高了市场流动性,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加拿大政府于2012年引入限制交易的费用后,买卖价差增加了9%。

然而,高频交易并不全是利好和利润。大规模算法交易对市场和散户投资者的长期影响仍有些模糊。虽然买卖价差正在缩小,但超过一定比例后,流动性的收益可能会递减。

高频交易的历史记录

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聘请了补充流动性提供商 (SLP),以增强交易所现有流动性报价的竞争力。SLP 的平均返佣远低于一美分,但考虑到每天数百万笔交易,这笔返佣仍然相当丰厚。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998年批准了自动交易,高频交易大约在一年后开始出现。当时,交易执行时间仍为几秒,到2010年已缩短至几毫秒。如今,高频交易的决策时间仅为百分之一微秒,而且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自动交易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解析

算法交易的兴起(来源)

高频交易的好处

HFT 执行速度更快

高频交易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程序在几分之一秒内完成大量交易的交易方式。通过复杂的编程,高频交易员甚至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市场,并根据特定市场条件下的触发条件执行订单。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快的执行速度可以带来更高的利润。

高周转率和订单交易比率

除了惊人的速度,高周转率和订单成交比也是高频交易的特点。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交易所开始为创造流动性的公司提供激励措施,这种交易形式因此而流行起来。

高频交易在海外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高频交易在海外也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对这一概念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有些甚至提供支持。然而,针对交易所为高频交易提供不公平的时间优势的诉讼已经出现,反对的声音也在逐渐高涨。

2012年,法国成为首个宣布对高频交易单独征税的国家,意大利紧随其后。一项评估高频交易对2014年美国国债市场波动影响的研究得出了不确定的结果,认为此次动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该研究并未放弃高频交易未来可能对金融市场构成风险的观点,但未能就其构成风险的方式和程度得出结论。

高支配地位

过去十年,算法交易和高频交易全面主导了交易领域。2009年至2010年间,美国超过60%的交易归因于高频交易,尽管此后这一比例有所下降。高频交易属于算法交易,它将大额订单拆分成多个在不同时间下达的交易,并在订单提交后进行管理。

加密货币中常见的 HFT 策略

HFT(高频交易)涵盖了各种针对加密货币市场量身定制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套利交易:利用同一资产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异获利。包括:

交易所套利:在一个交易所低价买入,在另一个交易所高价卖出。

三角套利:利用三个交易对之间的价格差异(例如,ETH -> BTC -> USDT)。

跨境套利:利用地区价格差异,但通常涉及较慢的流程。

做市:通过同时下达买入和卖出限价订单来提供流动性,赚取两者之间的价差。高频交易做市商会根据市场走势不断调整订单,以避免出现较大的库存风险。

动量点火/趋势跟踪:检测短期动量变化并进行相应交易,例如在突然买入激增时买入或在抛售时卖出,以利用微趋势。

均值回归/统计套利:识别价格与规范的偏差,并押注资产之间历史关系的回归。

订单簿分析:分析实时订单簿数据以预测大额订单或趋势,这种策略接近掠夺性 交易,但基于公开信息时仍然合法。

延迟套利:利用交易所之间的市场信息延迟,尽管这在 HFT 社区中存在争议。

这些策略凸显了加密领域中 HFT 的动态和快节奏特性。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解析

套利如何运作(来源)

高频交易中使用的算法如何工作

养老基金或保险公司下达的大额订单会显著影响股价,而算法交易希望通过将这些订单拆分成多笔交易来降低这种影响。高频交易基于大量订单,因此它们既有助于价格发现,也有助于价格形成。

此外,这些系统中使用的算法用于自适应控制订单发送时间表、读取实时数据、记录交易信号以及识别套利机会。事实上,这些算法机器人现在甚至可以根据趋势推测和市场新闻进行交易。

高频交易 (HFT) 算法利用双边订单从买卖价差中获利。它们还会通过追踪小额订单、分析交易模式和交易时间来预测潜在的大额订单。在这种情况下,高频交易 (HFT) 算法会利用大额待处理订单,调整价格以填补这些订单。

高频交易通常只供专业公司使用,交易员和散户投资者几乎不会使用它。高频交易需要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包括定期昂贵的硬件升级。此外,这些单位需要高成本的设施,并且必须尽可能靠近交易所的服务器。

他们还需要访问实时数据馈送,以避免哪怕是最轻微的延迟,以及与其他高频交易竞争效率的计算机算法。

高频交易的缺点

更高的流动性和更低的买卖价差对市场有利,但高频交易是有成本的,而且投资者并不总是能意识到这一点。当交易所聘请高频交易公司创建市场时,他们会向这些公司提供订单访问权限。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交易量对市场产生影响之前就看到它。

如果某只股票在某个交易所出现大量买入,高频交易员就会竞相从其他交易所吸纳股票,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一些人认为这类似于为交易优势付费,并声称这实际上无助于提高股市流动性。巴纳德学院教授拉吉夫·塞西称其为“多余的金融中介”,介入买卖双方,而不是提高市场效率。

高频交易者常常会吓跑其他市场参与者,因为没有人愿意与交易速度比你说“钱”还快的机器人竞争。

经济学家称之为“逆向选择”,它对其他高频交易者的影响与对散户投资者的影响一样大。竞争性的高频交易者会导致虚假报价或“欺骗”,即它们创建交易来引诱其他算法机器人。

一些批评人士认为,高频交易创造市场的作用不如它们对股票进行方向性押注,导致流动性下降和日内波动性上升。另一些人则指出,高频交易虽然有利可图,但并没有为金融市场创造价值,而且竞争成本高昂。2012年,骑士资本因最近安装的软件升级而意外买卖了价值70亿美元的股票,并因此蒙受损失。

这一失误让他们损失了4.4亿美元,尽管Getco最终收购了他们,组建了KCG控股公司,但该公司仍在苦苦挣扎。高频交易增长的最大瓶颈在于其盈利潜力的下降、高昂的运营成本、监管问题以及容错空间的有限。

Spread Networks 曾斥资 3 亿美元,在芝加哥和纽约之间铺设了一条光缆,以提高交易速度。高频交易之争没有银牌,竞争策略取决于是否比普通投资者和其他算法机器人更快。这意味着,一旦一个高频交易公司获得改进,其他高频交易公司就必须投入必要的资金来迎头赶上,否则就有可能输给竞争对手。

高频交易不仅依赖于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还依赖于算法处理信息和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所需的时间。更高效的算法可以略微缩短时间,但让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才来处理这项复杂的工作,可能并非人力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式。专家还指出,尽管高频交易已将套利机会持续时间从 97 毫秒缩短至 7 毫秒,但盈利能力基本保持不变。

技术创新的速度似乎为交易带来了无限可能,但监管制度却迟缓得跟不上。由于算法交易员和高频交易员下单速度极快,在这些系统最初兴起时,少数几家公司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尽管高频交易可能会减少成熟市场交易员的机会,但新兴市场仍可通过高风险的高频交易项目获益。

高频交易的未来如何

高频交易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多年来也饱受诟病。用算法取代经纪自营商,高频交易者在毫秒间做出的决策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2010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遭遇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跌幅达千点,20分钟内暴跌10%,随后才回调。政府部门对此事展开调查后,报告称,一笔巨额高频交易指令引发了市场抛售,最终导致了崩盘。

虽然高频交易通常用于提高流动性,但其交易速度往往意味着其提供的流动性消失得太快。这种“幽灵流动性”会阻止交易者下单,从而将规模较小的参与者挤出市场。例如,交易所可以降低信息传输到高频交易的速度,或者使用定期批量拍卖,而不是连续的订单流。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交易窗口,而不是让买入价在几毫秒内完成。高频交易对金融市场的实际影响难以量化,虽然其影响不可避免,但创建更好的市场结构可能会使其变得无关紧要,并改善整体交易。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解析

DeFi 套利示例(来源)

加密货币高频交易的最新发展(2023-2025 年)

2023年至2025年,加密货币领域的算法交易和高频交易经历了相当多变的时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展和趋势:

机构涌入和巨头:像Jump Trading 、DRW (Cumberland)、Citadel Securities等传统高频交易 (HFT) 公司越来越多地进入加密货币领域,成为主要的流动性提供者。Jump Crypto 在 2022 年对 Wormhole 桥黑客攻击事件做出了显著的回应。然而,这种增长也引发了审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正在调查 Jump 的某些交易行为,这表明监管正在转向类似于传统市场的监管。到 2025 年,加密货币交易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大型量化公司主导的竞争领域,这提高了专业性,但也带来了风险。

监管关注与指南:全球监管机构开始着手处理加密货币的算法交易,交易所也开始对操纵行为进行监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在 2023 年至 2025 年期间的行动旨在解决各平台上的不公平交易问题,而亚洲交易所则采用了更严格的延迟公平规则。总体而言,相关法规正在不断更新,以使加密货币交易与现有的市场滥用法律保持一致。

技术军备竞赛仍在继续:对更低延迟的追求仍在继续,交易所探索硬件加速和“加密货币托管”以实现微秒级延迟。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交易中的应用:从2023年到2025年,各大公司纷纷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ML) 来增强交易策略。高频交易 (HFT) 依赖于速度,而一些公司则利用机器学习进行短期价格预测和策略优化。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用于策略制定和风险管理,尽管在超短期交易中,简单的算法通常比复杂的算法表现更好。

去中心化金融中的高频交易 (HFT):最大可提取价值 (MEV) 的概念日益受到关注,企业可以在以太坊等平台上优化交易排序。MEV 既有积极的一面(套利价格),也有消极的一面(三明治攻击),这促使 DeFi 社区探索缓解措施。中心化金融中的高频交易公司现在也参与了 DeFi 套利。

新的交易场所和竞争:针对算法交易者的新交易所应运而生,提供先进的功能和独特的订单类型。FTX 崩盘后,现有交易所增强了其服务,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则通过链上订单簿进行创新,为区块链上的高频交易创造了机会。

总体而言,2023-2025年期间,高频交易(HFT)已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一部分。它从一个利基市场甚至令人反感的概念(在加密货币早期,人们对机器人持怀疑态度),发展成为一个被接受甚至受欢迎的参与者(交易所欢迎他们作为重要的流动性提供者)。加密货币市场已经专业化:许多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做法现在也已经关注加密货币领域。另外,加密货币市场本身不断加剧,有时受散户情绪驱动,高端交易算法必须成为各种突发状况。

到此这篇关于加密货币高频交易是什么?如何运作?高频交易优缺点与未来发展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加密货币高频交易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相关文章